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黑釉的魅力(一)一:再议宋、金黑釉沥线纹
唐宋黑釉的魅力(一)一:再议宋、金黑釉沥线纹
唐宋黑釉的魅力(一)一:再议宋、金黑釉沥线纹
2018.06.26 家櫪 阅读 872
一:再议宋、金黑釉沥线纹
转载原2010年5月《文物鉴定与鉴赏》略加修改
小议宋、金时期的黒釉沥线纹装饰 -沙家櫪
中国陶瓷对世界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大约从唐代的八、九世纪开始就已经有大量的产品向外出口,这一点已经在考古学上得到证实,尤其是在非洲的福斯塔特、埃及,以及在印尼、日本、朝鲜等地的考古挖掘、沉船打捞中,在中亚等地的考古发掘中也先后发现了大量的中国陶瓷,比如上个世纪初在非洲福斯塔特发现的唐代陶瓷就是在九世纪或在这之前远洋到非洲的遗物,同时出土的当地器物都是八、九世纪的产品,又如本世纪印尼井里汶打捞的沉船也发现了大量的晚唐瓷器,虽然在中国的史料中没有记载,但从不断发现的考古材料中,不断证实了这样一个观点‘唐代的中国陶瓷有大量的外销产品’。
20世纪20年代,河北地区天大旱,在距邯郸东北80公里的钜鹿县,农民打井以缓解旱情。打井过程中偶然发现了白地黑花瓷器、漆器和铁器等宋代物品。这个发现在当时引起考古界、知识界的多方重视,并确认这是被湮没的宋代钜鹿古城的遗物,在这之后几十年中,不断地考古挖掘和大量的研究论文,慢慢把磁州窑及磁州窑系的轮廓抅嘞出来,西方学者赫勃逊首先提出了“磁州窑型”的概念,由于‘磁州窑’的地区广泛,不同的产地生产着风格十分接近的产品,因此,归纳成‘磁州窑系’产品。磁州窑系产品非常丰富,我们这里先探讨一下磁州窑系产品中独具特色的一种黒釉产品,这就是黒釉沥线纹器物。
黒釉沥线装饰是北宋、金代北方窑口的一种独特产品,在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区都有生产,其工艺就是在胚胎拉好后,用沥粉以垂直线状粘贴到需要做装饰部位,再罩上黒釉,釉有厚薄,成色不一,温度高、釉层厚的成色黝黑锃亮,温度略低的成色偏黄,呈黑黄色,类似茶叶末釉,这类产品属磁州窑系产品,也就是大范围讲叫磁州窑,这种产品在北方不少窑口都有生产,最经典的要属河南的宝丰窑和山东的淄博窑为佳,常见的普遍器形有各种黒釉沥线罐,造型呈大口、口沿微外凸、两侧贴饰双耳并饰以垂直凸起的线条、腹部上宽下窄、圈足,腹部同样饰有凸起的沥线,内外施釉,双耳下有x字形沥线纹,有叉字形装饰的山东、河南、河北都有,该件估计是河南作品。
图1:收藏与于日本博物馆表率河南地区黑釉枥线双耳罐
这种双耳黑釉枥线罐流行于北宋、金代北方几个窑口,如河南的宝丰窑、鲁山段店窑、山东的淄博窑、河北的定窑等都有生产,主要分河南、河北、山东,就目前来说,还是有许多器物不容易区分它们的具体烧造窑口,如果细分那就要一个个对比当地出土的残片了。
图2:临宇山人旧藏北宋河南黑釉枥线双耳罐
因为这类黑釉沥线纹双耳罐当时在许多窑口都有生产,比如河南的宝丰窑、鲁山段店窑的产品都有很多共性,工艺手法、胎土也都十分接近,
图3:2003年纽约苏富比拍卖北宋河南黑釉枥线双耳罐
图4:2003年纽约苏富比秋拍北宋河南黑釉枥线双耳罐
山东地区的窑口与河南地区的略有不同,河南地区的双耳罐呈小短直颈,施釉不到底,下部分露胎,胎土白中微微泛暖色,底足露胎无釉,山东地区的双耳线条罐呈小直颈,凸唇口,施釉过半,有些下腹部有护胎浆,底足部分有釉,胎土略粗,
图5:2005年纽约佳士得春拍北宋黑釉枥线双耳罐
当然宝丰窑也有刷护胎浆的作品,与山东淄博窑的类同,但是短小的颈口凸唇现象有的不显眼。
图6:2004年伦敦苏富比春拍北宋黑釉枥线双耳罐
也有的河南宝丰窑产品口沿凸唇较为明显,釉层也较厚些,三线条一组,有护胎浆,底足部分护胎浆,制作较为精细,胎体厚重,
