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汉字(357):口耳相传——说“耳”

朱英贵

“口耳相传”这个成语是指一方口说、一方耳听地借助语言往下传授,可见“口”(主说)和“耳”(主听)是人类语言交际的两个必备生理器官。具体来说,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口”是发出语音的表达工具,“耳”是接收语音的解读工具。人类的耳朵跟动物耳朵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的耳朵能够听懂语言的含义,动物通常不能。“耳”字是一个独体象形字,其构造与表意都比较简单,本文就来简单地谈谈这个“耳”字。

一、“耳”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耳”字的古文字形体

从上图可以看出,“耳”字的甲骨文字形就像人的耳朵外廓的样子,线条有粗有细,轮廓有简有繁,朝向有左有右。金文字形进一步完善,突出耳朵外观的外沿轮廓和对耳轮与对耳屏。小篆字形进行了艺术加工与书写美化,使得字形更加线条化与规范化,右侧线条的向下延伸有表示耳垂的特征。现代汉字的“耳”字是在小篆形体基础上经过隶变与楷化形成的,虽然象形的特征有所削弱,但耳朵的大体轮廓还隐约可见。

《説文解字》卷十二耳部:“耳,主聽也。象形。凡耳之属皆从耳。”

许慎所解的意思是:“耳”,就是担当听音职责的器官。它的字形像耳廓形状。大凡与耳的功能相关意思的字,都可以采用“耳”作为表意偏旁。

《说文》对“耳”字的解释是无可非议的,可见,“耳”的构字理据就是象人的耳朵之形,其造字本义就是指耳朵。

  二、“耳”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耳”字的造字本义就是指耳朵,耳朵是人与哺乳动物的听觉和平衡器官。例如:“尔牛来思,其耳湿湿。”(《诗·小雅·无羊》)再如:“声音不足听于耳欤?”(《孟子·梁惠王上》)又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苏轼《石钟山记》)

“耳”字由耳朵的造字本义可以产生如下几方面的引申义,某些引申义还可产生深层次的引申义。

其一,表示像两耳那样分列两旁之物。例如:耳房(与正房相连的左右两旁的小房子)、耳门(正门两旁的小门)、耳杯(两侧有便于拿取的耳提的杯子)等。

其二,指形状如耳的食物。例如:木耳(一种耳状的食用真菌)、银耳(白木耳的別名)、耳菜(菌类食物的通称)等。

由此可引申表示谷物经雨所生的芽。例如:“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父无消息。”(唐·杜甫《秋雨叹三首》)再如:“溪田雨涨禾生耳,原野莺啼黍熟时。”(五代·李建勋《间出书怀》诗)又如:“癸巳秋冬之交,累月阴雨,禾不得刈,皆生耳。”(清·冯桂芬《林文忠公祠记》)

其三,表示听觉、听力。例如:耳识(耳根对声境所发生的识别作用)、耳性(耳的听觉功能,记性)、耳重(重听,耳朵听觉不灵敏)等。

由此可引申表示听到、听说的意思。例如:“君其耳而未之目耶?”(《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再如:“通宵耳高论,饮恨知何涯。”(宋·欧阳修《赠潘景温叟》诗)又如:“则中国抱残守阙之辈,耳新声而疾走。”(鲁迅《坟·人之历史》)

其四,用作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而”。例如:“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汉·贾谊《治安策》)

其五,用作语气词,主要有如下三种功用:

一是表限止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例如:“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再如:“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又如:“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宋·沈括《梦溪笔谈·象数一》)

二是表肯定语气。例如:“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在此耳!”(《荀子·天论》)再如:“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史记·陈涉世家》)又如:“田横,齐之壮士耳。”(《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三是表语句停顿或结束。例如:“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史记·淮阴侯列传》)再如:“戴安道年十余岁,在瓦官寺画,王长史见之,曰:‘此童非徒能画,亦终当致名,恨吾老不见其盛时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

根据上面对“”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三、含有“耳”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含有“耳”字的相关成语很多,其中“耳”字的意义或用法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形:

其一,“耳”字表示耳朵意义的一般用法。例如:

不绝于耳——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语见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

充耳不闻——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源自《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垂耳下首——犹俯首帖耳,形容驯服听命。语见宋·陈亮《酌古论·李愬》:“故虽驱而用之,而垂耳下首,卒不敢动。”

东风马耳——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源自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钓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杜耳恶闻——塞住耳朵不愿听。语见《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中》:“怀忠抱直之人,虚心谒见;便佞诡随之说,杜耳恶闻。”

耳鬓厮磨——鬓:鬓发,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厮:互相;磨:擦。耳与鬓发互相摩擦。形容相处亲密。语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二回:“咱们从小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

耳根清净——耳边无事噪聒。指无事打扰。源自《集论》卷一:“何等耳根?谓四大种所造,耳识所依清静色。”

耳后生风——像耳后刮风一样。形容激烈、迅速运动时耳后根产生的感觉。语见《梁书·曹景宗传》:“景宗谓所亲曰‘我昔日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

耳食之谈——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源自《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源自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方面大耳——方脸盘,大耳朵。旧指富贵相。语见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

肥头大耳——一个肥胖的脑袋,两只大耳朵。形容体态肥胖,有时指小孩可爱。语见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二回:“看上去有七八岁光景,倒生得肥头大耳。”

附耳射声——指传闻异辞,捕风捉影。语见清·钱谦益《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神道碑》:“陵谷迁移,忘注芜没,郢书燕说,附耳射声。”

隔墙有耳——隔着一道墙,也有人偷听。比喻即使秘密商量,别人也可能知道。也用于劝人说话小心,免得泄露。源自《管子·君臣下》:“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

轰雷贯耳——打雷的声音贯满耳边。形容人的声名很大。语见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久闻贤士大名,如轰雷贯耳。”

