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众所周知,运动治疗是糖尿病疾病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可以使糖尿病管理多重获益。那么,临床实践中到底应如何实施糖尿病的运动治疗?在体医融合的大背景下,跨学科交流又将为糖尿病运动治疗带来哪些机遇?11月7日在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俊清教授结合《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12版)》做了专题解析。
运动治疗是我国糖尿病疾病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是糖尿病防治的要求之一。《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12)明确指出,糖尿病的发病与运动相关,运动干预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此外,糖尿病的进展也与运动相关,运动能够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等代谢指标,其效果和饮食治疗、药物治疗及胰岛素治疗的效果相当。另外,糖尿病并发症也与运动相关,运动干预可降低各种糖尿病并发症发生风险。
总的来说,运动治疗能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骨骼肌功能、改善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降低糖尿病发病因素、改善身心状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多重健康获益(图1),还能为社会及患者带来显著的经济获益。
指南强调,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运动强度、运动项目、运动时机、运动持续时间及运动频率等。其中运动方式的选择应基于每个人的健康程度和平时运动习惯来进行,强度应根据患者自身的目标量身定制(图2)。需要强调的是,运动处方实施时应包括准备活动、基本活动和整理活动三个部分,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运动强度的监控,还要对实施过程进行医务监督。此外,运动治疗实施前后要进行评估。
特殊人群的运动治疗应更加个体化和有的放矢,糖尿病合并常见慢性并发症的运动处方见图3。具体来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应适当有规律的运动,运动强度要根据病情个体化选择,一般以较低运动强度(每次20~45分钟,每周3~4天)为宜,运动形式宜选择节律比较缓慢且可使上下肢大组肌群适当运动的项目。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在血压控制稳定后在运动师监督下进行中等强度运动,并避免憋气、爆发用力或高强度运动,以防血压过度增高。糖尿病合并新近脑血管意外者则应首先进行卒中康复训练,待病情稳定后再在运动师监督下进行糖尿病运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和足病者,应先判断是否合适进行运动治疗,运动实施要在专业人员指导和监督下进行。若有周围神经病变没有急性溃疡形成,可选择中等强度的负重运动;有足部损伤或溃疡者则建议进行非承重的上肢运动训练。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治疗期间应综合考虑降糖药物的类型、服用方法、剂量、饮食及运动水平对血糖的影响,运动初期应监测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血糖水平,根据患者的血糖监测结果做好降糖药物的调整。胰岛素的调整更是要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
首先,运动治疗的锻炼原则包括做到锻炼全身的身体部位、涉及全部的体育健康元素、动员全部的体质相关元素。其次,运动康复的运动前热身部分、锻炼部分及运动后的整理部分,三大部分都不能少。再次,运动处方制定时先要进行运动前评估,了解禁忌证,处方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和FITT-VP原则。最后,坚持运动康复的普适性原则,要注意做好运动关节评估、并发症评估和合并症评估。
糖尿病运动治疗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全方位的管理,要保证人员配置和场地资源调度,确保有效性、安全性、持续性、趣味性和个体化,需要医师、营养师、运动指导师等专业人员的参与(图4)。目前,我国的糖尿病管理存在与运动治疗相脱节的问题。就医生层面而言,医疗团队常常更重视药物治疗,缺少时间指导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运动指南在实践中并未被很好地利用。就患者层面而言,我国国民运动观念尚不普及,对运动形式的理解存在偏差。就政策方面而言,目前医保尚不负担运动治疗支出。医疗团队及患者对运动治疗均存在较大需求,但是,运动治疗中必不可少的运动指导师和适宜运动场所的缺乏,也极大地限制了运动治疗的推广和实施,急需探索新的糖尿病运动治疗模式。在当今体医融合的大背景下,跨学科的交流将为糖尿病运动治疗开拓新契机。运动师加入糖尿病多学科管理团队,根据医生提出的需求制定并监督实施运动治疗方案,能够加强医生、护士、营养师和运动指导师之间的团队协作,更好地指导患者进行运动治疗,充分发挥运动治疗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
最新《国际糖尿病》读者专属微信交流群建好了,快快加入吧!扫描左边《国际糖尿病》小助手二维码(微信号:guojtnb),回复“国际糖尿病读者”,ta会尽快拉您入群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