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传经,三方能消积,胃气一来复,厌食肚胀消
家庭生活条件好的,经常膏粱厚味,如果不懂得消积通腑,许多疾病是很难治疗的。当今时代,饮食丰富程度有过于古代地主与贵富之人,基本上家家都有吃伤脾胃的娃子或大人。
过去宫廷中有一个茶饮方,名叫将军饮:山楂9克、神曲9克、麦芽9克,大黄5克,煎汤代茶饮,消食化积,通腑撤热。因为宫廷里那些官贵皇子,大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天下最好吃的东西,稍微不懂得克制功夫,马上就吃伤脾胃,食积化热。
大山楂丸是消食药,保和丸消食化痰下气,药物虽好,也无法保证不食积。食积不可怕,无休止的欲望最可怕,美食不是敌人,不加节制的欲望才是敌人。
饮食最忌狼吞虎咽,风卷残云,3分钟就吃完饭,脾胃很受伤。太极为什么那么流行,唯慢能养脾。脾为中央土,整个消化道蠕动食物,像老牛耕田一样,缓慢安详,绝不会像心脏那样蹦蹦跶跶。
拱成老先生说朱龙建医生的消积化腻茶,是家传的。对吃饭不知节制,经常吃撑吃胀的人宽腹效果特好。
拱成先生说,这个配方,治疗节日后综合征,肚子胀,消化不良,或伤风感冒,胃肠型感冒,泡几次水喝,很快就能治好。
放入茶壶泡,喝完后,胃口就开,三四天不爱吃饭的状态就解除了。
一个小孩子,吹了风,头晕,喝完一壶茶后,头就不晕了。有一个大人,白天肚子看到饭没胃口,不知饥。泡上一壶,还没到吃饭时间,肚子就咕咕叫,想要吃饭。
《伤寒论》讲,胃气来复,是身体健康的一个大指标。没有胃口就是胃气上了,喝茶后胃气就能恢复过来。
不要以为小方,简单,其实不简单。大道至简,小而精,精而练,能解决问题才叫手段。一般像这种偏方秘方家传方,是不轻易外传的。拱成老先生告诫大家,任何人都不能私藏验方好方子,好方不是属于一个人的,属于大家的,好东西要大家一块分享。
消积化腻茶:麦芽3g、山楂3g、枳壳3g、厚朴6g、柴胡3g、砂仁3g、陈皮3g、茯苓3g。配合清茶(绿茶),泡后,煎煮。专治风寒感冒,肚胀,消食化气,可以降解油脂。
用这个茶饮方,配合少吃荤多吃素,阳光底下常踢腿徒步,那么不单是普通的积滞可以消,就连那些结石,臃肿,脂肪瘤,甚至血糖血脂纷纷都可以降下来。
拱成老先生跟朱先生,经常把消积茶作为赠品,送给需要的人。揭阳有这样的名贤,是整个揭阳人民的福气!
他们两位老前辈,都是知识不保守,经验不带走的代表,是中医的脊梁!
一味葫芦茶,乃消积化气良药。
葫芦茶,常用于中暑烦渴,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肺病咳血,肾炎,小儿疳积,黄疸,泄泻,痢疾,风湿关节痛,钩虫病,疥疮。用量25~75克,煎服。
刘济勇先生的许多汤方都用到它,这味药几乎对绝大多数疾病都有效。
不管是消化道、呼吸道,心脑血管,筋骨痛,皆可用。
用途广泛,既消炎症,又能补肾,又双向作用。
适应于大部分人的身体,凤阳的绝活,就是治不孕不育,里面靠祖传师授的一味最重要的药草就是葫芦茶。
草药里头能够用来消炎,还能补肾,就意味着它能扶正祛邪,集者功能于一体,用来偶尔煮汤喝,可以恢复机体生机。
一个人机体肾好了,身体什么病都没有。
像这种既能补肾,又带有消炎作用的,比如旱莲草、葫芦茶,都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它用途究竟有多广呢?
