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内记原文及译文 房中曲
房中曲
原文
薔薇泣幽素,翠帶花錢小。嬌郎癡若云,抱日西簾曉。枕是龍宮石,割得秋波色。玉簟失柔膚,但見蒙羅碧。憶得前年春,未語含悲辛。歸來已不見,錦瑟長于人。今日澗底松,明日山頭檗。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識。
譯文
薔薇沾露如在哭泣幽居寒素,綠色的蔓條綴著花兒如錢小。嬌郎癡立像天空無依的浮云,擁抱白日在西簾下待到破曉。枕頭是龍宮的神石,能分得秋波的顏色。素席上已不見她柔美的體膚,只見到鋪著的羅被一片慘碧。憶起前年春天分別,共曾相語已含悲辛。歸來再也不能見面,唯有錦瑟橫躺長存。今日像澗底的青松,明日像山頭的黃檗。真怕到那天翻地覆之時,彼此相見再也不能相識。
注釋⑴房中曲:樂府曲名。《舊唐書·音樂志》:“平調、清調、瑟調,皆周房中曲之遺聲也。”⑵薔薇:落葉灌木,亦指這種植物的花。幽素:幽寂,寂靜。⑶翠帶:指薔薇的綠色枝蔓。花錢:花冠細如錢狀。⑷嬌郎:詩人自指。⑸抱日:形容白天癡情悼亡。⑹龍宮石:這里把妻子用過的枕頭比作龍宮寶石,以示遺物之可珍。⑺秋波:比喻美女的眼睛目光,形容其清澈明亮。⑻玉簟(diàn):光潔如玉的竹席。柔膚:指王氏的玉體。⑼蒙羅碧:罩著碧綠的羅衾。⑽錦瑟:漆有織錦紋的瑟。⑾澗底松:澗谷底部的松樹。多喻德才高而官位卑的人。⑿檗(bò):即黃蘗,一種落葉喬木,樹皮可入藥,味苦。常以喻人的心苦。⒀天池:一作“天地”。天地翻:指巨大的變故。
參考資料:
1、陳永正 .李商隱詩選譯 .成都 :巴蜀書社 ,1991 :147-149 .2、蕭滌非 等 .唐詩鑒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1408 .
賞析
李商隱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冬天別離妻子遠赴徐州,大中五年(851年)春末夏初間其妻子王氏病重。待李商隱離開徐州武寧軍節度使盧弘止幕府,回到長安家中,妻子王氏已經亡故,卒前未能見面,作者心情格外悲傷,“柿葉翻時獨悼亡”(《赴職梓潼留別畏之員外同年》),于是寫下《房中曲》這首感情沉摯深厚的悼亡詩。
李商隱從小飽讀詩書,雄心勃勃追求仕途功名,卻屢遭挫敗,最終只能沉淪幕僚,落魄窮愁。二十七歲娶王茂元之女為妻,當是時,正值晚唐政治上的“牛李黨爭”,李商隱曾是令狐楚的門客,令狐楚對李商隱有知遇之恩,曾聘他作幕僚,而令狐楚屬“牛黨”,王茂元則屬“李黨”,義山以令狐門人身份與王氏結親,這一姻親使他深深地陷入“牛李黨爭”的泥沼,成了“牛李黨爭”不幸的犧牲品。“李商隱的遭遇其實是悲劇性的,其悲劇不僅僅是因其身處末世,人生道路曲折,命運多舛,而且在于他志存高潔,但有時又不免淪于庸俗卑微,難免要通過攀附權貴以求仕途,這是他不愿意的,但又別無選擇,這種內心矛盾,可以說一直煎熬著他的內心。他奮斗了一生,同時也痛苦了一生。李商隱性格柔弱,多情,癡情,重情;情感細膩而復雜。這種性格及情感從某種程度上也加劇了他的悲劇體驗和悲情心態,他“深知身在情常在”,他的許多的詩都沉浸于濃重的傷情之中。妻子王氏逝去,逝前夫婦未能見最后一面,此時的李商隱可謂“窮蹇無路,落拓窮愁”。他與妻子共同生活了十四年,對于中年喪妻這一殘酷的現實,李商隱毫無心理準備,滿腔濃得化不開的愁苦與無法排解的思念于是化成了一篇篇和著血與淚的悼亡詩。《房中曲》是李商隱寫給妻子王氏的第一首悼亡詩。
參考資料:
1、陳永正 .李商隱詩選譯 .成都 :巴蜀書社 ,1991 :147-1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