图7:私人藏北宋宝丰窑黑釉线条双耳罐
图7B:山东省博物馆藏宋代宝丰窑黑釉双耳线条罐。
有些宝丰窑的产品由于烧造温度的关系有色不是很理想,原本黑釉的烧成了有些接近芝麻酱色,黑白分明的效果就不如釉色漆黑如漆的效果,
图8:宋代河南宝丰窑黑釉沥线纹双耳罐
故宫藏有一件比较特殊的线条罐,腹部不仅有沥线纹装有些饰,还有压瓜棱腹装饰,虽然器物不大,但与众不同,
图9:故宫博物院藏宋代压瓜棱腹沥线纹双耳罐
造型呈小直口、鼓腹、圈足,腹部粘贴均等距离的垂直凸起的沥线,口边无釉(可能有盖),现藏日本的博物馆,应属河南地区的产品
图10:收藏于日本博物馆
河北地区的定窑近些年也发现了北宋晚期、金代也学习仿磁州窑系列的产品,其中也有发现黑釉枥线罐、双耳枥线罐等,无颈口,只有一沿,沥线纹直接从口沿排下,不到底,圈足、底足无釉,有些露胎不施白色化妆土,有些带有白色化妆土,施过白色化妆土的看不出胎骨的真正情况,都以为是白胎,这在晚期定窑的色釉器物中均可以得到验证。
图11:金代定窑仿磁州窑黑釉枥线罐
据目前资料显示,沥线纹装饰的器物,以罐类为多,胎骨有厚薄,相对器物的大小而言,淄博窑的双耳罐较大,胎体也相应的厚些,分量也重些,河南、山西地区的多小罐,胎骨一般相对较薄,比重也小点,釉质较薄,成色黑中偏褐色或褐黄色,上乘之色者较少
图12:定州出土宋、金定窑仿磁州窑黑釉枥线罐残器
图13:曲阳出土宋代定窑黑釉枥线双耳罐残片
罐类产品常见为北宋晚期、金代作品,产量相对不多,而瓶类造型的器物就更为稀少了,百合花口瓶的造型是从河北定窑借鉴学习来的新颖造型,这种器形虽然在定窑已经演变了百年余,到了北宋时期,造型已经趋于完善,传到河南、山东一带窑工们因地制宜,在黒釉的下面施上沥粉线条,更具有地域特色,十分别致,五瓣花口犹如盛开的百合花,颈部外撇、鼓腹、外撇而中空的高足,浅灰色细胎,施釉较厚,烧造温度稍有略低,所以形成偏黄的黒釉色,或称‘蟹壳青’,从胎骨、工艺上分析,应该属河南地区的产品,
图14:北宋河南黑釉五瓣百合花口沥线纹瓶(宝丰窑)
百合花口瓶始创于晚唐定窑白釉,百合花口黑釉枥线瓶的作品以河南、山东两地的最为精彩,而山东淄博窑产品的百合花口多为六瓣,整体造型与河南窑口大体相似,而更为精致,釉质更为肥厚莹润,黑中隐约透出很褐色,开口较大,烧结更为完美,
图15:北宋山东黑釉六瓣百合花口沥线纹瓶(淄博窑)
淄博窑沥线纹器物釉质肥厚,釉色黝黑滋润,胎骨略微显粗,但艺术效果俱佳,
图16:宋代淄博窑黑釉沥线纹残片
日本及欧洲的博物馆也都有收藏,这类产品在国内的重视程度远比不上国外,尤其日本人对此类产品倍加推崇,被视为重点文化遗产,视为‘国宝’。
图17:收藏于日本博物馆北宋百合花口沥线纹瓶
到了金代这类造型就比起北宋时期的产品略微逊色了,没有了北宋时期作品的‘精神’,百合花口也含糊不清了,造型比例远不如北宋时期的秀美,很可能是件金代山西地区窑口的产品,一样得到了日本人的重视
图18:收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而更为少见的要属黒釉沥线纹执壶,这类黒釉沥线持壶好像只见过河南宝丰窑和山东淄博窑的作品,这件收藏于大和文馆的黑釉沥线纹执壶,是三线一组,有的两组之间加一条单线,这就是地区审美观念的差异,因此,这件作品很可能是山东淄博窑北宋晚期的作品。釉色上乘者,并带有窑变现象,装饰方法和造型的地域性很强,代表了这一时期、这一品种的独特性,极为难得。
图19:大和文馆收藏的北宋黑釉沥线纹持壶
与大和文馆作品极为接近的的作品还有一件收藏于欧洲藏家手中,壶颈也是微微外撇、肩颈之间也有个圆圈,斜流肩、桶形腹、浅圈足,三线一组,釉质细腻滋润,仔细看釉中也有细小的窑变浅于釉内,明显带有山东淄博窑的特征,
图20:著名欧洲藏家Meiyintang的藏品
