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调锋的秘诀,就在“笔心为帅”这句话上

古代人进行书法创作时,往往非常讲究字迹中的力量美。卫夫人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生活中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等成语耳孰能详。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怎样增加书法的笔力?这个问题的焦点就集中在“中锋运笔”之上,尽管古人早就有“中锋取劲,侧锋取妍”之说,但至近代中锋用笔逐渐被推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近代书法家白蕉说:'用笔讲用中锋,是书法之宪法,是用笔之根本大法。'沈伊默曾这样说过'用笔之妙,无非就是笔笔中锋。'

对于“中锋”及“侧锋”之间的转换,古人称之为“换笔心”,又有说法叫做“笔心为帅”。那么,什么是“换笔心呢”及“笔心为帅”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笔心”。毛笔一般由笔杆以及笔头两部分组成组成。笔头的中轴部分就是“笔心”,它外面的笔毫被称为“副毫”。唐以前用笔多为韦诞笔,笔心是硬毫制成,外面有三层副毫;宋以后多用“散卓笔”,把韦诞笔的笔心和一副、二副混合在一起,组成大笔心,外面再加上一层副毫,由一心一副组成,制作简单。

笔头装入笔管后,笔管的中轴本质上和笔心是连在一起的。所以抓住笔管,也就相当于抓住了笔心,笔管运动其实就是运动笔心。笔心就相当于汽车的方向盘,扭方向盘汽车转弯,而扭笔心则笔锋转弯。笔管指挥的是笔心,笔心再驱动副毫。副毫相当于小兵,可以轮换替代,但笔心相当于统帅,不能替代,这就是“笔心为帅”。

所以运笔调锋的实质就是在调整笔心的状态,只要把笔心扭转好了,笔锋就顺了。这个扭笔心的动作,书法上就称为“换笔心”。不过所谓的“换笔心”只是改变笔心的方向以驱动笔毫运转而已,并非真的把笔头拆开来,换一个新的笔心。所以清代刘熙载的《艺概》又将其称作“换向”。他说:“笔心,帅心,副毫,卒徒也。卒徒更番相代,帅则无代。'论书者每曰'换笔心',实乃换向,非换质也。'”

明白了调锋的实质就是“换笔心”,对我们的书法创作很有好处。《神雕侠侣》里杨过想剪掉对手用作武器的胡子,却接连失败,待忽然想到应该将注意力放在驱动胡子的脑袋时豁然开朗,立即想到了剪掉对方胡子的应对之法。(“胡子左甩,脑袋必先向右,胡子上击,脑袋必先低垂……他胡子长在头上,若要挥动胡子,自然必先动头。我竟然不击其根本,却一味与他的胡子缠闹,实是大傻蛋一个”)所以运笔调锋也是如此,与其在作小兵的副毫上过多纠缠,不如多关注作统帅的“笔心”以及换笔心的手腕。

“换笔心”的主要目的就是将笔锋调整为中锋行笔,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柳曾符说:“中锋问题的提出实是书法上的一大进步,其实质是侧锋取势,但由於以腕运笔,依靠笔本身的弹性,笔锋仍能回到中锋正下的状态。这一回复动作,古代叫作换笔心,到了清代刘熙载,改称‘换向’说得更为清楚。”

今天,许多人谈到中锋行笔时,注意力多集中在“笔尖在点画中行”以及“笔锋垂直于纸面”。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并未将情况说全面。主要缺点在于行笔时,中锋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脱离“侧锋”而单独存在,所以有人将“侧锋”也归入中锋的范围之内。近代书法家白蕉说:“以偏锋解作侧锋,非也。侧锋之力,仍在画中。”“中锋”得“侧锋”之助才能“取妍”,“侧锋”得“中锋”之助才能“取劲”。使用侧锋取妍时,能够随时将它向中锋转化,使行笔不失去力度。这就是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其所说的“自起自倒,自收自束”!

所以,所谓的“笔笔中锋”实际上并非每笔都由中锋书写,它指的应该是笔笔都由侧锋转向中锋的过程,这正如柳曾符所说:“侧笔取势之后,能不能做到以腕运笔,使笔锋自行转正,这是中锋用笔关键问题。”也就是宋代苏轼所强调的:“方其运也,左右前后,却不免欹倒,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绳(笔锋收起时,象悬着重物的绳子一样挺直),此之谓笔正。”所谓“左右前后,却不免欹倒”,正是“侧锋”使用时的状态。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中锋”用笔时的情况,并纠正了所谓动笔时笔杆始终垂直于纸面之失。

从这个角度来讲,运笔时扭转笔心,使笔心弯曲,带动它外面的副毫,向“四面八方”运笔(“笔心为帅”),这叫做“八面出锋”。侧锋在运行过程中,为增强笔力,要时时在一定的程度让笔锋复原立起,恢复中锋,才能使甚至使笔锋铮铮欲弹走处于强劲状态,增强笔力,这就是书法行笔过程中“中锋”的正常状态。

所谓调锋的技巧,其核心也正是“换笔心”的技巧,其要害在于将偃倒的笔锋扶正,恢复笔锋的弹性。其方法有多种,如顿笔后利用纸的反作用力回顶反弹(“折角处的挫锋,挑钩处的蹲锋,捺底出锋前的微微回缩”,都是回顶用力的表现),逆着行笔方向恰当提笔,利用绞转或推拖的力量“聚锋”(“裹锋”)等。以悬针、长撇为例,出锋时,先迅疾之笔下按,再借急按之力反弹,笔锋就能顺利恢复原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