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与中医原理

武术和中医都是中华文化优秀遗产,它们具有某种同构的关系。俗语云:“拳起于易,而理成于医”,它说明了我国古代拳术跟中医的密切关系。中国武术理论有三大支柱:周易框架、兵法原则和中医理论。中医为武术的第三个基本支柱,它给武术活动提供了人体活动的机理模型。我们知道,人的生理活动跟肢体活动,原是紧密相连的。任何生理活动,都可以表现为一定的肢体活动;而任何肢体活动,又都以一定的生理活动为基础,并反过来影响生理活动。《孙子》云:“搏刺强士体。”可见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肢体活动去锻炼和发展;而人体生理功能的某些紊乱或损伤,也可以通过一定肢体活动去修复或补偿。作为肢体活动的太极拳,因而不仅具有防身御敌、制人取胜的技击功能,而且同时还具有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医疗效果。

我们知道,中国文化源于对生命的感悟,强调“天地之大德曰生”,执着现实生命的延续,并在“生生不已”的生命运动中显示自身的意义。中医理论则是对此所作的理论说明。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作为一种人体活动、人体技术和人体文化的太极拳术,也一切围绕着人的生命活动来展开,并跟传统的医疗技术一起汇合成强大的养生文化。

由此,古代的中医不仅是一种医学理论,而且还是一种人体理论和哲学信念。太极拳拳理所依托的人体模型,就是跟易理同构的中医人体理论和哲学信念。它以人跟环境辩证统一的“天人合一”说作为自己的理论前提,又以“气一元论”去解释生命的本源,以“阴阳变换”、“五行生克”的关系去把握人体活动的系统机理,并形成身心一源的“形神”学说。诚然,用以医人的医术跟用以打人的武术,其具体的功能并不完全一样;但作为人体活动的基本机理,则又是完全一样的。由此用以对付外界环境各种压迫的技术方式,反过来又成了对付自身内部生老病死的修炼方法。此亦即所谓“顺为生人、逆为修仙”是也。在这里,太机拳通过中医所谓“活动筋骨”、“疏通经络”、“调和血气”、“充实脏腑”、“养精凝神”、“平秘阴阳”等方式,去挖掘人体自身各种适应环境、养护身体和自我发展的潜能;特别是根据中医的阴阳、五行和经络脏腑学说以及相应的导引、行气、存思、内丹技术,建立起一整套相应的“动中求静”协调身心的演练功法。

下面,上述几个基本的中医操作理念,对太极拳的养生机理作点简单的介绍分析。

一、舒筋通络

中医谈人体活动,讲究活动筋骨,疏通经络。这是从外动引导内壮,是古中医导引术的进一步发展。

据《吕氏春秋》等书的说法,上古帝尧时代天下洪水泛滥,“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阙而滞者,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这就是古代导引医术的起源。我们的先人相信“流水不腐,户枢不蠢”,人体的形气于此亦然。所以“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而“气郁”则可能导致百病丛生。名医华陀曰:“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保持经常性的身体适度运动,亦即通过“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有目的肢体活动方式,不但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让身体生长发育得更为完善,各种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得到健康的发展;而且还可以调动身体内部的各种潜能,协调体内不同系统的各种关系和发展人体活动的各种技巧。

中医人体理论认为,筋骨是人体活动的支架,经络则是人体活动的重要推动和调控机关。武术练功过程中一个很关健的问题,便是要通过肢体筋骨的活动去“导引”和“疏通”全身经络。如果筋骨不松、经络不通,那么所有的武术招式动作都不可能准确完成。传统中医极重经络,认为它是调节控制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系统。《黄帝内经·灵枢》指出,经络的基本功能,是“行血气、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因而是“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的重要系统。而经络之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则在一个“通”字。故曰:“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太极拳主张“松静为本”、“形正气顺”,强调全身心放松的运动,讲究“松而后能活,活而后能通”的机理,因而特别有助于“通经活络”;它那“一动无有不动”的整体性、全面性、协调性的肢体活动,极为有利于“脉气”在全身上下表里的经络系统中运行。太极拳缓慢、轻柔、舒展的招式动作,适应经络的传导速度;而它那特有的在放松基础上圆润旋转、阴阳交错的大小动作,又能使经络的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立体结构和经脉循行路线上三百多个腧穴,得到广泛的、深层的触动按摩,并且由此形成一种类似针灸的良性刺激,用以疏通经络和调整失衡。太极拳“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和“主宰于腰”的要领,是锻炼任脉、督脉、带脉、冲脉的重要方法。它那“尾闾中正”的要求,不但是稳定重心帮助发劲的方式,而且还是挤压“长强穴”通调任督二脉的一个措施。特别是它那反复折叠、圆弧旋转、动贯四稍的缠绕运动,运行中“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就更使肌肉纤维、韧带和关节在均匀、连贯的反复旋转的活动中,去打通经络以及调和气血。

