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中 | 什么是六经?

一、六经的时间性和空间性

六经有时间性即为六经的开阖枢,按照日月的运行规律而分布排列,时间性也代表了六经相生的顺序。《伤寒论》中将六经的开阖枢作为一天的时间变化,并列出了六经愈解时排列顺序为少阳凌晨3时—上午9时,太阳上午9时—下午3时,阳明下午3时—晚上9时,太阴晚上9时至第二天凌晨3时,少阴夜里11时至第二天上午5时,厥阴上午1时—上午7时。

六经还有空间性,也就是由六经的位置决定,三阳分别以开阖枢对应三阴之开阖枢,三阳与三阴位置对峙。这种关系使三阴三阳相互牵制,相互对立,防止对方过盛与不足,是为相克的关系。例如,太阳与太阴相对,太阳主开阳化气,太阴主开阴成形,太阳之开防止太阴过降而沉,太阴之开防止太阳之开过于上浮,少阳对应少阴同为枢,阳明对应厥阴同为阖,也就是经文所说的“阴阳雩重,重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二、六经与十二经的关系

六经由三阴三阳组成,三阴源于一阴,三阳源于一阳,也就是说六经源于一阴一阳。阳是指太阳,阴是指太阳的反面也可以指月亮,经云:“日为阳,月为阴。”六经中的三阳经是根据太阳光线在不同时间照射在人体身上的位置来确定的。太阳在背部,阳明在胸腹部,少阳在侧部,三阴经是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在人体内部,与五行星的运行有关,与三阳相对应的部位。为什么用六经来表示呢?应该与《周易》有关,《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善与恶;兼三才而两之。”三阳经中反映的是阳的开阖枢,三阴经反映的是阴的开阖枢。

什么是经呢?经者,《说文解字》:“织也。织从丝也。织之从丝谓之经。必先有经而后有纬。是故三纲五常六艺谓之天地之常经。大戴礼曰。南北曰经。东西曰纬。

经就像织布的时候,先有上下的线称为南北线,也就是经线,然后再做横穿线来织,这个横穿的线就是纬线,是连接东西的。因此所谓六经也好,十二经也好都是连接上下也就是南北的经线,中医称为经脉。

前面说过六经是太阳光线在身体体表的反射区,是根据人体所接受阳光的多少来确定的,太阳一天当中东升西落反映在人体表面上的是连接南北的光带,是六经确定的根源。古人身高八尺,与圭表的表同高,古人是通过太阳照到人体的影子的长短来判断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因此说六经在一年中不同季节中所具有的阳气是有变化的。

六经与十二经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我在前面讲过一些,这里再详细地介绍一下。实际上十二经脉是源于六经的,是因为有手足的不同,因此六经有两套,一套以手为六经的北端,另一套以足为六经的北端,合称为十二经。

从十二经脉的命名来看,“手”是指在上为阳,“足”是指在下为阴。“阴经”连接五脏,“阳经”连接六腑。手三阴经脉是指五脏中属阳的部分,就应该是肺与心;足三阴经脉是指五脏中属阴的部分就是肝脾肾;手三阳经脉是指六腑中属阳的部分大小肠三焦;足三阳是指六腑中属阴的部分胃胆膀胱。十二经脉的阴阳与六经中的阴阳的意思不同。

当然六经与十二经脉也有很多不同,首先六经是指太阳光线在照到人体的反射区,而十二经脉是血脉,所以虽然两者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但也有不同,血脉的运行更具体,更细致,而六经的反射区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面或者是一个光区。关于经脉的问题将来在讨论《灵枢》经脉的问题时还会再进一步说明。

三、六经与脏腑的关系

六经源于太阳照射在人体表面所形成的,六经不是一经对应一脏或者一腑,应该是对应一象,从外到内分为不同层次,都是用六经来命名。三阳与三阴的性质也有所不同,三阳主“阳化气”,三阴主“阴成形”,气与形的区别是气源于“精化气”,精藏于形。

少阳为阳之初生,与阳出生性质相同的脏腑经脉,在内肝胆,在外与肝胆之经脉相连。肝在内主少阳生,胆在外表现为少阳之形,肝胆为表里关系。太阳为阳之长,与阳长性质相同的脏腑经脉,在内心与小肠,心主太阳长,在外与小肠膀胱经相连,小肠经走肩背部,后接足太阳膀胱经。阳明为阳之阖,阳之阖在腑,在内之阳化气到腑,腑气以降为顺,胃主腑主降,阳明内连胃,外连大肠经在头,后归属于阳明胃经降于足。三阴经主成形,太阴为阴之开,开阴者始于土,降于金,枢于水,阖在厥阴。脾土是太阳从阳的极端开始收敛,阳化气逐渐减弱,脾开始成形,肺凉生水,完全成形要到肾水,肾水作为枢纽转阴生阳,到了厥阴肝时,阖阴而阳开。成形完成后开始化气。阴成形的作用是藏精,藏精的目的是化气。

