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寻北京红色印记 | 卫国胆略屡屡击破侵略伎俩

京郊平谷熊儿寨位于燕山南麓古长城脚下。抗日战争期间,冀东军分区13团的指战员在这里与日伪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这场堪称当时冀东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歼敌最多的战斗,令长期盘踞在长城线上制造千里“无人区”的伪满“讨伐”队伤亡惨重。战斗结束后,当地村民将70多位八路军烈士埋葬于北土门后山、熊儿寨东山,他们的英勇事迹至今为后人传颂。

(1)拖延工期抵制“防共壕”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的斗争形势日益严峻。1941年至1942年,是中国敌后抗战最为困难的时期。当时,作为冀东西部根据地中心区的平密兴联合县是日伪重点“扫荡”的目标之一,日伪军连续实施了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妄图扑灭抗日斗争的烈火。为了隔断平原地区对山区的供应,把八路军封锁在山区,日伪军强迫能劳动的村民沿着山边挖“防共壕”、建炮楼,还沿长城划了一条千里“无人区”,进行“集家并村”,要求村民集中居住,形成“人圈”。

平密兴联合县的人民没有被日寇残暴的屠杀所征服,也没有被“怀柔”政策所欺骗,他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的艰苦斗争。

冀东民兵在进行射击比赛。

平谷北寨村民坚决不去挖壕沟,日伪军得知后非常恼怒,带着“大镐队”前往北寨,烧光、刨平了村里所有房子。南山、鱼子山、大段洼等根据地的村民也不出工挖壕,敌人进山烧杀,村民们就“跑反”。

还有一些村采取了迂回的斗争形式。村民们秘密选出“哨工”,负责监视监工。监工不在时,村民们就“磨洋工”;监工一出现,“哨工”会立刻通知村民,假装猛干一阵。有些村的村民经常是白天挖沟,夜间又在民兵、游击队员的配合下把沟填上。如果遇上游击队打埋伏,打死打伤监工的日伪军,村民们就趁机跑掉。

民兵出发去破坏日伪军交通。

这些抵制和斗争,使得“防共壕”工期一拖再拖,仅平谷地区就整整挖了一年多,直到1943年5月间,壕沟才全部挖完。而日寇妄图用杀光、烧光、抢光“三光”政策在山区制造的“无人区”,因为山区人民始终坚持斗争,使得“无人区”里不仅一直有人,而且还组成了武装民兵。其中,日伪军在梨树沟门和塔洼建的“人圈”,由于受到村民的抵制以及八路军、民兵的不断打击,最终也没能建成,只码了个地基模样。

(2)发明“消息树”传递情报

在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岁月,山区根据地的村庄多次遭到摧毁,粮食也极度缺乏,但平谷军民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斗争,团结得更加紧密。

没有粮食吃,人们就吃野菜、树叶。房子被烧了,人们就搭窝棚住,窝棚又被烧了,就住坝根、山洞、密林。锅碗被砸了,人们就用破锅片做饭,用碗碴儿舀着吃。大家豪迈地说:“烧了草房将来盖瓦房,烧了瓦房将来盖楼房,打败了日本鬼子,再重建家园!”白羊、黄榆坑、罗家沟村民的房子多次被烧,大多数村民就住在北坡的山洞里,一住就是两三年。没有火柴,村民就自制火镰,打燧石取火,用硫磺沾麻秆,制作“大取灯”来引火;没有灯油,村民就刨松树根,劈成木条,做成“松明子”照明。

村民运粮支援前线。

由于受到封锁,八路军兵工厂制造手榴弹、地雷没有生铁,村民们就把家里的碎铁贡献出来;炼铁没有焦炭,村民们就砍伐山上的橡树烧白炭。当这些橡树烧成炭、炼出铁,铸造出手榴弹和地雷时,村民们高兴地说:“咱们的大橡树也为抗日立功啦!”

