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潮袭来,互联网人如何度过职场危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节课”(ID:sanjieke01),作者:遊人、David,36氪经授权发布。
你上一次,为求职焦虑是什么时候?
是刚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是第一次跳槽却毫无准备的时候,还是毫无预料被裁员的时候?
美国作家A·J·雅各布斯曾说,做出有益决定的关键,就是尊重未来的自己。
要知道,几乎没有人的职业生涯,会是笔直向上的。
因此,我们常常需要,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变得更好而接受坏的现状,为了获取回报而投入成本。
最近,有很多朋友陷入职业迷茫,在后台向我们咨询。
事实上,诸如职场危机、跨行择业、竞争激烈等状况,完全有可能在任何一个职场人身上上演。
为了帮助更多职场人,解决眼下的困惑,应对未来可能的挑战。
我们请教了有过十多年从业经验,并在BAT及其他两家垂直教育公司,负责过线上业务的三节课讲师David,试着为大家提供一个更清晰的行业视野。
我们也为大家总结了一些职场方法论工具,比如如何定位问题、如何避免踩坑、如何凸显优势、如何转危为机......
毕竟,每个人耗费在工作上的时间,长达100000小时,贯穿了我们三分之二的人生。
这就要求,求职者要如同投资者一样,具备关于自我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判断能力。
只有在职场生涯的各个阶段,明白如何获得更高效的边际收益,并压缩每一阶段需要投入的沉没成本。我们的职场之路,才会更加宽阔。
定位问题的第一步,认清行业趋势
最近,“双减”政策出台,让教培行业出现了一定的局势变动。
其中,一些求职者呈现出悲观情绪的过度蔓延。
这在本质上,其实是对行业走向与趋势的不明确,造成的心理恐慌。
事实上,对于行业,不必追求看清全貌,来获取最大盈利。
能够梳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线路,就足以给自身提供新的视野和应对信心。
01教培行业之内
三节课讲师David,给出了以下几点观察:
素质教育短期是利好,但这里仍然是一个值得谨慎观望的赛道。
短视频+教育,在之前的双风口时期有大量尝试。但由于当时教培机构缺乏精细化运营意识,所以没有真正成功的案例。
但在现在的状态下,这可能是一个特别值得重新思考玩法的阵地。
围绕短视频+直播场景的尝试,也很适合老师们。因为老师先天具备内容创作和传播的优势,如果切入这个场景,一定要具有运营思维,或者和具有运营思维的人一起做。
家教崛起,会是一种趋势。不过这里更多可能是出现一些小作坊,大机构面临的政策压力会比较大一些。
职业教育是被政策点名的领域,行业利好显而易见,但也有一些挑战。
不过,面向教育受众的工具类、内容类产品,可能会在需求端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获得新的发展窗口期,比如智能硬件领域。
同时,由于校内老师及学校阵地的工作量增加,因此旨在赋能学校,解决老师重复性工作等软硬件产品领域,既符合政策方向,又解决需求痛点,值得关注。
02教培行业之外
脉脉《人才吸引力报告2020》中,数据显示,2020年教培行业的人才流出方向,以IT互联网、商务服务业、文化传媒业为主;而在整个行业的流动趋势上,IT互联网、商务服务业的人才流入,同样居于前列。
这表明,IT互联网与商务服务业,其产业竞争力和匹配度,都比较适合教培行业人才。
David也提到,在线教育机构中,其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
在线教育的从业本质,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赋能特定场景供需匹配的服务行业。
比如围绕学生学习这个场景,或通过技术解决老师和学生的远程连接(大班课,小班课,1对1),或提供更多的课堂内容形式(AI课,游戏化,可交互课件),或提升对学生、家长的服务(测评,报告,个性化内容)等。
且教培行业的产品非标化、销售转化决策难、个性化教学服务难等特点,也锻炼了从业者的素养。
因此,教培行业的品牌市场、前后台产品、研发、销售、运营以及教师等部门的同学,都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
