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妙理|道与对待
/ 编者按 /
根据太极学友的意见,我们力求将刊物办得活泼生动一些。论辩与交锋,就是一种较为活泼的形式。虽然大家各居天南海北,但我们可以聚在《太极学》这一方园地,以笔论道,晰哲议理……
理与行的关系
杨:上古时代,民风淳朴,古哲们是在恬惔虚无的定境状态中体验了大道的真髓。很显然,在懂得道理时并不需要文字,在修炼当中是逆返先天之本来。那么修为功理就是人类意识传导后的产物。换句话说,只有进入定境性修为,才能觅大道,从定境修为回来再返证理才能有悟。
文:理,本意为玉石的纹理,后来引申为事物的规律。前人在实践中,将成功的经验总结、抽象出来,形成理,以便于后人在万象的变化中格解自如。修为中所言的理与一般人所指的理又有所不同,即道见之理与俗见之理。比如,道者视生死为一如,而俗人则视生与死为二相。这两种见,都各有各的道理,它们适用于不同境界的人。在道理与俗理之间,还有一种理,即达真高士用以弘法,接引俗人之理。修真俚语云:是真佛只谈家常,正是指此种理。应对俗人而言,则可以透过此理而感受到某些修真境界的消息。
行,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行,包括对理的参悟、理解和具体之法的实践。不论参理与修法行法,都是行(实践)。以狭义而言修为不离形神,偏重于神修者,以意根为主,重理悟;偏重于形之炼者,以身根为主,重炼养。而我们长久以来所争论的理入与形入之优劣,正是指这种狭义的理与行。理入有深浅,浅者解理,深者悟理。行入亦如是,浅者健身,深者入境界。
修为之始,不是偏重于形,就是偏重于神。随着修行的深入,这两者便会交叉汇合于一点。到那时,理与行方能一贯,行即是理,理即是行,理透则行通,行达而理至,自然而然,入乎中道,而臻上乘之修。离此而论理入与行入之高下,皆是落于一端。
何谓“实”与“修”?
杨:要实修,这个实修便又成了练功当中的“相碍”。应该说实与修是两个境界,即通过有为而达到无为。莲花出于污泥而不属于污泥,但种子必须通过泥土而达成。种子消失了,真正的莲花和污泥就没有直接的关系。“实”与“修”也如此,通过自己身体在境界中的一切感受,当你身临其境时,那个感受和身体现状就关系不大了,身体如种子,进入境界就没有修与不修的说法了,不进入境界名修实非修,这就是我对实修的粗浅体会。
文:能进入修真所言之境界,即是实修,而非此者,便非实修。实与虚对,虚之所指,不论理入与行入,只要未进入境界,都为虚。理入之实曰“慧悟”,行入之实曰“入定”。太极学者中有实修落何处之问,我以为:“即此”。或曰:“落境界者,即为境执。”曰:“不入境界,又何谈落境界?不落境界,又何成境执?不知境执,则入境无执更无从谈起。就像从未有名利之牵绊,而强言破除名利之缚一样。”在境界的入与出,落与不落,执与不执中,实修者将会获得全新的知解和体验。
跳出对待?
杨:老子讲:有无相生,阴阳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合,前后相随,恒也。这种物质境界的规律是永恒不变的,即对待。只有跳出对待的境界才能真正悟到对待的重要,才能不被对待的规律所束缚,故在对待境界谈什么都还是对待,只要超出这个境界就被否定了,甚至有时还会在字意上捉迷藏。
文:要跳出对待,我以为不可能。因为跳,随之而来的是不跳与之相对,这样,我们就进入一种越想跳出对待却越不能的怪圈,而未有穷尽之时。我以为,对待的跳出,乃在对待境界与非对待境界的转换,这是具体的境界实指,而非跳出虚指的对待这一哲观,如果要跳出虚指的对待这一哲观,那只好有口不说话,有脑袋而不思考问题了。只要我们谈论,思考,我们就在对待里。因此,对待的跳出,只能是某种具体的境界内对待的跳出。比如:跳出有界的对待,进入有无界,在有无界,又会有新的对待形成。否则,有无界是怎么知道的,知与界就形成对待?只不过有无界的对待,不同于有界的对待而已。
道落对待,所以不在对待
杨:仿佛先生说的道落对待,所以不在对待,我想是为了使人不落“对待相”。道以对待的形式而显现,但每个对待之中包含了道,但又不是道,这就是“形之可见者成物,气之可见者成象”,就象一篇描写房间的文章,这个房间即在文章里面,又不在。
文:道落对待,所以不在对待。以对待而显示,道亦可不以对待而显示。故,对待仅为论道者的指月手,可谓手中有道,而道非仅是手。对待,揭示了有界的规律,而非规律的部分,却是对待无法揭示的,故老子有云:“道可道,非常道”。
物质无穷,对待便无穷
杨:当身体完全放松,一动不动,直到感觉又像是自己的身体时,那么第三个东西就会出现,那么我的知和身体又形成了另一个对待,被引力牵出身体的一刹那,就已经是二外有三了。这个出去的我又和身体的那个我形成另一层的对待,但这时的我已不被物质的“形”所限制,无形的东西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形”,即无有入无间在这里,物质和这个非物质又形成对待,故物质无穷,对待便无穷,只有经过不断的取舍,当蚕茧剥到最后一层,才可能有“伟大”时刻的到来。在一无(没有对待面)含有(没有对立面)来临前,都是否前定后的不断丢包袱。
文:境界无限,对待便也无限,境界包括物质之境和精神之境,一个对待的结束,意味着一个境界与另一个境界的转变在无限的境界变化中。境界,从根本上说,即是空无,故说本来不变之空无,为万千境界之根,故立在本上看境界,则境境皆空皆无。此处的境境皆空,非是指境界的死灭。太极学之三大哲,虽然只显示了有界之哲,但是三大哲中隐藏着其它的大哲,借三哲而建立的太极学,将三界之说融贯起来,将先天后天之论汇合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的体系。在有界的背后,是有无界;在有无界的后面,是无界。这已如我们这个纷繁的彩色的世界背后,隐藏着另一个神秘的世界。万相本乎一相,一相本乎无相。
随缘与平常心
杨:对修道的人,随缘很重要。冥冥中有很多尚未认知的因素和定数促成了一个个“机”,这就是“缘份”吧?缘份不是一世就能阐述得清楚的。释迦牟尼曾说: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忘记每天所看到的,那么我们就有可能记得上一世。随缘能够给自身带来无穷的满足,而达到内在的平衡——平常心,使人容易摆脱比如后悔的干扰,过去的就过去了,未来还不知道,抓住当下时间就是智者,同时内在的平衡也就是自己扛着棺材向坟墓走的期间换了个肩膀,开始轻松,过一会儿是一样的。
文:对修道者而言,随缘是与道不可分割的。缘之义,依佛教之学说有二义:一、指因缘之缘,即事物相涉的关系;二、缘虑之缘,是心缘外境的攀缘。人之一生,或于此处而聚,或于彼处而散,聚散就成缘。缘本无善恶,因人之感受顺逆而成善缘恶缘。孰能于善缘之聚散不惊不动?孰能于恶缘之聚散不惊不忧?唯有道者。此正是道者所具有的品质,所具有的那颗平常心。平常之心,安然自适,淡泊而守,随缘而平常以处,平常而随缘不动。由此深入,则平常心可以即道,香河老人以此而成就的不朽之身,正是循此平常心而成,这也就是玄妙的道反而在最平易之处吧。
转自原《太极学》杂志1999年第3期
主编〡蒋华
图片〡三真
编辑〡徐畅
本文图片版权归图片提供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