古诗词 | 麦收那些事
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
就在那里曾是你和我,爱过的地方。
当微风带着收获的味道,吹向我脸庞……
李健的这首《风吹麦浪》富有古典味道和浪漫气息,唯美的曲子配上简洁的歌词,让人们在聆听时,仿佛置身于蓝天下翻飞涌动的金色麦浪中。
歌声是美好的,一望无垠的金色麦田令人陶醉,丰收的年景让人喜悦。然而在唯美的画面后,更充满了农人等待收获的急切和烈日下辛勤劳作的艰涩。他们在一年一年的麦收中付出了艰辛,洒下了汗水。个中的滋味,他们自知。
当今,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让农人摆脱了手工劳作的艰辛。但以往麦收时的忙碌与紧张,还是让很多人记忆深刻:面对阴晴天气时的无奈与喜悦;一家人麦收时的分工与合作;田间劳作中的忙碌而有序;抢收时亲朋邻里间的互帮和互助……这一幕幕的场景,在各地的麦收中上演着。
夏风吹,热浪起,又到小麦收获时。田家人又开始夏日的忙碌了。古时,很多文人体验或者观察到麦收的辛苦,并将其记录到诗词中。今天,让我跟着诗人去看一下麦收那些事,回忆一下忙碌的麦收生活吧!
互助有爱的麦收
俗话说“麦子上了黄,不能地里放。”这句谚语形象地说出了麦子成熟快的特点。麦子成熟快,加之初夏时天气多变,所以在农业社会,麦收是家家户户最紧要的事情。此时亲朋邻里会相互帮助,共同劳作,以便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收获。因而在麦收季,总会上演着互助与温暖。
北宋,晚年的苏辙闲居颖昌,筑室“遗老宅”,自号“颖滨遗老”,远离政事,闲门谢客,读书著述,并开荒种田,自得其乐。
芒种到,麦熟来。地里的麦子泛黄,麦穗饱满,风吹麦动,诉说着丰收。可是,天公不作美,当地三天阴雨连绵,湿透了麦地,冲毁了晒谷场。还好,三天后的早上,天晴了,初升的太阳让农人非常高兴,大家马上进入紧张的准备以待收割。
然而苏大人却不慌张,为什么呢?因为有亲人的帮助。这不,文姓的孙辈们来了,他们一个个正当打之年,身强力壮,只见他们弯腰弓背、挥汗如雨,地里的麦子一捆捆被送到晒谷场中。
守家的苏大人也没闲着,他烙好了大饼,把自酿的新酒装满了酒壶,招呼孩子们吃饱喝好。孩子们饭后继续上阵,很快收割完毕。苏大人看着结束忙碌后的外孙们,眼中充满了慈爱,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亲情,人间最朴素的感情,让苏大人感慨不已。他用一首诗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有条不紊的麦收
“麦收要紧,秋收要稳。”说的是小麦成熟后要尽快收割,否则会造成丰产不丰收的窘境。所以,麦收时节的农家是忙碌的。然而,经历了几千年的农耕劳作,国人积累了经验,他们自有应对忙碌的办法。
在紧张的麦收中,从备场到收割、从运送到脱粒、从晾晒到入库,农人总会把收获的过程完成得如同艺术创作,行云流水,有条不紊。
我们来看看北宋文人张舜民在《打麦》中对麦收的描述。
打麦打麦,彭彭魄魄,声在山南应山北。
四月太阳出东北,才离海峤麦尚青,转到天心麦已熟。
鶡旦催人夜不眠,竹鸡叫雨云如墨。
大妇腰镰出,小妇具筐逐,上垅先捋青,下垅已成束。
田家以苦乃为乐,敢惮头枯面焦黑!
——节选
农历四月,阳光炽热,麦熟一夜,田家人趁着晴天与时间赛跑。人们有的拿着镰刀,有的背着竹筐,一起来到麦田里,先捋取未熟透的青麦穗,再收割成熟的麦子,扎成捆后运回晒谷场,最后再打场晒粮。整个过程一丝不乱。
我们看到,虽然劳作是忙碌的,但农民是快乐的。因为他们精耕细作的付出,挽回了幸福的收获,一颗颗饱满的麦粒,预示着他们一年无忧的生活。哪怕被烈日晒黑了脸,也遮掩不住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冀盼天晴的麦收
古语云“五月十三,关老爷磨刀。”中国人总是充满了智慧,人们从天气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中,总结了很多的经验。麦熟时节,天总爱下雨,然而麦熟一夜,如果天气连绵阴雨,麦子淋雨发芽变霉,就会造成大幅度的减收。所以每当麦收,农人们都会为天气变化而担忧,特别盼望好天气晴好,以便及时完成收麦入库。
南宋朝,大宋官员、“旅行家”范成大对此有深刻的理解。他虽贵为朝廷命官,一生为国呕心沥血,但他也向往田园生活,关注民生。因此他一生写下了大量反映农村和农民生活的诗篇,一改以往田园诗的闲适隐逸,使田园诗有了更加真实而丰富的生活气息。
又是一年麦收季。范成大行走于乡间,看田野间麦浪翻飞,麦穗大而饱满,麦粒欲破壳而出,圆润如珠。然而天空却渐积阴云。范大人如同这片麦田的主人,心中不禁有了一丝忧虑:马上要收获了,可不要遇上阴雨天呀。哪怕给我一个晴天,我也会抓紧收粮入库。
他站在麦田里,吟出了自己的希望。
麦头熟颗已如珠,小厄惟忧积雨余。
丐我一晴天易耳,十分终惠莫乘除!
——《刈麦》
分工明确的麦收
“昼出耘田夜积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句诗把农家人劳作时的分工作了生动的描述。中国人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依据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对生产进行了分工,既提高了效率,又增加了亲情。
唐宪宗元和二年,36岁的白居易任周至县尉,负责缉捕盗贼、征收赋税之事。工作的原因,他常常来到乡间,与劳动人民近距离接触。这样的生活让他对农业生产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五月,中原地区暖风日盛,吹黄了麦穗。伴随田间农人除了浓浓的麦香外,还有地面上蒸腾而起的热浪。为征收赋税之事,白大人又一次来到乡野。他看到了一幅忙碌的麦收图:田野里,男人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擦汗如雨割麦忙,阳光炙烤着他们的脊背,他们也不会停下来休息。日渐晌午,远处小路上出现了妇女和儿童的身影。只见妇女们挑着竹篮,里面盛放着做好的饭菜,小孩子紧跟着大人后面,提着水壶。他们是给家中的男劳力送饭来了。
为了节约时间,男人们中午不舍得回家休息,而是在田间地头席地而坐,吃家人送来的午饭。当他们听到母亲或妻子关爱的叮咛,看着孩子可爱的身影,他们疲惫的身体也会得到些许的放松。
此情此景,让白大人深有感慨,回到衙署,他写下了《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节选
“三麦不如一秋长,三秋不如一麦忙。”芒种来,夏收到,忙碌的麦收又要开始了。
生活重结果,更重过程,麦收中演绎的分工与合作、互助与亲情,更是国人勤劳善良美德的体现,而国人的这些美德,也必定会推动文明的向前。
让我们再次听着李健的《风吹麦浪》,愿九州年年风调雨顺,国人岁岁生活平安。
作者:杜朝辉,山东潍坊人,中学思政课教师,古诗词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