David还认为,教培行业和很多供需匹配的行业是有共同逻辑的,比如o2o,电商,社区,企业服务等。
教培行业积累的很多打法完全可以复用到这些行业,比如社群、转介绍等用户增长的玩法,放到任何一个2C领域都适用;或者供需匹配下的精细化策略运营,在o2o行业也是核心壁垒之一。
另外,据《脉脉研究院:2021人才流动与迁徙报告》显示,吸引3年以下工作经验的年轻数字化人次排序中,位列前五的有IT互联网、金融业、商务服务业、通讯电子及医疗医药。
这表明,这些行业的经验门槛可能相对较轻,对于跨行人才也会相对友好些。
不过,在行业人才吸引力上,金融业的人才流出率同样较大,显示出较低的就业稳定性。
同时,在竞争强度上,2020年主要新经济领域就业竞争度的低到高排名中,教育培训以2.89排名第四。
比教育培训低的,有传统互联网、游戏、新生活服务领域;高于教育培训但在一定范围内的,有新文娱、电子商务、新金融科技、新传媒等领域。
相应的,在人才吸纳量级上,传统互联网、电子商务、新生活服务领域,在教育培训之前,位于前三;企业服务、新金融科技、智能硬件,则紧随其后。
这些在压力范畴与产业活力上,与教育培训相似的领域,对缓和从业者转型的适应弹性,也会更有利些。
定位问题的第二步,认清自我需求
拳王泰森曾说,每个人都有一个计划,直到被打掉牙的那一刻。
如果躺在地上,看着掉落的门牙,黯然神伤。等待你的,只会是“命运裁判”的出局警告。
最好的办法,无疑是重新站起来,把你的“对手”重重击倒。然后用胜利的奖金,给自己补两颗好牙。
不过,在面对职业选择的十字路口时,在面临着诸如“我应该是留下还是离开?”、“我面试后被拒绝了,现在该怎么办”的灵魂自问时,在每个人都在为做出正确的决定而绞尽脑汁时。
我们才发现,真正的问题,并不首先表现为外部的共同不幸。
而是太多人,在职业决策的层面上,显得过于疑惑和被动。
所以,在求职前认清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以避免胸有成竹地做出后悔莫及的决定。
当我们从一个工作换到另一个工作,从一家公司换到另一家公司时。最先注意的,往往会是薪资、职级、福利、办公环境、年终奖等直观性的标准。
但对于打工人来说,想要在工作的单一时间曲线里,获得更高的复利。则需要积聚能够在职场不同阶段,助力自我加速的燃料。
很多人的问题在于,不知道如何想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适合做什么。
正是因为这种迷惑没能得到定位和解决,很多人迷迷糊糊入行,迷迷糊糊离开。不仅方向容易选错,关于职位的价值判断也始终无法贴近自身需求,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奥美互动的全球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布赖恩·费瑟斯通豪,曾归结出“四大黄金问题”,来为个人职业价值的选择,提供定位指向。
01我是否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和成长?
如果你是一个新媒体内容运营,你如何保证自己成为内容精尖的T型人才,或者成为擅长文案与策划的π型人才?
可能大部分人,有着美好的目标。却因为陷入了没有刻意学习意识的野蛮成长,从而很难在岗位上,实现自我成就。
其实对于职场人来说,最大的免费学习地点,就是工作岗位。
一个课程顾问,在对接家长群体的咨询、反馈、推销等工作流程时,家长既是他服务的对象,也是磨练自己客群服务和推销能力的“天然导师”。
这种通用性能力的获得,可以让他在转岗后,面临全新的服务对象时,具有更稳定的工作发挥。
越是能够得到学习和成长的职业,越是能够让我们在更换工作时,快速实现无缝衔接,压缩学习成本,进而保持成长曲线的稳定上涨。
02我是否能够对某些人、进入的公司乃至整个社会,拥有影响力?
影响力的本质,就是价值背书。这种价值,可能是口碑、IP、平台或者重大事件等。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成为个人IP的从业者,往往先顶着阿里、字节、腾讯等头部公司的名号出道
因此,即便是后端的技术性工作,也要尽量参与能影响到广泛终端的项目。
比如开发岗位,不仅要思考如何上线一个产品功能;还要想到自己做了哪些代码优化,进而为某个功能的体验提升提供了底层支撑。
这表明你拥有了不是被迫接受产品、运营需求的主动性,从而为整个产品优化和用户需求的解决,施加了影响力。
03我是否能够体验到乐趣?
