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想要,你越得不到!高手成事,从不临时抱佛脚!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22卷 汉纪十四
汉武帝 后元元年(癸巳,公元前88年)

【原文】

燕王旦自以次第当为太子,上书求入宿卫。上怒,斩其使于北阙;又坐藏匿亡命,削良乡、安次、文安三县。上由是恶旦。旦辩慧博学,其弟广陵王胥,有勇力,而皆动作无法度,多过失,故上皆不立。
 

【解析】

燕王刘旦认为自己按长幼次序应被立为太子,便上书请求回京侍卫皇帝左右。汉武帝大怒,将燕王的使者斩于皇宫北门。又因刘旦被指控私藏逃犯,汉武帝下令削去燕国封地中的良乡、安次、文安三县。汉武帝从此厌恶刘旦。刘旦聪明善辩,博学多才,其弟广陵王刘胥勇武有力,但二人的举动都不合法度,多有过失,所以二人都未被汉武帝立为太子。

【解析】

蛊巫之祸后,卫太子刘据自杀。
太子之位空悬,势必会引来多方觊觎。
此时资格竞争太子之位,年长者具有极大优势,比如上面材料中的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
但是,明明一手好牌、且有先发优势,面对如此天赐良机,刘旦却把自己给玩砸了。
因为他犯了这三个大错。
 

1.确立太子的本质

燕王旦自以次第当为太子
刘旦觉得自己因为长幼顺序理所应当的立为太子。
但实际上,立长、立嫡是汉武帝说了算。
绝对不会说什么因为刘旦现在是汉武帝儿子中最年长的,就一定要立他。
想当年,汉武帝也不是最年长的,照样还是被立为太子。
这感觉就像单位上,上面空了个位子。
你觉得自己年纪、资历、能力等等都理所应当,没人是你的竞争对手。
但实际上,你越是如此理所当让的认为,越不会是你的。
因为,你没有看透背后的本质,不是你能不能,而是背后有决定权的人愿不愿意。

2.欲望太盛触碰汉武帝敏感神经

上书求入宿卫
刘旦向汉武帝提出回到长安,给汉武帝当卫士。
彼时,才发生了马何罗、马通兄弟刺杀汉武帝未遂。
刘旦提出给自己老爹守卫,看起来好像很合理。
但是,刘旦的身份、汉武帝身份,以及当时环境背景,这个举动政治意味极大!
其一,一旦汉武帝允许他回来,这就意味刘旦是未来太子人选,刘旦此举在试探汉武帝。
其二,抛开初心意图,再看“入宿卫”这个举动。宫禁向来是帝王敏感地方,所托付安排之人,必定是心腹中的心腹,你要是随便安排个人,晚上睡觉把你给宰了都不知道。
但是如果让刘旦来宿卫,这家伙一方面有资格继承皇位,二来这家伙想继承皇位,谁知道他会不会铤而走险学马何罗、马通也来弑君?
其三,跳出一个更高的维度,刘旦以这种方式试探或提出这种要求,其实就表明了他对太子之位亦或者说皇位,有些迫不及待了。
这三点会聚在一起,让汉武帝非常不舒服。
这个感觉就好像,你是单位一把手,你还没交权呢,二把手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带入一把手工作,你能高兴吗?

3.不法行为

又坐藏匿亡命
好,刘旦想要太子位,可以理解,哪个皇子没想过自己成为九五之尊。
他头脑发昏出歪招,提出“入宿卫”,也不去说了。
关键问题是,刘旦想要皇位,不说他能做出点什么事,最起码别落得别人满手把柄吧。
在这个问题上,刘旦和他兄弟刘胥都是一个德性,包括很多刘氏宗亲也是如此,违法乱纪之事没少做。
藏匿罪犯,往小了说叫违法,往大了说叫图谋不轨。
有这个把柄罪名在,想要登顶太子之位,势必会成为别人攻击的切入点。
刘旦、刘胥本意可能以为自己没有机会了,于是自污以求将来太子继位后不忌惮猜忌他们。
没想到太子死了,变数骤生,可是这个局面却尴尬了。
立马改正吧,如此大的转变,反倒显得虚伪做作。
不改正吧,又会让自己失去机会。
所以,但凡刘旦、刘胥想要争一争,在一开始就要严格要求自己。
等真的机会来了,再做转变,为时晚矣。

【启发】

这段最大的启发,是燕王刘旦的错误操作,导致自己彻底没希望。
卫太子之死,是燕王刘旦的机会但是,最后成不成,其实早就定好了。
这个和咱们经常说自己没有好机会是一样的。
真的你没遇到好机会?
 
其实,你每天会遇到很多好机会。
 
但是,对于这些机会,就算你发现了,你也未必能够得上。
 
关键因素在于你压根就没有为机会来临这一天做任何准备。
 
机会永远是留给已经准备好的人,而不会给你时间准备。
至于如何准备,这个问题很大,几天也说不完
当时从燕王刘旦失败的案例中,可以提炼一点。
别犯错!尤其是别留下能够让别人做文章的把柄。
先做到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最大的机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