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万达,还有牛逼的时候

在中国40年的改革浪潮中,名人辈出。

回头看看他们的人生标签显得尤为精彩,特别是房地产行业。

曾国藩有句我特别喜欢的名言:花未全开月未圆。

中国地产30年,各路英雄沉浮。有的消失了就是消失了,有的过一段时间继续称霸江湖。

这两年轮到了万达。

王老板在年会上刚刚喊出“没有党和政府领导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万达”。

●●● 1● ● ●

春节刚过当大家还在沉浸在欢度春节的祥和中,万达携手苏宁,为全国人民爆出了猪年第一瓜。

2019年2月12日的新春团拜会上,苏宁易购董事长张近东宣布,苏宁易购正式收购万达百货有限公司下属全部37家百货门店。

据资料显示,这37家门店,大多位于一、二线城市的CBD或市中心区域,会员数量超400万人。这是老王在过去几年经过多伦筛选关闭近百家不盈利万达百货后,存留下的优质资产,基本都处于盈利状态。

对于张近东来说,相比较苏宁很多依靠补贴存活的门店,这显然是一笔合适的买卖。其实在这之前苏宁对万达商业板块觊觎由来已久,早在2018年初腾讯、苏宁等大佬就已出资340亿元入股万达商业。

发家于家电和3C端的苏宁易购,在最近几年智慧零售战略的主导下,线上线下并行模式发展迅速,急需更多的实体店来充实自己牌面;据张近东表示,2019年全年开店目标则为15000家。也就是说,迎着互联网商业的对冲,苏宁对于实体店面的需求,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局面。

恰巧万达在老王的带领下一路买买买,朝着轻资产之路越走越宽,百货这种实体高能耗型产业板块自然成为鸡肋。

将万达百货下嫁给苏宁,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而按照规划,苏宁易购将对万达百货进行全面数字化改造,构建线上线下到店到手全场景全品类的零售业态。

●●● 2● ● ●

当这个瓜刚爆出时,也需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万达不行了,王老板又在大甩卖。

而事实是,万达依然很坚挺。

其实老王是一个从来不缺热点的人,万达也一直是一个矛盾的体。一个因房地产发家,壮大的企业在几经风雨后,能做到彻底的割舍地产板块,这是中国企业史上从来出现的案例。

作为一名行业观察者,其实内心里是佩服老王的。在他的带领下万达在过去30年时间从一个十几人的小企业,几经变革成长为如今中国地产行业与众不同大佬。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患得患失,但不可否认的是万达确实一个成功的企业,老王也是一名优秀的企业家。

2018年开业的万达广场49个,轻资产已达19个。新发展的58个万达广场中,轻资产达50个。万达广场的购物体验以及品类覆盖面都很优秀。

主要经营方向不仅万达广场持续良性发展,万达文化集团作为四大业务板块中最稳定的一极,为万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这同万达大肆投资电影产业,发展文旅旅产业有很大关系。

只不过做企业没有谁会一帆风顺。

万达集团2018年工作总结

2019年1月12日,许久未有新闻的王健林,出现在万达集团2018年工作总结会议上,这也是万达最后一次外发工作报告。65岁的王老板在过去一年似乎苍老了一些,但是这并不影响这位戎马半身大佬对经营的企进行总结和预告。

年会上王老板指出2018年万达集团资产(按成本法计算)6257.3亿元,收入实际实现2512.7亿元,减去一些未完成合同,收入应该是2142.8亿元,基本实现年初预定的各项指标。

据来看万达商管集团收入376.5亿元,完成计划101%;文化集团收入692.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1.3%;地产集团收入540.2亿元,完成年计划105.8%;金融集团收入433.6亿元,完成年计划101%,

也就是说服务业营收达1609亿元,占据总收入的75.1%,而赖以起家的房地产收入仅占到24.9%。

2019年万达集团计划收入2326亿元,而地产集团收入只有521.9亿元,这表明在未来万达的地产板块会继续弱化。王健林表示,按照投资协议万达商业将剥离所有房地产业务——一平方米房地产开发也不能有——成为彻底的商业管理运营企业。

图表中数据单位:亿

过去一年没有老王的带节奏,大众可能有点不太习惯。在漫天传言之中,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万达过去5年的各板块资产以及营收数据,有新入的有消失的板块。对于消费者万达带给我们除了住宅开发,其他诸如购物、文娱等各方面发展的都还很迅速。

万达过去5年资产和收入数据对比图。虽然有波动但这些数据不算差,毕竟在过去两年,王健林经历了他人生中的最为严重的一次滑铁卢。

官方点名、银行断贷、股债双杀、资产大缩水……

饱受争议的他2018年个人财富蒸发10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737亿元),是中国财富缩水最多的富翁。