兴趣,永远是免费的燃料。而且像碳水和蛋白质一样,是职场上不可匮乏的营养素。
没有了兴趣,也就没有了学习和成长的动力。也就不能意识到,如何为自身的工作添加影响力标签。
每个人的职业,很可能不会完全符合自己的兴趣目标。
但至少在某个环节上,你能够收获饶有趣味的反馈,进而帮助自己增加工作沉浸感与获得感。
比如一个社群运营班主任要考虑转行为中介,就要想到在搜集整理客户信息、沟通答疑、说服下单的过程中。
他至少要在某一处,能够实现类似于在面向家长时,梳理家长资料那样得心应手、定位家长反馈那样精准有效,或者是说服家长续报后的成就感。
04我是否能够得到适当的奖励,并创造经济价值?
奖励不仅是奖金等物质表现,还有上级的坦诚认可与同事的肯定。
这需要对入职企业的工作氛围与组织效率,进行观察和了解。
其次,所在企业与所在行业的长期价值,也首先依赖于它能够创造的经济价值能力。
求职者,则必然与这种长期价值的波动,长期绑定。
教培行业遭遇的挫折,有似于此。
定位问题之后,如何有效化解
大多数人的危机,是少数人的时机。
如何转危为机,需要运气,更需要充足的准备。
大部分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预料过所在行业,出现衰败乃至大面积坍塌的可能性,也从来没有规划过自身的第二职业曲线。
严格来说,社会化生存的个人,至少要有三个可以从事的职业种类。
一个可以帮助你顺利成长,一个可以在危机时转移,并长期驻扎后能够成为第一职业,一个可以保障你的生存。
很多人会自发地寻求第一个,社会经济结构一般会提供第三个。而个体往往忽视了第二职业的准备,从而在转行时只能被迫地走向第三个。
结果就是,极少数人才会有意识地准备应对职场危机的预案。
当我们的职业生态系统,遭到不可抗力的摧毁时,它亟需一次头脑风暴式的重建。
唯有如此,逆境和压力,才有机会转变为有利因素。
01底层能力拆解
在面临教培行业的震荡时,从业者出路无非是留守、转岗、转行。
无论这三条路走哪一条,求职者都要首先盘算好自己的能力资源;并想办法将其作为一种有效信息,传达给HR和面试者。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教研要转行做媒体文案,他在简历上写着“负责整理优化XX篇讲义,2年完成XX本教材的编辑上架”,这对HR的吸引力会有多大呢?
又或者,一位课程顾问在面试时,一直在自说自话与家长沟通多么顺畅,让家长下单的能力很强。却被面试官反问,我们的客群是完全不同的一群人,你怎么证明自己能够适应这份工作呢?