河南鲁山段店窑也有烧造这类黑釉沥线纹装饰的执壶,造型与日本博物馆藏的和欧洲藏家藏的类似,胎土也较细白,线条也是三三排列,只是肩部与前面两件区别,壶的流与柄页不太一样,釉质感觉也有所不同,
图21:北宋类似段店窑黑釉沥线纹执壶残器
这类的造型与前面三件有所不同,长直颈、内平口并有一小缺口(原来应该有盖子,蹩盖子用的)、丰肩、弧流、桶形腹、腹部饰凸起沥线纹、沥线纹等距排列,浅圈足、足底满釉,造型优美、明快,工艺复杂,质量上乘,代表了北宋时期河南宝丰窑黒釉沥线工艺的经典作品,河南宝丰窑和山东淄博窑的胎骨也略有不同,虽然都属浅灰色胎土,河南宝丰窑的胎质相对比较细密,山东淄博窑的胎质略显粗些,颗粒较大,河南宝丰窑的胎色呈淡淡的浅灰色,而山东淄博窑的胎色再略微灰一点点,瓶类器物胎骨多较厚重,壶类多为薄胎器物,制作精良,瓶类、壶类作品都极为罕见,是可遇不可求的收藏首选品种之一
图22:北宋宝丰窑黑釉枥线执壶
黑釉线条梅瓶造型也不多见,发现有河南地区的宝丰窑作品,也有山东淄博窑的作品,这件北宋河南地区的宝丰窑黑釉沥线纹梅瓶2004年伦敦苏富比秋拍以12万英镑,与艾斯肯尼吉收藏的一件几乎一样,
图23:2011年伦敦苏富比拍卖一只以12万英镑成交的北宋黑釉沥线纹梅瓶
图23B:英国著名古董商艾斯肯尼吉藏北宋黑釉沥线纹梅瓶
这件同一地区的黑釉沥线纹梅瓶由于出土地区带有酸性土壤形成了釉面的“土沁”,影也响了釉面的的美观,这件应该是河南宝丰窑的产品,造型与前一件类同。
图24:北宋河南地区黑釉沥线纹梅瓶
这件2003年伦敦苏富比秋拍的黑釉沥线纹梅瓶与前两件略有差异,造型、工艺手法上的不同可以区别产地的不同,这件的釉质更加肥厚,釉中的微小窑变与山东淄博窑产品极为接近,估计是北宋晚期淄博窑作品。
图25:北宋山东淄博窑黑釉沥线纹梅瓶
宝丰窑产品常在釉表面出现类似“油滴”状斑点,但是这种斑点是在油层内,应该是釉中未融的杂质,有些土沁渗入,形成似土沁又似夜空中的晨星,只是没有“银油滴”那样璀璨夺目。
图26:宋代宝丰窑黑釉沥线纹梅瓶局部
图27:宋代宝丰窑黑釉沥线纹双耳罐局部
河南鲁山段店窑也有烧造沥线纹的作品,有些与宝丰窑较为接近,有些略粗些
图28:河南鲁山段店窑出土沥线纹罐残器
有关参考类著作在欧、美、日本比较多,台湾也有涉及,而国内极少见到,如日本小山富士夫的《天目》1970年出版、台湾刘良佑《中国陶瓷》九十年代出版,以及欧、美的一些著作中都有介绍,各个窑口的产品也有差异,比如河南宝丰窑、山东淄博窑的产品有的釉色上乘,也有温度达不到的,呈色略泛黄的,釉质略厚。上乘之色,在黑色中有窑变现象,也就是说在黒釉釉厚处,由于釉中含多种元素,在高温下的反应不同而各异,形成不同的结晶,多数是炉温偏高才有窑变现象。当然中国的陶瓷史非常复杂而丰富,就目前按《中国陶瓷史》来讲,就有上千个窑口,产品地域遍及南北,尽管当时的交通不像如今的那么发达,但从各地窑口的时代分析中我们惊喜的发现,各窑口的相互学习、借鉴是非常及时而频繁的,在远隔千里之外的不同窑口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互通信息,真是不可思议。《中国陶瓷史》里概括了大部分窑口,但是仍然有很多我们不知道和不了解的问题,或者是我们误解了的问题,当然这些都需要后人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新的问题,以便更加完善它,而不能停滞不前就此定论,就像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一样,永远没有尽头,永远在探索中发现,不断地提出新问题,再不断的解决它,社会才能进步,才能发展。
传播正能量是一种智慧,我们不断更新现有知识,让爱好者了解不同视角的最新观点。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