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逻辑混乱?只要搞清楚这五个问题就能立刻改善!
逻辑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有没有经历过如下这些情况:
- 因为某些事跟别人吵起来,却吵了一大轮,谁也无法反驳谁;
- 被别人挑衅,别人突然一句话就能让你哑口无言,很是憋屈;
- 对某些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总是很浅薄,站不住脚;
- 说话经常前言不搭后语,就算已经前后矛盾,也意识不到;
不管你有没有上述这些问题,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都不能忽视逻辑思维的作用。
说话或做事'有逻辑',是一个人思维清晰的具体表现,缺失这种特质,对我们自身的影响可不是一星半点。
那什么才是'有逻辑'呢?
简单来说,就是你的结论,经得起验证。
例如,由于今天是下雨,因此,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下滑。
我相信任何人看到这句话,都不会认为这句话是有逻辑的,因为前提跟结论之间,并没有清晰的因果关系。
1,什么是逻辑的因果关系?
所谓'因果关系',就是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而这个必然联系可以经得起验证。
如'天下雨,因此,路面被淋湿了'这句话,前者'天下雨',就是后者'路面湿'的原因,正由于这个原因,于是造成了'路面湿'这个结果。但是'今天下雨'跟'中国经济下滑'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呢?我们无法验证其中的逻辑。
只要前提跟结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也就是有直接的关联性,这句话就能够经得起验证。经得起验证,说明这句话就是'有逻辑'的。
因果关系是客观存在,不会由人的主观意志而发生改变。一件事情的结果,肯定是由某些原因造成的。只要这个原因跟结果之间,存在先后的关联性--记住,是先后的关联性,那么这个'有逻辑',就是正确的。
为什么是先后呢?因为有时候你论证的形式并没有问题,好像很有逻辑,但因果次序错了,你的结论也就必然错了。
如'天下雨,因此路面湿'这句话,因为是下雨在先,地面湿了在后,所以因果关系非常明显。
然而,'由于路面湿了,所以天下雨'这句话,看似有道理,其实因果关系并不是十分明显,因为地面湿了,不一定是天下雨造成,也可能是路面被环卫车喷水淋湿了。
天下雨,室外的路面肯定会被淋湿,这是客观世界的物理现象,谁也无法否认;可是路面被淋湿,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有很多,未必是天下雨。
好比A从山崖跳下去,肯定死在山崖底下。问题是,A死在山崖底下,就能说明他的死是因为跳崖所致吗?这就经不起验证了,毕竟A死在山崖底下,未必就是跳崖所致,也有可能是刚好被人杀害在那里而已。
也就是说,你可以从原因推导出结果,有因必有果;你却无法反过来,简单地从结果,推导出原因。从结果推导出原因,那这个原因,跟结果未必有必然的关联性,顶多是具有可能性。
如'女生穿着暴露可能会招致凶手的色心',然而这个可能性,也未必是真正的原因,我们很难验证,需要寻找更多证据去佐证,这就是因果关系的复杂性了。
这样我们就知道,因果关系有三种特质:
1,客观性,原因和结果都是客观存在的,跟人的主观意志无关;
2,先后性,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原因导致结果;
3,复杂性,很多时候一个原因造成多种结果,或多种原因造成一个结果;
基于逻辑的这一特性,想要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清晰,在你得出结论之前,你必须先梳理这三种特质,看看自己的结论是否符合这种因果关系。
有了这个基本认识,接下来再说说逻辑思维的基本构成。
2,命题的真真假假
既然'有逻辑'的思维,是指你得出的结论经得起论证,那么在学会如何构建自己的论证之前,你首先要掌握什么是命题。
命题就是一种可以被肯定或否认的东西,通常是以陈述句的形式表达。