逆耳良言——虽然使人听起来感到刺耳,但却是有益的好话。逆抵触,不顺从。源自《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倾耳而听——倾:歪,侧着。侧着耳朵仔细听。语见《礼记·孔子闲居》:“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

秋风过耳——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源自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如雷贯耳——贯:贯穿,进入。响亮得象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语见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

如雷灌耳——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语见《三国志平话》卷中:“‘吾乃燕人张翼德,谁敢共吾决死?’叫声如雷灌耳,桥梁皆断。”

塞耳盗钟——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源自《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搑其耳。”

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语见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言犹在耳——犹:还。说的话还在耳边。比喻说的话还清楚地记得。语见《左传·文公七年》今:“君虽终,言犹在耳。”

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源自《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以耳代目——以:用;代:代替。拿眼睛当耳朵。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光听信别人说的。语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王具白请教之意。僧笑曰‘是谁多口,无目何以论文?’王请以耳代目。”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语见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

忠言逆耳——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源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语见《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其二,“耳”与“目”搭配或呼应使用例如:

避人耳目——指避免走漏消息。语见清·俞达《青楼梦》第二十八回:“我欲姐姐迁个住处,他日相迎,亦可以避人耳目。”

耳目股肱——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目四肢的作用。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语见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辈……事有不安,可极言勿隐。”

耳目一新——耳目:指见闻。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源自唐·白居易《修香山寺记》:“关塞之气色,龙潭之景象,香山之泉石,石楼之风月,与往来者耳目一时而新。”

耳目众多——耳目指为别人打探消息的人。周围注意的人很多。也指为刺探情报的人很多。语见清·石昆玉《三侠五义》第十六回:“只是目下耳目众多,恐有泄漏,实属不便。”

豁人耳目——开扩眼界,使耳目清新。语见王国维《人间词话》五六:“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掩人耳目——遮掩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骗人。源自《大宋宣和遗事》:“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在人耳目——表示为人们所听到看到,都已熟知。语见明·张岱《奇字问·序》:“近取《左(传)》、《国(语)》、《史记》……诸书在人耳目前者,聊摘其一二奇字解释之。”

遮人耳目——遮:遮掩。遮掩他人视听。指玩弄手法,掩盖真相。语见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因为幕友赵大架子被参在内,留在衙门恐怕不便,就叫自己兄弟二大人通信给他,叫他暂时搬出衙门,好遮人耳目。”

长目飞耳——看得远,听得远。比喻消息灵通,知道的事情多。源自《管子·九守》:“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鸣,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

耳聪目明——聪:听觉灵敏;明:眼力敏锐。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源自《周易·鼎》:“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

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源自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耳视目听——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源自《列子·仲尼》:“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

贵耳贱目——重视传来的话,轻视亲眼看到的现实。比喻相信传说,不重视事实。源自汉·张衡《东京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

惊耳骇目——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语见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须臾,云晦雷发,惊耳骇目。”

其三,“耳”与“头、首、口、心、面、目、腮”等搭配或呼应使用例如:

出口入耳——指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源自《左传·昭公二十年》:“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

垂头塞耳——指不问不闻,装聋作哑。语见《后汉书·殇帝纪》:“刺史垂头塞耳,阿私下比,‘不畏于天,不愧于人’。”

洞心骇耳——形容使人震惊。语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金鼓迭起,铿锵铛鼞,洞心骇耳。”

耳软心活——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语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七回:“那司棋也曾求了迎春,实指望能救,只是迎春语言迟慢,耳软心活,是不能做主的。”

伏首贴耳——畏缩恐惧的样子。语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万石不言,惟伏首贴耳而泣。”

俯首贴耳——俯首:低头。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恭顺服从,屈卑驯服的样子。语见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交头接耳——交头:头靠着头;接耳:嘴凑近耳朵。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语见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笑语喧哗。”

口耳相传——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语见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口耳相传,或逮后世。”

口耳之学——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源自《荀子·劝学》:“小人之学,耳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苦口逆耳——苦口药吃起来特别苦;逆耳听起来使人感到不舒服。形容真诚的规劝。源自《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面红耳赤——脸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源自《朱子语类》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倾耳注目——注目:集中视线注意看。原形容权势极大,为众敬畏。也形容注意力极其集中。语见《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当权者是矣,故谋能移主,威能慑下。”

抓耳挠腮——挠:搔。抓抓耳朵,搔搔肋帮子。形容心里焦急而无法可想的样子。语见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大郎听罢,气得抓耳挠腮,没有是处。”

抓耳搔腮——形容焦急、苦闷,生气时想不出办法的样子。也形容高兴得不知怎么办才好的样子。语见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多九公道‘那送礼人说国舅因今日王妃进宫,送这礼物,预备王妃赏赐宫人。岂非送给林兄么?’唐敖听了,只急的抓耳搔腮。”

其四,“耳”表示分列两旁之物例如:

鼎铛有耳——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源自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太祖宠待赵韩王(普)如左右手。御史中丞雷德骧劾奏赵普擅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

其五,“耳”表示听力、听到的意思例如:

耳顺之年——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源自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耳闻则诵——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语见《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其六,“耳”用作连词例如:

公耳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同“公尔忘私”。语见汉·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上之化也。”

其七,“耳”用作语气词例如:

赖有此耳——赖:依赖、倚靠。幸亏有一着(才得解救)。语见《晋书·石勒载记》:“尝使人读《汉书》闻郦食其劝立六国后,大惊曰‘此法当失,何得遂成天下!’至留侯谏,乃曰‘赖有此耳。’”

聊复尔耳——聊:姑且;尔:如此;耳:而已,罢了。姑且如此而已。语见《晋书·阮咸传》:“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