这其实很正常,毕竟在特定行业里,自己的能力表现往往与业务密切相关。
脱离了固有的业务场景,自己讲述的业务表现与业务逻辑,都需要经过一定的底层拆解与转换,才能重新被面试方接受。
比如一个教研,对自己能力的拆解提取,可以落点在文案编辑、资料搜集、PPT设计、需求的沟通协作、用户痛点观察、课程体系设计、反馈追踪、定位问题和迅速迭代优化等模块化方向。
这样,如果是要准备转行媒体行业,就可以了解下新岗位注重的是比如文案编辑、资料搜集还是排版设计等方面的能力,进而结合自己过往的业务成果,进行简历包装和面试准备。
同时,在与招聘者进行简历投递、面试等跨行业对话时,避免过度复述原有行业场景,造成低效对话;
可以尝试多用投递岗位或者行业的业务场景,来对比、强调自身从事业务中展现出的底层能力共性。
02可复用经验迁移
很少的岗位,是为只有单一技能的人准备的;大部分的职能,都需要具备复合型能力表现的人才。
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学科运营可能在跨行时,由于独特的行业属性不太被重视。
但是在运营过程中,如何借助对业务流程的信息搜集、客群反馈、产品规划和综合决策,来完成用户体验提升的策略模式,无疑是超出单一业务属性的运营素养表现。
所以,展示自己,是如何在解决过程中,进行有效盘查、定位、追踪,并扮演了重要解决方案的提供、执行与成果达成的整个经历,有利于为自己增加面试分数。
除此之外,在你负责一个项目从0到1的过程中,在你得到一个职场成就的时候,当你成为独当一面的岗位专家后。
回顾这些工作经历,从这些经验中提取必要的抽象能力标签,如全局洞察、沟通协调、善于寻求帮助、项目把控、复盘总结、有意识的自我成长等,都有概率成为你在综合能力表现上,获取青睐的又一见证。
一些社区平台的创作经验、兴趣爱好的拓展经验、阅读思考经验、志愿者活动经验等,同样可以为类似的能力背书。
重要的是,认清岗位所需的复合能力要点。挖掘并强调自己具备相应的通用能力,从而为自己增加竞争优势。
03准备好被拒绝,再放手一搏
在面对严重的职场危机时,要回归人性。
什么意思呢?
你首先要明白,为工作焦虑是正常的。在脉脉《人才吸引力报告2020》中,数据显示71%的人将工作列为焦虑的主要来源。
这就意味着,即便是没有职场危机,大部分人在下班后也会为工作担忧。
不过,由焦虑诱发的过度焦虑,则是异常的,会成为你求职路上的无形障碍。
所以,准备好被拒绝,且可能不止一次,是来到成人世界的第一课。
TED演讲中,有嘉宾提到她观察过,每一次职业生涯的成功可能都要经历10次尝试和前9次的失败。
无论是简历投递、一面终面甚至是offer发出,无论是对方给到的各种理由,还是自己总结猜测的原因。这都不影响,你被拒绝的事实与岗位适应性之间,或许不存在任何必然的联系。
求职者要做的,正是在不断的试错、复盘和自我优化中,提升成功的概率。
也要认清,被拒绝不是你的失败。而是对方帮你做了止损筛选,没有让你进去之后,才感受到上级不认可的天花板压力。
同时,教培赛道坍塌的影响,必然是具有长远性。市场一时消化不了过多的人才供给,也是很正常的。
接受短暂的降薪、职级更迭,同样不意味着你的职场归于失败。而是表明,你可能需要在1-2年的过渡期间,实现新岗位价值的更高增值,才能完成工作收益的整体上涨。
这会给你带来一定的压力,但要比骄傲地拒绝妥协,然后沮丧地承认现实的成本沉没,要明智的多。
其次,要明确求职的惊慌和焦虑是群体性的。
蜂拥出逃的教培行业从业者,此刻往往盯着就业的目标,反而失去了更应该关注的简历修订、面试表现与行业思考等诸多择业要素。
从而其竞争力与表现力相比以往,会更容易出现状态下滑与价值贬值。
那些能够把握危机、正视危机的个体,反而会让自身的整体价值,产生更高的比较优势。
事实可能很残酷,但获胜的诀窍,首先在于跑赢行业里还在沉闷的其他人。
所以,即便是自己以往的简历不够优秀。但在认清形势,重新规划之后表现出的自信、专注与专业性,都会加分不少,并有助于你在同类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能够放下ego、重塑专注的求职者,也会更积极有效地寻求诸如人脉、信息咨询、内推机会等各类渠道资源,来为自己的求职成功增添砝码。
写在最后
美国诗人卡尔·桑德堡曾说:时间是你的人生货币,只有你能决定如何消费它。
每个人都知道,把时间用来进行职场投资,会获得更高回报。
只是在缺乏规划的情况下,一些人会漫无目的的四处跳槽,或者停留在意义不大的岗位上,似乎难以摆脱这样的恶性循环。
人们为自己的职场成败负责,又害怕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但在准备好之后,我们至少知道了,如何在门彻底关上之前,找到带来光亮的新窗口。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