如,每天有24个小时;太阳从东边出来;中国足球很烂等,都是命题的一种。这些命题,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假的;不是真的,那就是假;不是假的,那就是真。
或者真,或者假,就是命题的特性。
'下雨会淋湿路面'是命题,只要这个命题是客观存在的,那么'今天下雨,今天的地面也会被淋湿'这个命题,就能够被推导出来。
这种论证的结构,会把第一个命题称为前提,把第二个命题称为结论。前者给后者提供支持和根据。
可以说,命题是构成论证的部件。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表达无懈可击,只要你的命题是真实的,而且推论过程也是正确的,那么你就很难被驳倒。
然而,这个世界有很多命题,暂时还没有足够的条件去验证真假,当你运用这样的命题去作为你的前提,开始进行推论时,你很容易就会被对方捉住漏洞去反驳。
如,这个世界根本没有鬼,所以吓着你的东西,肯定也不是鬼。
这个论证的前提,在当今世界,并没有确切的证据去证明它是真的还是假的,即便结论是真的,对于某些人而言,也很难相信这句话是说得'有道理'。
再如,好人都不会活得很久的,所以没什么事,就别做好人了,否则你会命不久矣。
这句话的前提,只是主观推测,无法被证实,所以得出的结论,也就荒谬至极。
如果想反驳对方,找出一些不长命的坏人作为例子,就可以给予还击。(当然,对方是出于好意安慰你,免得你因为做好人,而被不懂感恩的人气死,你就不要在乎逻辑了,情感因素更重要。)
所以在你尝试得出一个结论之前,你要想一想,你的前提是否可靠,能否推导出结论。
如,穿着暴露的女生容易被有歪念的男生打坏主意(前提),所以(结论)某女生被奸杀,是因为她穿着暴露。
很明显,这个推论完全没逻辑。因为被奸杀的原因,未必就是穿着暴露,因果没有直接的关联性。所谓“直接的关联性”,就是A一定会导致B。如果A只是有可能导致B,而导致B,还需要其他A1,A2等条件,那么直接说A会导致B,就过于主观武断了。
但是,当我们运用这些不确定的命题作为论证的前提时,很容易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有时候你会认同这个前提,却未必认同由这个前提推导出的结论。为什么?
这就涉及概念的定义了。
3,定义的问题
概念,是我们大脑思维的基本形式。我们的所思所想,都是通过一个个概念具体表现出来的。
当我们出生后,看到一个女性不断照顾我们,对我们呵护备至,久而久之,我们对这个女性所扮演的角色,就有了'母亲'这个概念。
概念是通过词语传达出来的。
同一个概念可以由不同的词语表达,这就是一义多词;而不同的概念,也可以用一个词语表达,这就是一词多义。
而命题,就是由概念组成的句子,如'优秀的人都很努力','把事情做好,是成功的前提'等,这些命题就是由不同的词语组合而成,其表达的概念也不同,最终命题的意思也是不同。
问题来了。
当你跟朋友说:'优秀的人都很努力的,所以想要变得优秀,就必须要很努力。'然后你朋友说:'乱说!努力又不一定会成为优秀的人,很多人都很努力啊,但最后还不是成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你们两人就此争吵了很久,谁也无法说服不了谁。这种现象,是不是跟我们在日常生当中的无意义争吵很相似?
之所以谁也无法说服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是因为大家对于'优秀'的定义不一样。
对于你来说,对优秀这个概念的理解,应该是指有能力,而自己又可以从这个能力当中,建立某种被认同的社会价值。那这种优秀,谁都可以通过努力获得,例如积极的志愿者,负责任的环卫工人等。
而对于你朋友来说,优秀就是不仅仅是指有能力,还要有钱有地位,例如马云、王思聪之类的名人,他们才能称得上优秀,那么这种优秀,单凭努力,也许就很难获得这么一个类似的结果了。
当你们对于'优秀'的定义无法达成统一的标准时,任何争辩,都只是浪费时间。除非你们就'优秀'这个概念,进行过相关的讨论,取得共识,达成统一的辩论标准。
所以就算你认同'穿着暴露的女生,会增加被奸杀的风险'这个前提,那么你也不会认同,'女生坐滴滴被奸杀是因为穿着暴露'这个结论,能够从这个前提推导出来。
因为露个肩膀,都能够称为'暴露',那岂不是夏天里所有穿短袖短裤的女生,都应该会被奸杀?