虽然2018年,不上电视、不出席论坛、不评价“儿子”,极少出现在公共场合,但万达集团却依然新闻不断,并且延续2017年“卖卖卖”的主旋律。在贱卖文旅、酒店,换回637.5亿元现金后。2018年相继卖掉文化管理、百年人寿股份等等资产。

王健林和万达几乎套现旗下所有非商业地产项目。这种买买买和卖卖卖模式的转变也让万达在过去一年负债大幅降低,同比2017年减少约30%。应该是国内大型企业中,有息负债率下降最多的企业之一。

今年年会上,王健林没有像往年那样列出万达诸多最NB、海外资产投资如何成功。但是可以安稳的发出万达已经度过最危险时刻的轻叹,并且表示“再过几年,万达租金收入如达到千亿,单凭这一条,我们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单凭这条内容,就能让过去负荷在王老板头上一切争议都烟消云散。

不破不立,关于王老板的经历虽然褒贬不一,对比一下各大房企的收入来源,万达是中国房地产史上,将企业改革最成功不敢说,但目前是最彻底的房企。

●●● 3● ● ●

2018年是万达集团成立30周年,也为王健林带来转型的成就感。

在很多房企刚开始吆喝着转型改革做服务、多元化,万达早在20年前就已经迈出这一步,从单纯住宅开发转向持有商业中心开发运营。

之后便有了“万达广场”这个品牌,并走向轻资产运营之路。从第一座到如今的280座万达广场,万达广场以每年十几家、几十座的速度迅速在全国批量诞生。虽然在地产开发不断弱化,但是“一座万达广场,一个城市中心”的口号成为嫁接住宅溢价的金字招牌,万达的商业运营能力被广泛认可。

5年前,也就是2014年万达集团作出全面转型现代服务业的决策,进军商管、文娱、健康、投资等领域。也就是在这一年,为万达的争议埋下伏笔。万达从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转变成为一个全球性企业。

并购不是原罪,只不过万达的步子迈的有点冲忙,老王也有点着急。2014年万达接连收购包括马德里、芝加哥、洛杉矶、黄金海岸四个海外项目,而且全部是所在城市的地标项目,耗资近35亿美元。

其实这并不是王健林主导的第一次跨国并购,在2012年,万达开始海外并购的第一次尝试,以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AMC。

尝到甜头的万达一发不可收拾,在王老板的带领下于2015年开始大规模海外并购,并且在2016年集中爆发。几年间,勤奋的老王在国外几乎是买回一条电影产业链,只不过这种并购在2017年却戛然而止。

而这里面很重要一部分原因就是对外投资的激进和“不正确”的资本运作方式。中国第一代地产人的发家史都有一个共同点:国企改制,政商关系。这是一把双刃剑,对一些事情很敏感,比如资产转移。

这种配合在行业最初始阶段是助力行业发展的原动力,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只不过在依托强大的政商关系和政策红利,在金融和房地产的暴利里赚得盆满钵满之时。老王高调的将资产向国外转移,据传万达在海外的投资总额或高达2500亿人民币,海外资产转移的300亿美金。

2017年6月,有关部门宣布,万达从2012年到2017年海外并购的六大项目属于投资严格管控的领域,要求银行暂停向这些境外项目发放贷款。

万达的生命补给线被中断,让王健林感受到了空前压力。

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老王并没有苦情,也没有抱怨,纠结,果断进行大规模抛售回笼资金,来缓解这次银行断贷所造成的危机。

外界对万达这种“买和卖”模式的快速转变更多的是不理解和唱衰,认为万达不行了。但是王健林只是在2017年工作总结上为自己辩护了:什么叫做生意?做生意用老百姓俗话说,叫做买卖。生意就是买和卖构成的,世上没有只买的生意,也没有只卖的生意。买就说这个公司好,卖就说这个公司不好,这是根本不懂商业思维。其实不管买也好、卖也好,关键看买卖之间能否赚钱。而万达在这种买和卖之间是赚钱的。

无论赚钱与否,现在的万达依然是一艘商业巨舰,在没有地产开发的对赌,没有太多重资产的拖累,轻资产运营和多元化之路依然度过危机,而且混的还不错。

这也是为什么傲气如孙宏斌都会由衷的赞叹,“万达是世界级的优秀企业,王健林是我最尊敬的优秀企业家”。因为王健林带领万达集团给中国企业家上演了一幕教科书式的危机应对案例,壮士割腕,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能力。

古人云三十而立,但是企业能走30年已经很不容易了。虽然我曾经也批评过万达盖的住宅房子差,但不可否认万达广场在全国的火热,在很多人都看万达笑话的时候,希望给他们一点点支持。

福祸两相宜,有的时候,遇到大难,反而是好事。

我们拉长时间再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