那时候,山区根据地的山头上都有各村设立的岗哨,一旦得知日伪军出发的消息,放哨的村民就会高喊“撒驴了”“羊下地了”,意思是敌人来了,赶紧转移。日伪军一走,放哨的村民又会喊“卖豆腐了”,表示敌人已退,大家可以恢复正常了。后来,村民还发明了“消息树”,就是把砍下的树立在山头,然后用土、石头砌好。万一情况紧急来不及喊话,放哨的村民就把“消息树”放倒,村里人看见“消息树”倒了,就马上隐蔽起来。

1944年9月4日夜,八路军13团奇袭平谷县城。图为指战员在清点战利品,后站立者为团参谋长陈云中。

一些村民因家里的房子被烧,不得不从山里搬到平原去住,但不管搬到哪里,他们都不忘根据地的任务,照样秘密回山,轮流值班,站岗放哨,送信带道。南山村就有几名这样的村民,他们吃野菜粥、住山洞,冒着生命危险,一直坚持给八路军和抗日政府传递情报,接待工作人员,坚持了近一年。

(3)利用“合法”形式开展隐蔽斗争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有一些特殊的斗争方式产生,像平谷的抗日工作就灵活地执行了“两面政策”,利用“合法”形式开展隐蔽斗争。

当时,平谷地区的一些村干部被迫参加了“剿共自卫团”,他们利用“自卫团员”和“搜索组员”的公开身份,秘密地为八路军送信带道、传递情报,暗中坚持抗日。一次,西古村“剿共自卫团”认出几名冒充八路军的特务,立即冲出来追打,边追边喊:“八路军来了,追呀!”特务们被打得嗷嗷乱叫,连连求饶:“别打了,我们是太君派来的人!”直到日本军官出来作证,西古村“剿共自卫团”才罢手。

位于平谷的联合县委旧址。

日伪军规定,各村“剿共自卫团”每天要数次向指定据点报告情况,从而织成严密的情报网。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绝大部分的“谍报主任”都不报送真实情报,而是由一个人拿着十几张写有“平安无事”的纸条按时递送。

为了通讯畅通,日伪军命令“剿共自卫团”夜间看守电线杆,每人看守一根。如果电线杆被砍倒,就拿看守人是问。然而,“剿共自卫团”的村民经常配合民兵破坏电线杆。他们让民兵把自己绑在被破坏的电线杆上,等日伪军来了就假装委屈:“来了好多八路军,他们把我捆住,割断电线就走了……”由于电话线路不通,日伪军又规定,遇有八路军通过时,就挨个喊话,连锁传呼,向据点报告,形成“人电线”“活电话”。这样一来,村民们反倒可以利用看电线杆的机会监视日伪军的行动,只要他们一出动,村民们马上通过“人电线”迅速报告敌情。

在险恶的环境里,平谷人民就是这样利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进行周旋,既保存了干部力量,又守住了根据地,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4)北土门熊儿寨战斗重创伪满“讨伐”队

1943年秋起,中国的抗日战争逐步进入战略反攻。1944年夏,冀东军民发动了夏季攻势。北土门、熊儿寨战斗便是其中的重要战斗。

这年6月,日军两个中队纠集4个伪满“讨伐”大队共千余人,携带9门迫击炮、42挺轻重机枪,沿长城线“扫荡”,企图夹击冀东军分区13团。

2日,日伪军窜入北土门、熊儿寨两村宿营。13团在团长舒行的指挥下抓住有利战机,迅速包围两村,占领附近山头。舒行在北土门九里山指挥,团参谋长陈云中、政治处主任王文在熊儿寨东山顶指挥。

1945年,冀东十四专署(地委)驻地。

3日拂晓,13团1连和特务连首先袭入北土门,许多还在睡梦中的敌人被手榴弹炸死。活命的敌人争相逃入敌指挥官住的大院。院内已布置12挺轻重机枪,火力很猛,但距离太近,天又太黑,难以进攻。13团指战员调整策略,命10余名战士迂回过去,从屋顶挖洞塞进手榴弹,炸哑两间房内的机枪,一敌军指挥官丧命。13团指战员趁机冲进院内,又打死一批敌人。战斗中,敌军一部企图占据北山,被13团预先埋伏的一个排迎头打了回来。这个排的战士越战越勇,打退敌人5次进攻。最后一次,全排只剩下3名勇士,仍坚守阵地,打退敌人反扑。

