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专栏|为什么要建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

开栏话

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起步之年。今年4月份,市委市政府出台《2021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要通过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建设,率先在全省走出一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打造一条富有晋城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廊带。

为推进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太行日报》8月12日起开设“建设太行一号示范带 蹚出乡村振兴晋城路”专栏,从“路、景、村、业”等方面入手,展示示范带沿线村庄建设的火热场景,以及各地各部门的典型经验做法和在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的有益路径。

今天请看第一篇

为什么建?怎样建?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

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实施方案解读

为什么建?

以路带村  以路兴产  以路富民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是我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市发展全域旅游的一号工程。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全线总长581.8公里,总投资53.9亿元,从2016年开始谋划,到2018年开工建设,今年将全线竣工通车。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途经32个乡镇、4个办事处和231个村、12个社区。在实地调研中发现,这些区域普遍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信息闭塞,村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而且基础设施薄弱、发展水平较低,是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短板和必须着重加强的重点区域。

与此同时

这些区域又普遍生态资源较好

具有发展潜力

途经的32个乡镇集中了泽州杂粮、水果,高平黄梨、红薯,阳城杂粮、山茱萸、蚕桑,陵川中药材、露天蔬菜等全市重点农业特色产业核心乡镇,农业资源禀赋相对较好;沿线村庄大多属于纯农业村庄,村落风貌古朴自然、绿色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美宜人,其中包括有全市“百村百院”首批28个重点康养特色村中的11个。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上升为市级战略的背景下,在这些区域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前景广阔,既有必要性,更具可行性。

因此,建设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能够在“以路联景”的基础上,实现“以路带村、以路兴产、以路富民”的叠加效应,把路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以此牵引晋城未来5-10年乡村振兴整体工作。

按照“一年成景、两年成型、三年成范”思路,到2021年底,全市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道路及附属景观系统全部建成,沿线1公里范围内的村(社区)全部达到人居环境整治三星级及以上标准,途经县乡主导产业布局全部完成,实现路成、景观成、产业布局成和人居环境整体提升的“三成一提升”目标,成为全省太行板块精品旅游公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样板。

怎样建?

坚持“路景村业”一体推进

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以途经的32个乡镇、4个办事处和沿线1公里范围内的231个行政村、12个社区为首批重点打造范围,按照“一年成景、两年成型、三年成范”思路,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牵引,坚持“路、景、村、业”系统谋划、一体推进建设。

☞ 围绕“路”,谋划推进支线建设。加快环线主线建设进度。对标时间节点,加快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路面及附属工程剩余86.6公里主线建设进度,确保后半年建成通车。加大环线支线谋划建设力度,加强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主线与沿线旅游景区、重点村连接支线的谋划建设力度,加快形成“一主多支”的循环路网,最大限度发挥环线主线带动辐射效应。

☞ 围绕“景”,强化沿线风貌管控。配套建设“五大系统”,打造“慢行系统”“服务系统”“景观系统”“信息系统”和统筹整合林业生态等政策,对环线沿线一定范围内的农田进行绿化美化彩化财化。通过慢行、服务、景观、信息、农田财化“五大系统”建设,切实把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打造成为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景观美好、宜行宜游的生态景观廊道。严格管控沿线风貌,对环线沿线可视范围内的荒山、荒坡、荒地和季节性河渠沟塘实施整体治理修复,确保环线可视范围内无残垣断壁、淤积垃圾、裸露荒地;对环线沿线可视范围内的村庄,因地制宜推进风貌管控,通过拆除整治一批、保护提升一批、盘活利用一批,实现路村相宜、景村相融。

☞ 围绕“村”,开展综合治理示范。整体对标提升,对环线沿线1公里范围内村(社区),确保全部达到人居环境整治三星级及以上标准。开展综合示范,坚持试点先行、总结经验、逐步推开的原则,首批选择50个发展基础较好、群众意愿强烈、班子团结有力的行政村,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对供排水、垃圾治理、改厕、用电、取暖等设施进行系统设计、一体推进,带动全市村庄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 围绕“业”,探索多元振兴路径。完善“一县一业”产业格局,以县域为产业谋划整体,全链条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按照泽州县杂粮、中药材,高平市黄梨、红薯、生猪,阳城县优质小米、蚕桑、中药材,陵川县中药材、露地蔬菜,沁水县设施蔬菜、蜂蜜等产业定位,加强产业培育和聚集,形成“一县一业”产业格局。完成“一乡一特”产业布局,以乡(镇、办)为产业集聚平台,着力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上提升发力,布局建设规模标准生产基地、仓储物流配套设施,开展农业加工主体和生产技术提档升级行动,完成“一乡一特”产业布局。探索“一村一品”产业路径,以村为产业打造单元,重点打造一批不同功能定位、业态模式、层次标准的特色专业村,差异协调发展、持续孵化提升,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一村一品”产业路径。

来源:太行日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