二、调气实内

中医谈强身健体,讲究调和气血,充实脏腑。这是从内动获得的生理效应,并由此进一步壮内以强外。

我们知道,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依赖机体内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来维持的。中医理论将其机理归纳为五脏六腑:认为心、肝、脾、肺、肾“五脏”,是储藏生命物质的场所;而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的功能,则是出纳传输、转化水谷,以充养精、气、神。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心者君主之官,主藏神,主血脉,为阳中之太阳。肝者将军之官,主谋虑,为阳中之少阳。脾胃者仓廪之官,主运化,主统血,为阴中之至阴。肺者相傅之官,司呼吸,为阳中之太阳。肾者作强之官,主藏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为阴中之少阴。胆者中正之官,主决断,与肝为表里。胃者水谷之海,主受纳,与脾为表里。小肠为受盛之腑,主排泄。膀胱为州都之官,司气化。三焦为决渎之官,主行水。五脏六腑之外,尚有奇恒之府,即脑、髓、脉、胆、女子胞等。我们的先人还相信,人体五脏合于阴阳五行之数:肺金、肝木、肾水、心火、脾土。五行生克关系亦应于五脏,肺生肾、肾生肝、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上下荣养、无有体息。与此同时,心生血,血为肉之母;脾生肉,肉为血之舍;肺属气,气为骨之基;肾应骨,骨为筋之本;肝系筋,筋为血之源。五脏配五行,生克乘侮,形成人体自我调控系统,并由此表现出新陈代谢的生命功能。

据中医理论,人之所以会生病,是由于内伤“七情”、外感“六欲”,导致气血不调、脏腑紊乱;其治理原则,不外是调和气血、充实脏腑。应用人身上“七星”与阴阳变化、五行生克之理法,自可保平安。他所介绍的“七星”功,有动静两法:“练静功(指眼、耳、口、鼻七窍);练动功(指头、肩、肘、手、跨、膝、足)。阴阳(指五脏六腑);外象(即四肢百骸)”。此外还有所谓“五行”的相生相克,“对应人体内五脏,即肺金、肝木、脾土、肾水、心火。在人体内部通过心、肝、脾、肺、肾等五脏相互制约、互相调节,使气血平衡适应,促使体内各部机能增强抵杭力,方能健全体魄避生疾病。以上属内景变化的一部分。外象变化以动功为主,即四肢百骸全身之活关节收缩与舒张,同时与全身的大块肌肉和肌肉群等所起的反拨作用,而影响所有的横纹肌与平滑肌活动,则心脏得安。”由此,从外到内的“导引”跟从内到外的“行气”被结合起来,通过有节奏的肢体动作和有意识的呼吸控制,让“内气充盈”并使全身的气血和脏腑得到有序的按摩、调整和锻炼。

总起来说,太极拳练习中,心与意合,气与力合,强调“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让不同的肢体、不同的动作、不同的劲路、不同的意念以至不同的声音,都可对应不同的经络和脏腑,并使其在运动中得到一定的锻炼和加强。太极拳操作要领里,要求虚灵项劲、气沉丹田、虚胸实腹、脚踩涌泉,使体内心肾相交、水火相济,通过“外形正”、“内气顺”,从而让气血得到调和、脏腑得到充实。

