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只有年糕姓年
腊月十五到,人们忙于置办年货。在一蓝子的年货中,唯独只有年糕姓年。粽子源于端午,月饼来自中秋,汤圆出自元宵。无论是冬至馄饨夏至面,还是送客饺子迎客面,都与年糕无涉。唯独过年,天南海北的国人都会置办年糕,在除夕之夜吃年糕,讨个彩头,以示吉祥,吃了年糕,寓意着“ 年年高”。传说年糕,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苏州,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粉做“城砖”供奉伍子胥。久而久之,便被称作年糕了。不管这传说真伪,应该说年糕,最早是为年夜祭神,岁首朝供祖先所用。几千年下来,顺理成章成为国人的年货。
搡年糕全过程洋溢着满满的浓浓的年味。搡糕裹粽是农村人一进腊月即拉开过年序幕的头场锣鼓。裹粽子一家一户单独可以操作,顶多谁家请一两个裹粽快手帮忙而已,有年味,但氛围不够热闹。搡年糕则不同,这是个集体活,以生产队为单位,集中在一户堂前大的人家里搡。正式搡之前要做准备工作,每家每户要把年糕粉轧好,依次排好队,以抓阄决定先后次序,一户紧接着一户搡,要搡年糕的知青一人也算一户。苍蝇跟着雁鹅飞,清楚记得当年自己搡的是50斤晚谷的年糕,50斤谷常规能轧6折多些的米,也就是说搡了30几斤年糕,这是人生第一次拥有这么多的年糕。队里殷实的大户人家都要搡两百多斤米的,很多人家这年糕到来年春耕生产锄草籽畈田时要当点心吃的。搡糕现场,大石捣臼就位,冲洗干净;大小捣杵冲洗干净,柴草备足,水缸里水挑满,做年糕的长桌置好。不用动员,到搡年糕那些天,万人空村,全队男女老少都集中到搡年糕的那家里。灶里的火是长时间烧着的,远远见那支烟囱里在冒火星,那家就在搡年糕。除了技术活,打糕花,摞堆头以外,男人们负责搡年糕,挑水,劈柴。女人们负责做年糕,上年纪的女人当火头将军。就是谁家论到半夜里搡,小孩子也不肯回家散去,冷了就去烧火,饿了就吃煨年糕!只要一进搡年糕现场,男人们个个笑逐颜开,女人们人人心花怒放,孩子们喜上眉梢,满屋热气腾腾,洋溢着满满的幸福。这里有大人们丰收的喜悦,孩子们对过年的期盼;既是人们对过去一年辛劳最好的慰藉,更是大家心中最余韵悠长的年味。
半个多世纪过去,此景此情在我心底余韵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