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花点滴(七)
作者:三江有月(九)流向和手段确定下来,接下来大致就是布置了。想表达点什么,用怎样的方式表达,用什么东西表达,怎样去表达,当这些东西大致有数了之后,下来要根据总体布局考虑句子和句子之间以及句子本身的基本构架了。这个句子的构架主要涉及句型和如何用事用物。句子和句子之间的问题,往往大家对每联内部的处理更为拿手一些,而对各联的出句关注不够,特别是颔联颈联的出句。这往往也是别人读出各联割裂的感觉的主要原因。我所理解的最通常的一种七律正格范本,在各句之间大约是这样展开的:第一句起兴,或高或低,或平或陡,总是要找个由头的,一般情况以平起居多。第二句点题,也只能是轻轻点一下,让人家知道你大致想说什么方面的事情或者伟大意义以及伪大意义。第三句接着第二句的话题展开,因第二句而新生一语,最宜微起波澜,但不宜闹事太过。第四句和三句形成对偶,在三句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围绕着二句的话题,形成第一轮重拳出击。此处对仗,虽偶有反对,但正对居多,以大博小,不必求甚工,常以借对得其妙味。第五句略有低回,由四句衍生一意,开六句之头,或开始转,或继续承接成欲转之势,句以机警或工巧为胜,一般情况,为避免单调,句读不可类似四句。第六句大开大阖,再度出拳,和五句形成对偶,多用反对,对求工,句求拙,意已转出却暗扣二句。颔联往往是诗眼所在,挺拔与否多因此处,诗者当下力用谋,却不留刻意雕琢痕迹。说到拙,大致有两种情况,或者天然巧句,虽巧而不显轻佻;或者蓄力于内,厚重而不见斧迹。第七句沿着第六句荡开一笔,似信口而来,却有待发之势,大有“同志们,先静一静,听我发言”的意思,句忌奇巧钻营。第八句似平平滑过,句无奇而言有未尽,尤以顾左右而言他为胜,颇有无招胜有招之功效,诗者不言而读者知其言,诗者不出拳,读者都帮着出拳了。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结句力有千均,如大潮涌,余音不绝,不需要别人帮忙出拳了。当然,如果所有的七律都一定要这样,古人也没多少东西可以到我这里算作七律了。实际写作过程中,人们往往会根据意思的流向,选择他们认为最合理的处理方式,启承转合的地方可以变,对仗的地方也可以变,句子的功效自然也会有变化。实际上,就算我在前面一直批判的可以砍去中间四句的形式,在古人中亦有不少佳作,我所批判的,主要不知章法者,这个和说格律一样,不能拿高手手里的不律佐证低手不知律的合理。有别法,有别趣,不过因意制宜而已。下棋的时候,我会通过自己对局面的理解,选择一些我知道的书上明文规定亏损的变化。诗当然也如是。也许我们的想法不对,但一定要去想。想得多了,总会逐步接近对。手艺的乐趣往往在此。再说一次我前面说到的话题,我一直认为,在诗里,要特别讲究强弱搭配,不是所有的句子都要是本句子的最善,句需服从章,这点在七律里应尤为关注。我个人就经常有意把句子改弱,只是因为没找到周围某句子最强的表达方式。这一段,主要是还一个债,我答应一些朋友讲一些我理解的七律基本章法,所以就在这里处于半跑题的状态,好在跑题这件事情我一向擅长。句型和用事用物的布置,前面似乎已经涉及不少了,这里就偷懒了。反正偷懒也是我所擅长的本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