很明显,这个结论很荒缪的。女生被奸杀,只能说是凶手的问题,反过来指责受害者,无异于把受害者有罪论,扩展到所有情况上,犯下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所以,同一个命题,你们持有不同的意见,就是因为对同一概念的定义标准不一样。
在辩论之前,懂得对讨论的话题保持同一性,是基本的素质。如果你们对于讨论的概念无法达成一致,就不要浪费唇舌去争辩了,这只是'鸡同鸭讲'。
当下一次老板跟你说'把事情做好,会给你加工资'时,先不要开心,先弄清楚'好'的具体定义,怎么样才算把事情做好,否则你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老板却不加工资,那你就感到憋屈了。
4,组织你的论据
好的论证,关键在于论据。
既然某个原因,肯定会导致某个结果,那么想要让自己说出来的话能够被论证,你必须提供一个很好的论据,来说明这个原因,肯定会导致这个结果,构成因果关系。
例如你跟朋友说:小姨妈这家餐厅很好。在那里吃饭很便宜,吃满100元就会有折头,而且东西好吃,服务又周到,我向你推荐。
你觉得小姨妈餐厅很好,这是一个结果。造成你得出这个结果的原因,就是那里吃饭便宜,服务又周到。
整个论证形式就是:
前提:因为,在小姨妈餐厅吃饭会有折头,而且东西好吃,服务周到;
结论:所以,这些因素让我感觉这家餐厅很好,我向你推荐。
这只是简化后的论证形式,完全的形式应该是:
前提1:我去小姨妈餐厅吃饭有折头,东西又好吃,对我服务又周到,我觉得很好;
前提2:小明去小姨妈餐厅吃饭有折头,东西又好吃,对他服务又周到,他也觉得很好;
前提3:其他客人去小姨妈餐厅吃饭有折头,东西又好吃,对他们服务又周到,他们都觉得很好;
结论:所以你去小姨妈餐厅吃饭,肯定也有折头,东西也会很好吃,对你的服务也会周到,你也会觉得很好,我推荐你去。
这就是归纳推理的表现形式,而'吃饭便宜,东西好吃,服务又周到',就是'我推荐你去吃'的论据。
论据,也是由命题组成。如果作为论据的命题,只要它能够经得起验证,那么最后你得出的结论,也会经得起验证。
然而论据,有很多种类,诸如'数据性论据','历史性论据','视觉性论据','事实性性论据','类比性论据'等。
上面例子的推论,给出的论据,就是类比性论据,因为我做这事有这种感受体验,所以你做这事也会有这种感受体验。
那么这个结论,是不是就是正确的呢?未必。问题就出在,这些类比论据当中,存在着'主观'的成分。
因为纵使一百个人觉得小姨妈的东西好吃,服务周到,然而你却不喜欢吃这些东西,对他们的服务不感冒,你也不会得出'这家餐厅很好'这个结论。
所以它作为论据的命题,依然有存在被否定的空间,那么以此得出的结论,只存在某种可能性,就是逻辑学所说的'或然性',而不是必然性。
如果你要反驳对方,这就是切入点。当然,在日常生活,除了杠精,谁会这么无聊,抓住一点点的漏洞,去拒绝朋友的'一番好意'呢?
朋友跟你说:'这部电影很好看,特效强大,剧情饱满,赶快去看吧!'
然后你就跟朋友杠起来了:'你怎么定义好看?特效强大,剧情饱满,就能够说明这部电影好看了?况且,什么是剧情饱满?标准是什么?你觉得饱满,万一我不觉得呢?如果我买票看了完之后,发现根本不好看,你陪我电影票的钱吗?'
如果你真的这样子做,我只能说,你脑子有问题了。
但这也说明一件事,在你开口表达之前,对词句的斟酌很重要。
5,表达的精确性
学习逻辑思维,不是为了跟别人玩语言游戏,而是为了提高自己思维的清晰度,尤其对于说话来说。
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时候说话可以随意一些,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然而,当你对某些特别的事情,想要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为了避免祸从口出,被人捉住痛脚,或者为了避免自己的言谈伤害到别人,在你把话说出来之前,你必须考虑到你语言逻辑的精确性。
就如“天下雨,路面会湿”这句话,表达也不算太准确,因为天桥底下这种有遮盖的路面,就不是不会湿了吗?
所以,调整后的精确说法,应该是“天下雨,大部分室外的路面都会湿”,有了定语的限制,表达就更准确。
思维的不精确,会导致语言的表达也不精确。
好比你失恋了,你就说'这个世界没有一个好男人'。别人会反驳你:'你把你爸当什么了?亏他养到你这么大!'这就不好玩了。
又如,你朋友认识了一个渣男,然后被劈腿,于是你觉得所有劈腿的男生,都是渣男,这就是从结果反过来推导原因。问题是,这个男生劈腿去认识其他女生,难道不可以是被劈腿的那个女生,首先出轨,导致男生受不了才这样做吗?之后女生散播谣言中伤男生呢?
如果你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人云亦云,那么你说出来的话,就很容易伤害到那个原本已经受到伤害的男生。
所以,任何时候,在开口之前,先思考你一下,让你得出这个结论的论据,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可信性有多高?
只有这样,你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够让你变成一个思考更加犀利的人,说起话来也会头头是道,有条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