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心之误

作者:李广生|摄影:孔建斌

开学初,几乎每个中小学教师都要做一件大事,那就是让孩子“收心”。之所以称之为大事,因它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处理不好,心不能及时收回来,一段时间内孩子既不好管又不好教,行话叫作“玩野了”“玩疯了”。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开学后的第一周,重点工作就是“收心”。

采取什么方式“收心”,教师们各有“高招”,但不可否认的是,“高招”中也有“狠招”,不仅把心收了回来,而且把心禁锢起来,与其说是“收心”,不如说是“诛心”。比如:有的教师善于使用“下马威”。开学伊始,或是举行一次考试、或是突击检查作业,总之要找机会给学生当头一棒,让那些还沉浸在假期的快乐中的孩子们幡然醒悟,立即老老实实俯首帖耳;还有的教师善于使用“软刀子”。开学伊始,本应该放慢速度,给学生留出调整和适应的时间,不但不是如此,反而加快教学进度、布置大量作业,用繁重的学习任务把孩子们“软禁”起来。孩子们匆匆忙忙进入到紧锣密鼓的学习状态,根本没有时间交流回味假期生活,仿佛一夜之间,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狠招”通常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放假归来,孩子们抑制不住的兴奋,眼睛放光,一场考试之后,或是一通“炮轰”之后,各个都跟霜打过似的,蔫了下来。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效果吗?我想肯定不是。我们希望他们安心学习,但绝不愿意看到他们死气沉沉。不仅不愿意看到他们“死心”,而且希望他们永远充满活力和激情。于是,一个看似很矛盾的问题摆在在我们面前:一方面,要把他们的心收回来;另一方面,要让这颗被收回的心依然充满活力。非常难办。

如果从字面来分析的话,“收心”这个词确实存在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务是解放孩子,放飞他们们的心灵,飞得越高越好、越远越好。“收心”从一定意义上讲,不是教育是禁锢,下手太狠的话,则是伤害、扼杀;若是从人之常情的视角来看待“收心”,又会发现它不近人情的一面。经历一个假期之后,就连教师都兴奋不已,都有些不适应重返讲台的生活,为什么非要强求学生快速“收心”呢?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狠招”强硬的把学生的心收回来,是否有违常理呢?下面,我们必须要直面自己的内心来回答这个问题:“收心”行动真的完全出于为学生好、对学生负责的目的吗?真的不是出于为学校好管、教师好教的目的吗?学生的心“活”了,视野开阔了、思想丰富了,必然会给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更多的挑战,难道我们真的不是因为无力应对这种挑战才要他们“收心”的吗?为什么我们一边热情的喊着让课堂活起来,一边积极的干着把心收回来的事情呢?

基于以上这些思考,我建议朋友们谨慎的使用“收心”这个词。当然,这不是换个说法的问题,不是文字上的表述问题,而是需要我们以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件事。经过一个假期重返校园的孩子,他们究竟出现了什么变化?是心跑远了吗?真的不是,如果是的话,我们到要因此而高兴。确切的讲,是我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规则和习惯,被不负责任的家长及毫无理性的家庭生活,在短时间内无情的颠覆了。上学期间,我们要求孩子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放假回到家中,家长成了甩手掌柜,不闻不问。上学期间,老师要求孩子7点钟起床,10点钟睡觉——这就是规则,孩子们知道,遵守这些规则是他们的责任。放假了,可以宽松一些,8点钟起床,11点睡觉,总可以了吧,事实不是这样,好心的家长出于心疼孩子的目的,默许他们想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起床,想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睡觉。几乎所有的规则在一瞬间土崩瓦解荡然无存,建立在规则之上的责任感和自律意识则随之烟消云散。

没有规则何谈责任,没有责任何谈自律,没有自律何谈自主。放假归来,我们发现孩子散漫了、坐不住了,以为是他们的心飞了,所以要“收心”。其实不然,最根本的原因是规则被破坏了,他们的心没有飞走,只是因为失去建立在规则基础上的自律而变得无依无靠飘忽不定。所以,“收心”行动只能在短时间内发挥效力或根本毫无作用,我们最需要做的是重建规则,与“心”无关。

责任感是一个人重要的核心素养,一个不能对自己负责的人呢,就不能指望他对别人、对社会负责。如何培养并建立孩子的责任感呢,通过说教、恐吓、诱惑的方式只能不断地侵蚀责任感,丝毫无利于责任感的建立。出“狠招”通过施加压力“收心”,让孩子产生恐惧,从而逃避责任,却不能建立起责任感、勇于承担责任。重建规则,把那些被无序的家庭生活打乱的规则、淡化的规则意识重拾起来,是开学之初的当务之急。

上个学期曾和任校长谈起过规则这个话题,我翻看了30余所学校的教学文件,惊讶的发现,模式和理念丰富多彩,规则却严重匮乏。因为缺乏规则,模式成了“花架子”,理念成了“空手道”。比如小组合作,我们提出了很多方法和原则,都很不错,但却没有具体规则,导致在实施中只能浮于表面。还有一种情况,也必须引起注意,那就是用方法冒充规则,导致规则的泛滥,以至于无法实施。还比如小组合作,很多学校提出很多具体的操作方法,把这些视为规则要求大家遵守。每一条规则都是一个限制,限制太多,反而让教师无所适从,最终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因为没有规则,所以浮于表面,因为规则太多,所以流于形式。规则很重要。

没有规则,再好的游戏也玩不起来,再好的教学方式也无法发挥实效。我们到了思考规则的时候了。开学在即,你为学生、课堂准备了哪些规则,是多了还是少了,是好的规则还是不好的规则,需要认真思考。

 [往期精华]

规则的困境

自主原则

没有组长的小组

合作之痛

 长按二维码,识别,添加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