我们先谈一下小儿食积。
郭峰老师讲到,他们湖南那边草医传承,有一个良方,就是一味狗舌草消积。
狗舌草就是葫芦茶,它吃下去,能够让舌头垢腻臭浊的厚苔退走。
不要说是孩子的积,连大人暴饮暴食,积滞堵塞胱肠,用一味葫芦茶,可以消积化滞。
揭西客家地带,一些红白喜事场面,经常会熬一大锅葫芦茶,天暑气热时,大家吃东西不消化,身体就会很差。
这时喝几碗葫芦茶,能够快速消炎消积,排尿排毒。
可见肠胃堵塞,人是一点力道都没有。
肠胃通开,力量如泉涌出来。故曰,汗出一身轻,肠通一身劲。
而葫芦茶这味药就带有一定发微汗,通胱肠之功。可以说,葫芦茶是保健凉茶里头的极品。
如果要专治流感,凤阳传承用这四味药足矣。葫芦茶20克,三桠苦15克,山甘草20克,人参草15克。
《南方青草药实用全书》中关于单方一味葫芦茶治病的经验。
治急性肾炎水肿,葫芦茶6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治伤风咳嗽葫芦茶60克,水煎服加冰糖。
治伤暑口渴,或预防中暑,葫芦茶30克,水煎服,或者加红糖。
治咽痛,葫芦茶30克,煮水。
治腰痛,葫芦茶30克,煮赤小豆吃。
治小儿疳积,葫芦茶30克,煮水。
止远行口渴,葫芦茶两三片叶子,口内嚼烂含之。
一个80岁的老人,那个舌头因为过年节后,吃了一些煎炸之物,舌旁边肿胀疼痛,话都讲不出来,晚上觉都没法睡。舌两边肿,乃肝胆火旺,舌苔厚腻,乃有湿热。
一般医生都会开龙胆泻肝汤,可是年老了,不耐泻下攻伐,于是草医建议他用葫芦茶,单味葫芦茶熬水,熬得浓浓的,那个汤水像是红酒那样,直接含在嘴里,使药力直接作用于舌头,也可以吞几口,结果老人第一剂还没用完,舌肿就消了。
由此可见,葫芦茶消肿退火之功,而且它的味道还很好,这是很多清热解毒良药啊,所不具备的。
以前京城四大名医的施今墨先生,他一生保持两个习惯。
一个是剪报纸,报上有些经验方,或者有效验的东西,就剪下来。
同时还随身带个小本子,专门收取从民间流传的经验方,或病人口中讲的,或这个朋友口中流传的。
有一次施老先生在重庆爬山,看到有些轿夫,口中含着一物,爬山越岭啊,不单面不红,气不喘,还腿脚有劲,健步如飞。
一个善观察的医者,他马上看出里面有道。
便问轿夫口中含是何物?
轿夫跟施老讲,这是蛤蚧粉,能够纳气归田。
施老受此启发,在治疗虚喘的时候,常会加入蛤蚧、砂仁,很有奇效,它们能够纳气归田。
施今墨老先生64岁的时候患了胸膜炎,当时疾病加重,家里人都准备后事,施老在弥留之际,气喘胸闷,突然想到某本医书上记载有甜瓜子西瓜子,用这个可以去胸中积水。
便叫家里人买来捣碎了煎汤,渴了就喝,并且把这个药啊,加到辨证方中,过几天呢?胸水居然渐去抚平,豁然而愈。
施老能够在临危之时想到这个小方子,都是得益于平时这个收集方子的习惯。
韩愈说,牛溲马勃,败鼓之皮,兼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之良者也。
这里再跟大家介绍两本方书,一本是《验方新编》,里面的作者,花了二十多年收集民间偏验方,可谓是废寝忘食。
还有一本赵学敏的《串雅》,赵先生收集民间偏方四千多个,那都是流传很广,而且效验很显著的,这里面都是中医学乃至中国人民的伟大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