熊儿寨战斗也异常激烈。这里由2连和5连的指战员们负责。战士们居高临下,将敌人逼退到房内和围墙内。一颗颗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一堵堵院墙被打开缺口,战士们从一个院打到另一个院,逐院逐屋消灭敌人,继而展开激烈的巷战、肉搏战,仅在熊儿寨东街口就歼敌百余人。

位于熊儿寨乡北土门村的烈士墓。

当地民兵、村民在地方干部的组织下,冒着枪林弹雨给八路军送水、送饭、送弹药。在民兵的配合下,八路军一直坚持战斗到下午2时。直到敌人出动飞机空投弹药,附近据点也不断增援,13团才决定撤出战斗。

这次战斗,13团击毙日军6人、伪军492人,伤伪军62人,俘虏3人,缴获轻机枪2挺、步枪13支、子弹4200余发及其他军用品若干,是当时冀东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歼敌最多的一次战斗。它使长期盘踞在长城线上制造千里“无人区”、欠下笔笔血债的伪满“讨伐”队伤亡惨重,锐气大减。在战斗中,13团也有70多名指战员英勇牺牲,当地村民献出自家板柜,将烈士遗体安葬在北土门后山和熊儿寨东山。

(5)军民配合围困日伪据点炸炮楼

1944年到1945年,平谷地区军民配合作战,对日伪据点进行封锁围困,逼迫敌人撤走。

1944年8月,县政府通令,全县民兵大出击,烧掉了敌人在“治安壕”上设立的小炮楼,在不长的时间内,从峪口到上宅60余里的“治安壕”上的炮楼均被大火烧毁。同月,北寨、鱼子山、桃棚三村民兵70余人围困了峨嵋山据点,敌人一出炮楼,能活捉的就活捉,不能活捉的就击毙。被围困20余天后,敌人粮绝水尽,于9月初逃窜。

1985年8月17日《北京日报》2版报道,“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落成仪式在平谷熊儿寨乡北土门村举行。

1945年8月14日,民兵配合八路军围攻马坊据点。这里驻有一小队日军和百余名伪军。围攻前,八路军计划用炸药炸炮楼,但战斗开始后发现,炮楼是用条石块砌成,十分坚固,并且只有一个门,敌人用机枪封锁,难以接近,于是,改为从地下挖地洞到炮楼底下,然后用炸药摧毁。谁知,战士们没挖多久便被日伪军发现,日伪军也开始往下挖。双方所挖地洞即将相遇时,日伪军掏了个枪眼进行射击,战士们就用湿被子、毡子、板柜等堵住敌人的枪眼,继续挖洞。由于炮楼里无水缺粮,日军便把百余名伪军赶出来,伪军全部投降。经过三昼夜奋战,地洞终于挖到炮楼底下。随着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半个炮楼斜陷,惊魂落魄的12个日本兵再也无力抵抗被活捉。

1995年7月14日《北京日报》1版报道,平谷举办平谷抗战斗争史迹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同一天,梨树沟、塔洼、东西涝洼一带的山区民兵冒着大暴雨,围困陡子峪据点。负责监视敌人的8个民兵听到据点里人喊马叫,一片骚乱。原来,敌人正在集合准备逃跑。梨树沟、大段洼、南北水峪的武装民兵200余人迅速追击。他们追到将军关,将军关的敌人已逃走。他们又追到茅山,茅山守敌也已逃跑,临走时点燃了仓库,民兵们抢出了一些大米和百余支步枪。后来,民兵们又从雁门口一直追到兴隆县城,并参加了围困兴隆县城的战斗,直到日伪军投降、兴隆县城解放,才胜利返回。

2014年,平谷区山东庄学区百余名小学生在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上了开学第一课。82岁的马有志老人向孩子们讲述当地人民的抗日斗争史。邓伟 摄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如今,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早已远离战争的硝烟,但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始终镌刻在我们心间,而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抗战精神也会时刻激励着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向前。

历史资料:《北京红色遗存》《平谷革命史》《红谷故事100》《北京抗战图史》、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联合出品:北京日报、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

(0)

相关推荐

  • 焦庄户为何是“人民第一堡垒”,小村庄为何能收治数万伤病员?