尽管六经与脏腑有对应关系,但两者是不同的,六经为阳,五脏为阴;六经是由于太阳的南北运行,其光线照射在人体体表的反射区,其辨证方式是阴阳辨证;五脏是按照五行星的运行方式,为阴在内,其辨证方式是脏腑辨证。

四、六经的南北性与东西性

所谓六经的南北性,是指六经从北到南的阴阳变化形式,相当于日的年运行形式。例如,人四肢有6个关节,每一个关节代表一个节气,四肢就有二十四个节气。这也是为什么《黄帝内经》中将很多穴位定在关节附近,实际上是因为不同的穴位与不同节气相对应,这才是穴位确定的原则。尤其是《黄帝内经》当中的五腧穴,是确定穴位的标准,哪些穴位有什么样的阴阳五行属性,应当以五腧穴为标志,因为五腧穴确定了节气的位置,在此之间的穴位的性质就应该以五腧穴作为参考。关于穴位的详细内容在后面谈到穴位的时候还会仔细探讨。

所谓六经的东西性是指从左到右,四肢当中每一个肢体横着方向看都有6条经,分别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6条经所显示的是一天中太阳的运行轨迹。日月的东西运动周期包括有一日周期、十日周期、十二个月周期,一日的运行规律是按照六经转变的规律来定的,就是昼日运行于三阳经,夜阴成形于三阴经。日行十日对应十指,月行十二月对应足之十二经脉。

总之,六经中的三阳经是由于太阳光线在身体的反射形成的三个区域,这就是三阳经,包括手足的不同,而三阴经是与三阳经相对的反面,是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同样包括手足的不同。这样也就分出了十二经,十二经脉是血脉流行的通道,因此走行部位更具体。六经对应太阳在白天的运行方位,其所连的脏腑在内部与晚上五行星的运行对应。因此六经为经在外,五脏为纬在内。

本文摘自《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燕中

编辑:釋慧祥

(0)

相关推荐

  • 近世医家对六经实质的见解

    有关<伤寒论>三阴三阳问题研究概況 作者 王琦 陈庚 近世医家的见解 建国三十二年来,<伤寒论>三阴三阳实质的 研究逐步深入,有的宗古人某种观点或有所发挥, 有的融合古人多种观 ...

  • 标本根结

    ​标本根结 特立独行的,经脉循行系统 反复阅读<灵枢> 前九篇的基础之上 笔者发现内经之中一套独立于 <灵枢·经脉>的经脉循行体系 几次文所要讲的标本根结循环系统 在逐渐发现了 ...

  • 自我康疗92:解读《黄帝内经·灵枢·经别论》

    自我康疗92:解读<黄帝内经·灵枢·经别论>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内生邪气,必招外患.正气不足,邪气盈满.内外夹攻,必生恶变. 人体百病,皆生于无形之气.疾病症状,皆为有形之象.邪气是病因 ...

  • 分部逆从

    ​分部逆从: 皮部中的浮络 分为三阴三阳 有顺行 与逆行 的不同 脉道分为二 经脉和络脉 简称为经络 经是"纵丝" 直行的主线 络是网络 经络 的主要功能 为运行气血 例如: 水者 ...

  • 朱燕中 |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 ...

  • 朱燕中 | 五腧穴流向为什么与十二经脉不同?

    昨天 今天为大家分享来自朱燕中教授近期直播<走进"黄帝内经·灵枢": 浅谈经络中最好用的"五腧穴">中的精华内容,希望对中医经典感兴趣的你能有所收获 ...

  • 朱燕中:如何高效学习中医不走弯路?

    朱燕中:如何高效学习中医不走弯路?

  • 朱燕中 | 《黄帝内经》对痹症怎么看?

    一.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痹证的病因是风寒湿三气合而致病,这三种邪气的性质各不同,风为阳邪,主开散,风邪袭人在外开卫气,在内瘀滞营阴,主要表现为汗出.发热等症状.这是风邪从外侵袭人体的特点.在内肝 ...

  • 朱燕中:腧穴背后的秘密有多少?

    上医健康 今天 有一个穴位的名字很特殊,是足阳明胃经的第25个穴,叫天枢穴.顾名思义天上的枢纽,一定是中心位置,是哪一个枢纽呢?北斗七星中的第一颗星也叫做天枢,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 ...

  • 朱燕中 | 内经中九针的功能与制作方法

    [灵枢原文]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鍉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 ...

  • 朱燕中 | 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

    朱燕中 | 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

  • 朱燕中讲灵枢3 | 知其往来,要与之期

    朱燕中讲灵枢3 | 知其往来,要与之期

  • 朱燕中讲灵枢 | 九针十二原题解释

    九数为阳之极,应在天为气,九针调气:十二数应月为阴,十二原穴主藏精.九应天之气,十二应地之泉.本篇论述九针之道与阴阳血气之相合. [题释] 九数为阳之极,十二原穴主藏精.九应天之气,十二应地之泉.本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