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寨山露宿笔记之五:山顶老人(上)
开车上山是莽撞的。当然没有那样的莽撞也就没有了后来山顶露宿的事情了,很多时候完全的周密和小心就意味着一成不变的按部就班。不过我们还是在上山的路上就遭遇了这次莽撞行为所要付出的代价:车陷在坑里,不能动了。
夏天的洪水对陡峭的道路形成的破坏是巨大的,所有的路面上的碎砂石的部分都被冲走了,甚至很多石块也不能幸免。山坡径流在经过道路的时候势不可挡,一直到它们寻找到奔下悬崖的自然路径。这样一来,除了开始一段地势比较平缓或者说是距离水道比较远的盘山路,还基本上保持着完整外,高处的山路都损毁严重。
不论是走嶙峋尖锐的石头路面,还是骑着水道走平衡木似的两道仅有胎宽的小径,车虽然开得一溜歪斜,但是最终还是接近了山顶。可是也就在即将到达山顶的时候,一个意外还是让它陷落了。
前后无人,只能自救。搬石头填沟的努力像是蚂蚁撼树,不能说没有一点意义,但是一趟一趟实在是太过缓慢。而看看天色渐晚,还是要借助适当的工具才有可能加快进度。好在走出去不远就看见,准确说是听见有人劳作的声响。一个人正在一处废弃的石头屋子顶上将晾晒了一天的小米收到口袋里。他收得很细,在这处我们后来支帐篷露宿的地方,第二天我特意寻找了一下,只在下面的石头缝里看见了一个被遗落的谷穗。
他看见我寻声而来并没有太吃惊,及至明白我是要找工具,二话不说,立刻从房子的一侧跳下去,从下面拿上来一把铁锨,然后紧跟着我来到了不是很远的车边上。他趴到沟里仔细查看,确定着解救的方案,并且立刻着手搬石头挖沙土填沟。如果不是脸颊上的几点老人斑,单看他中学生一样单薄的身形和干活的时候的力量的话,就一定会以为他不过是个中年人,因为他不仅瘦而有力,而且精神专注,堪称身手敏捷!其实,他已经七十八岁了。
因为夜色已至,在我们诚恳致谢并且明确表示不必去他家吃饭以后,他给我们指点了那处石头房子的屋顶。事实证明,那里几乎是整个山野之上唯一一个最适合支帐篷的地方了。
第二天,他从家里背来了铁镐和钢钎。这是对付砂石和层岩的最佳工具,比单纯的手工搬石头效率高多了。最让人感觉是天意安排的是,就在我们趴在地面上努力的时候,他的一个本家孙子开着三马子上来收玉米了。那小伙子叫做杜仲平,岁数不大,但是对于误住了车这种情况却有堪称丰富的经验。他不仅有完整的救车方案,还有体力和耐心,一直连刨带挖地干了两个半小时才终于将车开了出来!
在我用钱表达谢意的时候老人坚决不收,怎么说都是那一句话,出门在外谁没有遭难的时候!在拿着钱来回推让的过程中,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老人的臂力。那是一辈子劳动锻炼出来的坚韧的身体才有的强大而健康的力量。
山顶上的生活是贫寒的也是健康的,以这一天之内我所了解的老人的简单的行踪路径,就可以超过平原上很多人多少天的活动量。他先是在早晨的时候到高处的上坡上干活至少一两个小时,然后背着镐和钢钎下来帮着弄汽车,两个半小时以后才向回去,执意不让我送,让我把镐和钢钎都扔到帐篷下面的石头房子边的草丛里。后来我无意中发现,他又顺着小路回来,在不惊动我们的情况下自己抗上了锄头和钢钎顺着小道爬山回了家。而紧接着他再次从高处的家里下来,将昨天刚刚碾出来的小米背来,让本家孙子杜仲平带到山下碾了面。因为山上的碾子已经坏了,好像已经没有再修的必要了……
我们在午休以后,顺着山谷里的小路一直向上走,经过细流潺潺的大石头,经过果实累累的柿子树,经过缀着墨绿的大南瓜的梯田到了老人高高在上的家里。果然只有老婆婆一个人在家,说了一会儿话,把钱给了她。
转过天来的早晨,在山路上正好遇到显然比平常的穿着要整齐了不少的老人下山去。说是去山下的南芦庄办点事。他脚步轻盈,衬衣的扣子一直系到最上面,敞开的口袋里可以看见那皮套磨损已经非常严重了的模拟信号的老手机。他对于我执意要给钱的事情还是很过意不去,再三说着自己那是应该做的的话。
他的条纹衬衣显然不是自己的,是孩子甚至是孙子的旧衣服。因为他身材单薄,所以穿着很合身。他刚才说下山需要一个小时,上山需要两个小时。可是他手里只有一个空空的布袋子,既没有拿水,也没有带干粮。山上的饮水都是用旱井收集的雨水,下山去喝村子里的自来水吧;而干粮更是不必带的,回来以后再吃也不晚。山顶上的生活使人适应了少食。还有就是在他们眼里,下山上山一趟,不是太大的事儿,没有那么隆重,什么也不用带。
至于他下山去办什么事情,虽然没有说,但是我感觉还是因为手里有了现钱,下山去置办早就该买的什么日用品了。比如说盐,或者奢侈一点是酱油、醋。山上的钱和山下的钱是不等价的,一切的非自给自足的钱与商品的交换过程中,他们都要付出比山下的人们大得多的艰辛和劳作;他们的每一分钱都是一个汗珠摔八瓣儿的靠着自己不懈的劳动,奋力挣来的。而即便是如此缺钱,他对我以金钱的形式表达的谢意也还是那样坚辞不受。
对于我买了他家的苹果树上的苹果的提议,他也完全以实相告:还要一个月时间才能自然成熟,成熟以后就不再有一点绿色,就是通红的,放在缸里可以吃到春天都不变质。他是那么需要钱,但是却不肯为了得到钱而卖出去不完美的东西。
我一直望着他,一直到一个下坡,他的身影消失以后。
这时候,晨雾还在山路两边的灌木与花朵之间轻轻地浮着。山上的人要去山下办事,都是选择早行。要为天黑前回到家里打出尽量充分的时间来。错过了早晨下山的时间窗口,就要等明天了。
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关系中最古老最健康的格式。而与自然的融合与对自然的领会,正是顺应自然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像自然那样自然而然,像动植物那样只专一于自己的事务而无他念,不抱怨,不争竞,只是默默地按照自然的节奏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帮助别人不图回报,别人帮助了自己则心怀感激。勤俭自律,爱惜天地之间的一草一木;生命一如草木,也仿佛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