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戏"上"演

每天,儿子都要看一集超级飞侠。我把动画下载到U盘里,用电视播放。智能电视的云平台,我基本上只用这一个功能。但是,TCL电视的首页不显示文件夹,它隐藏在下面,我需要用遥控器找到它。
这时出现一个问题:你要看到隐藏在下面的内容,应该按哪个键?
你可能会说,按 ↓ 啊!?不过,如果你要看上面的叠加页面,你又会按哪个键?如果你按了 ↓,看到上面的内容拉下来了,你也不会感到诧异吧。这个电视已经陪伴了我十年了,但是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还是不太确定。如果,没有上面叠加显示的页面,我记住U盘符在下面的话,我会按↓,但是有了上面的页面,上下键的含义变得异常复杂了。
↓ 的含义可能包括:①看下面的内容,②把上面的拉下来,③把当前页拉下去(这样就能带出上面的),④向下滚动。如果在你觉得这几句话中的“下”用得很自然,那与之对应的操作也算正常。
对应的,↑ 的含义也很丰富:①看上面的内容,②把下面的拉上来,③把当前页拉上去(这样就能带出下面的),④向上滚动。这些表述都很正常,但是却代表着你会看到不一样的页面。
遥控器上面▲暗指一种向上的操作,但手机的万能遥控变成了●,指代一种静态的内容。无论哪一种表达,我都频繁出错。对按钮的解释出错了(严格地说应该是与实际设定的不一致),操作就会出错。与之类似的是,我在用翻页笔切换演示文稿就不会出错,因为“下一页”这句潜台词里的“下”与符号↓很好地对应起来。操作唯一,是因为内心的话语唯一。如果,潜台词如果换成后面一页,可能→键可能更适合一些。仔细想一想,如果PPT的切换方向变成了从上方进入,按键所指示的含义也会变得非常多样。就一般默认PPT新页面出现模式,和↓这个按键没有一点联系。我们习惯这种操作,就是借用了语言中的“下”,而不是按键真实的含义。
电视的智能平台和电脑屏幕、手机页面有些相似了,人自然会把鼠标滚轮和手指滑动的操作习惯也搅和进来。鼠标滚轮和手指滑动已经成为一种自动化的动作,是不需要借助内心的语言的。而用遥控器去控制一组可以循环滚动页面,则必须借用内心的语言。
严格来说,一组循环滚动的页面就失去了前后、上下的意义。我们语言中“上下”的含义,更多的是一种文化隐喻(Culture metaphor)。英语中的“NEXT”就没有“下”的含义。在我们的文化中,“下一页”隐喻“新的”、“前面的”和“后面的”,都是代表着未来的含义。然而,单个“下”字却隐喻“下沉后积淀的”过去,这反而与“下一页”相反了。我们一般把未来放在时间线的右侧,但是诺曼在《设计的心理学》里提到的一个案例则大大地拓展了我们认知的疆域。
“但为什么不能把过去放在前面,把未来放在后面?这听起来很奇怪吗?为什么呢?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前方,但是不能看到后面,就像我们能记得过去发生了什么事,但我们不能记得未来。不仅如此,比起遥远的过去,我们可以清楚的记得最近发生的事,这和视觉的譬喻完全相符:过去的事件在面前排列,刚发生的事离我们最近,所以我们能看得(记得)很清楚,过去的事件距离我们很远,所以我们看得(记得)很模糊。听起来仍然不可思议吗?这是南美印第安人的一个部落艾马拉人表征时间的方式。当他们说到未来,他们使用'后日’(back day)这个词语,而且往往在背后做手势。仔细想想,它也是一个完全合乎逻辑的世界观。”
在不同的文化中,方位词都各有一套解释系统,文化里比喻选择决定了什么是正确的互动设计。我们的操作,只是借用了一种大家都认可的比喻而已。如果让艾马拉人使用这个遥控器,也许不会出错吧!如果,文化隐喻中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解释,对应的操作自然也不会统一。这时,如果要求产品做出妥协,那就在遥控器上装个滚轮或者触摸屏。如果用户要做出妥协,那就要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比喻句:
“好戏就要上演啦!”
理论标签:文化隐喻(Culture metaphor)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