三、阴阳平衡

中医谈生命修养,强调养精凝神、平秘阴阳。这是人体活动的自我保养、自我修复和自我平衡,是宇宙间“天人一体、内外合一”总体性原则的要求。

中医生命观中的关键概念是“阴阳平衡”。有道是“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由阴阳两个方面构成的,阴阳的相互作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属性。当人体处于健康状态时,人的阴阳是平衡的。所谓“阴阳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但人是个活的生命体,由于内外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和感应,阴阳两个方面呈现出对待互根和盈虚消长。而当人体的阴阳在这变动中失去平衡时,气血便不能适当和有序地循环,由此出现“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状态,生命因而有可能受损。所以必须要对自身的阴阳进行平衡,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即此之谓也。所以,阴阳平街是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和标志;由此,养生方式则应以协调阴阳为最基本的指导原则。

而这人体中“阴阳变易”的载体和表现,则是精、气、神三者的状态。俗语有云:“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就人的存在而言,我们的先人相信,精、气、神三者为支撑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中医内丹学说认为,“灵明知觉之为神,充周运动之谓气,滋液润泽之谓精。以其分量而言,则神主宰制,气主作用,精主死生,各专其能。”在这里,精的作用是“化育”,气的作用是“运转”,神的作用则是“觉知”和“主宰”。精、气、神三位一体、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无法分离。所谓“精因气融,气凭精用;气因神见,神凭气用。”又谓“神因气立,气因精生。”总之,人的一生不外为“气之聚散”,而精、神则贯串于气血运行之中;经络通气血、五脏藏五神、呼吸调阴阳、意念运乾坤。所以,人体活动,不外精、气、神那阴阳相济的运行;所谓“神之所函,气已至焉;气之所函,精亦至焉。皆相依相济,以成自然之用。”由此“神全则气旺,气旺则精足。”于是人们“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通过机体意识引导的自我平衡机制去提高生命质量、挖据人体潜能、发挥身上功效,涵养性情志趣。

这里的基本机理就在于,精、气、神不但互相分阴阳,而且各自也都有阴阳。《素问·生气通天论》曰:“生之本,本于阴阳。”这一方面是指人体生命活动从本质上可以归结为“阴精”与“阳神”的矛盾运动。这里的“阴精”指人体的物质基础,如精、血、津、液等;而“阳神”则指这些人体物质的生理功能。两者之问相互依存、密切相关。而另一方面,它又指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一切组织结构均可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当然,这些划分又具有某种相对的性质。

在这基础上,中国武术功理于是形成了“惜精”、“养气”、“凝神”三大观念和“阴阳相济”自我平衡的操作方式。据此太极拳在自身松、稳、慢、圆、匀、柔的身体活动中,跟气功一样,特别讲究调身、调息、调心,它吸取了“存思”和“内丹”的基本经验,在操作上突出“以心行气、以气运身”那养气调神和敛气凝神的“意气运动”,并且强调活动中对立双方的相济协调;以至被称之为区别于一般体育运动的一种独特“心理体操”,充分发挥人体身心双向调节的良性互动,让精、气、神三个方面的阴阳平衡,都在自我修炼中都得到充实和提高。这是一种生命信息运动“自组织”的“稳态效应”,讲究自然秩序和动态平衡。其理论基础明显区别于建立在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上的近代西方医学那机械的实体还原理论,并可跟现代科学系统理论的发展在精神上相通。笔者以为,中医学说给太极拳提供的不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养生技米,而且还是一种待人接物、经世处事的人生智慧和生活技巧。

“太极行功,功在调和阴阳,交合神气”;由此太机拳在演练时,便特别讲究身体怎样“从无极进入太极”和“从太极复归无极”。这里的“无极”是指“阴阳未判”,而“太极”则指“阴阳已分”。太极起式先是进入“无机”状态,“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丹田内转、分出阴阳;由此神向上升、气往下沉,阴阳交汇、乾坤交泰;据太极机理“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地逐步演化。最后又“气沉丹田”地回到“无极”状态。在这里,“太极”指派生万物的本原和机理,包含了动静、开合等一系列阴阳的状态;并具有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既对立、又统一,相互消长、转换、变化的功能。太机拳正是依据这个理论,讲求动静、开合、收放、进退的阴阳相济;形体外动,意识内静;拳路整体以浑圆为本,招式皆由各种圆弧动作构成;形体外动时要求意守于内,以静御动,用意识引导气血运行于全身,如环之端,周而复始,从而使人保持阴阳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而就个体发育的角度来说,太极拳建构过程(即练功过程)着熟、懂劲、神明三大阶段,分别通过招式、劲路、意念三种手段进行操作,这跟内丹修炼“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三大阶段,以及导引(肢体活动)、行气(呼吸控制)、存思(精神冥怨)三大方式,又是完全一致的。它从技击技术走向医疗体育,当有自身的充分理由和根据。《太极拳论》注云:“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即此之谓焉。