    不管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期间,老百姓为何甘愿奉献,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提供各种各样的支持? 在探访顺义区焦庄户村时,对焦庄户地道战颇有研究的马成,常提到这样一句话,或许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中国共产 ...

  • 四十六、八路军带梯子突袭占领敌炮楼,零伤亡打下了曹庄据点

    #寻找真知派##国防科普##历史冷故事# 四十四地区队一到宁晋县就得到情报:在该县的曹庄有一个没完工的据点,是征用曹庄西南一家地主的大院扩建而成的.因为开工时间很短,很多防御设施都没有完工.而进一步侦 ...

  • 郓城:侯集伏击战,黄楼战斗

    侯集伏击战 侯集据点是全县日伪军最多.行凶最甚的据点之一.有炮楼 4 个,周围有深沟两条,沟内沿筑高墙.驻有 40 余名日军,每个炮楼内驻有 200 余名伪军.为了消灭这股反动武装,八路军鲁西军区教导 ...

  • 巧端马官屯炮楼

    1942年5月1日,日本华北派谴军司令冈村宁次纠集骑.步.炮兵共5万多人,采取"四面围歼,连续合击"的战术,对冀中进行了疯狂的"扫荡",企图将冀中抗日根据地机关 ...

  • 寺沟山传奇(五)——寺沟山见证那段历史

    文/青山依旧 在几位村干部的陪同下,我们去攀登寺沟山. 寺沟山因寺因沟因村而名,是太行山支脉中的一座名山.山势雄伟高大,南北绵延,横亘在东部的平原丘陵与西部的浆水盆地之间,自古就是战略要地. 春秋时期 ...

  • 崔介回忆滨海地区武工队在日照、赣榆、莒县奇袭日伪的往事

    活跃在日东的武工四队 日照东部,从涛雒以北到石臼所,丝山.海青公路东一带敌区,我们的工作长期没有发展起来.一九四三年八月,滨海军区从部队抽调连以上干部.地方抽调区以上干部共十六人,组成了以于镜清.刘希 ...

  • 四十七、八路军大队长亲自上阵抓舌头,半路设伏消灭换防伪军

    #寻找真知派##国防科普##历史冷故事# 经过攻占曹庄据点.和束磨公路伏击战这两次战斗,赵县.宁晋一带的抗日形式,开始向着对我军有利的方向,慢慢转化了.我军两个地区队靠着在敌占区的多次主动出击,逐渐改 ...

  • 抗战小英雄小故事六篇

    2021-08-27 11:21:22 导语: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制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 ...

  • 寺沟山传奇(四)——南寺沟盘龙寨上敌炮楼

    文/王子兴 南寺沟村后山上,从南往北有八座山峰,其中最高的一峰就是盘龙寨.上得山来,才发现盘龙寨上有着让国人切齿痛恨的故事. 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一个日寇侵华的可恨的阴谋事件.这个事件没有记入邢台人民抗 ...

  • 五莲山区的抗日斗争(文/红色五莲)

    踊跃投身抗战 抗日战争时期,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五莲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畏强敌,同仇敌忾,同入侵者进行了一场近八年的殊死战斗,直到取得彻底胜利.五莲山区成为一个攻不倒.摧不垮的坚强抗 ...

  • [口述沂蒙抗战史]12年生死征战未曾回过一次家

    口述人赵志田 不辞而别去参军  12年征战未回家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月底,日军攻占北平和天津,然后以30万兵力分3路向华北地区展开进攻.9月底,日军侵入山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