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黄昏经过一座广场”|余佳·早茶夜读643
643| 读城记2020
文/ 余佳
28岁,教师
在《肉体与石头》中,桑内特分享了一段和戴着金属手掌的朋友一起看战争片的经历。同场观众观影时被血腥、暴力的画面刺激得肾上腺素飙升,在散场时却对现实中看到的断肢残躯唯恐避之不及。这种虚拟和现实脱节造成的割裂感,让桑内特觉得他和朋友“仿佛是人海中的一座孤岛”。桑内特随后从空间和身体的关系分析原因时指出:“人口在地理分布上的分散化致使人们在现实中感受弱化,并且压抑了身体感觉功能”。另外,人们在道路上移动时的速度感和“无阻碍的自由”,也让身体对空间的感知越来越麻木、迟钝,而对不被卡住的追求越来越极致。
相伴而生的还有“对接触的恐惧”。“‘每天,生活里都要努力否认、减少、控制和避免冲突。人们避免彼此面对面,并且不愿意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更不想当面谴责恶行’。一旦与他人接触,自己就有可能冒风险,以至于把某事物或某人当成与己无关的事物或人。现在的科技可以让我们避开这种风险”。这让我想到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一句话“每个人自己都是一个海岛。只有他首先乐意成为自己,并得到容许成为他自己,他才能够向其他的海岛搭起桥梁”。
但现实却是,由于感受弱化、自我压抑,一些人只愿进行短、平、快的虚拟接触,而不愿迈出建立真实深度连接的那一步。既然连自己都看不到自己也不被他人看到,更遑论乐意成为自己或从真实关系中得到成为自己的许可。
之前看过高校是否有围墙与高校精神是否自由开放之间有无关系的讨论。有的观点认为大学的围墙就代表思维里的墙,所以高校建筑实体的开放程度与大学精神的自由度呈正比。去年,西安交大新校区没有围墙的新闻引起了不少关注。这显然与印象中国内不少高校的标配:高高的围墙和铁栅栏,再加上非常有气势的校门是完全不相符的。国内高校的“隔”代表是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的隔断,是大学行政化的结果。与国内高校跟周边环境有明显的区隔不一样,不少欧美的高校都没有筑起高高的围墙,有一些甚至连学校标志和名称都没有那么打眼。这很大程度是因为高校与所在城市尤其是周边社区是紧密相连的。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的体现是从服务高校周边社区开始的。
说完高校的隔离与连接,再谈谈我自己的。先分享一个博纳富瓦的诗《夏夜》的片段,里面写道: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首柿柿的诗《上帝给我写信》:
今晚二条
半夜吹笛子,同学说汪曾祺“是个疯子”
往期
TAN
回顾
看见“看不见”| “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 当城市已经是你家,你得……| 所有的东西,原地刷成了静物| 给城市分类,他很有想象力| 千城一面:最经济的享乐| 道在屎溺垃圾中| 十八年前,几个中学生采访了一位老北京小吃传人| 如此包装,包装如此| 湮没在城市里的女人| 大卫是肉体,还是石头?| 伊通河畔的芝麻花| 真实一幕及城市幻想曲| 北京,你的北京在哪里?| 罗马:石头筑成的永恒之城| 地上单车,地下轨道|
欢迎大家
如果您也有兴趣一起来讲故事,或是聊聊关于阅读、关于书籍的事情,欢迎把文字稿和音频发给我们。
读不孤,必有邻。
要求:
1·稿件以1500字左右为宜
2·手机录音即可
联系邮箱:
viabewater@163.com
早|茶|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