太极拳是个好东西,我们学练的越久,越会体会到TA的好。同时,我们也要尽可能的规范的学习、训练,才能够更快的取得进步。让我们的身体、精神更大、更快的受益!

总之,打太极拳要有恒心。打太极拳必须要有恒心。就是对太极拳要有信心,有决心,有耐心,持之以恒。

(0)

相关推荐

  • 太极养生之六大养生原理,看完恍然大悟!

    太极拳虽属于中华武术的范畴,也可说成是中国医学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达到祛病.健身.养生.延年的目的. 在我国较早的一部医书<黄帝内经>中就记载有:"上古之人,其知道 ...

  • 中医原理解释:血不通,人会胖!长期减肥无果,不妨试试活血化血瘀的思路

    说起肥胖,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缺乏运动.脾虚.痰湿.贪食. 另外还有一个不常提到的因素就是血瘀. 简单来说就是,肥胖可能和血不通畅有关. 就比如说一些年纪很小,体态却很臃肿,看上去呆头呆脑的,不怎么说话 ...

  • 糖尿病的中医原理与中医治糖尿病的理论体系

    一.纯中医讲糖尿病原理 糖尿病被现代医学称为不可能治愈的"沉默的杀手"被现代医学的誉为不治之症.这种病的在现实中的发病范围很广.用人体血糖的持续高企作为诊断依据,这种诊断忽视了人体 ...

  • 太 极 反 归 论 ——浅谈太极拳之道原理篇

    有一幅漫画,画的是愚公移山,旁边是这样题词的:"愚公是个不会搬家的倔老头!"其与众不同的意境,迥异于常规的思维,令人若有所思.它意味着对常规观念的挑战.对于具有惯性思维的人们,展示 ...

  • 『亚健康』亚健康自然疗法→下篇:音乐疗法的中医原理

    医学归纳音乐具有生理.治疗.感情.道德认识.集中注意力.记忆.智力.植物.动物等九大效应.在音乐治疗方面,通常认为有物理和心理两大作用机制:①物理一生理作用:音乐是有规律的弹性机械波,经由感官施加能量 ...

  • 以肝胆经的病来看中医原理

    转眼辟谷近百天了,所以长期没更新,如今庚子年快过完了,天气也越来越冷了,寒金生水导致的疫情又开始严重了,庚子为水,辛丑虽为寒土,但总要好过金生水,所以明年开春后肯定会有好转,随着进入壬寅,癸卯的木运, ...

  • 太极拳的中线原理:守中、抢中、击中!

    太极拳的中线:中线是百会.膻中和会阴这条人体的正中线.所谓中线原则,有两个概念. 首先是敌我双方的身体中线.防护范围不用左右偏离这条中线太多.对手如果对中线失去了控制,就可以立即进攻.在相对而立的情况 ...

  • 【专题篇】太极拳与中医:千古不绝血脉情

    一 一个耄耋老人,一个年轻人.他们在城市的公园里练习太极拳的推手(揉手),几个回合之后,突然,年轻人弹跳而起,退了好几步:而耄耋老人则闲庭散步一般,白髯飘然,神采飞扬. 一个穿白大褂的老者,坐在医院的 ...

  • 太极拳与力学原理

    孙子指出:"兵者,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知已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败.做为徒手竞技的太极拳也富于用兵之道.一是保存自己,二是战胜敌人.从太极 ...

  • 太极拳与中医养生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优秀拳种,是中国武术领域的瑰宝,其拳理是武术运动中的最高境界.它已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是中国为全世界提供的一种和其他运动不同的,具有中国传统保健健身的养身方法.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