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寿平梅花枝干画不好,毫无刚劲可言 #?
画梅出枝起手法
画梅,置阵布势,均要有起承转结。为使构图美观,应遵守一些构图规律,回避一些构图的忌讳,即不宜在四条边线的中点和四个角落处起笔,亦不宜在四条连线的中点和四个角落收笔。这一规律,不仅画梅时需要遵从,其他花卉的创作也同样适用。
示意图中,画×处表示不宜出枝,画√ 处表示宜出枝。
起手得宜的构图举例
构图参考
画梅花时的布局
一、 构图中的意境
唐代的著名绘画大师张彦远曾经说过:“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充分体现了构图在绘画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于中国传统绘画来讲,一幅作品的构图不仅仅是创作各部分形象的合理布局,它事关作品主题的展现、作品意境的创造以及审美趣味的构成等内容。写意花鸟画的构图是绘画师的艺术风格特征的集中体现,是创作作品生命力和意境内容的重要工具,自古以来便是绘画艺术领域的主要探讨内容。
结构和布局是主导事物性质的主导因素之一,绘画形象整体内容中的部分改善和有效调整可以给整体带来更好的传达效果,甚至要高过每个部分优化所带来的总和。写意花鸟画中的构图同其他绘画题材相似,与战争时代的“排兵布阵”是同样的道理。视觉效果相对于其他影响方式来说,比如音乐艺术、书法艺术等等,表达更加简单直接,通过视觉的影响力直接作用于人体,引发欣赏者的审美感知和情感体验。绘画作品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书法和音乐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才能开展深层次的欣赏。尤其是书法艺术,狂草等看似是脱离我国传统毛笔字审美标准的字体,对于初学者或者外行人来说,远不如宋体、楷体等“规矩”的汉字有更愉悦的审美体验。但是草书字体在情感表达以及自由奔放等方面是其他书法字体所不能比拟的。
写意花鸟画中的构图和布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虚与实的结合、留白部分以及画中形象排列的紧密疏松关系。虚与实的完美结合是我国传统的艺术追求。留白部分可以给欣赏者留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增加审美情境的多元性,丰富欣赏主体的审美体验。虚实结合的艺术创作手段,可以令绘画主体形象更加鲜明,创作主体的情感表达更加直观到位。创作者可以通过绘画形象主体排列的紧密稀疏来展现、深化作品的主题内容,强调、突显作品的意境、情感内容。
二、设色中的意境
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以墨为主,设色为辅,但是作为辅助功能的设色对于作品意境的充分展现、欣赏者审美的直观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墨色是写意花鸟画的主色调,充分运用墨汁分量和浓度的不同构造差异化的画面效果,营造出统一而又丰富的审美画面,是设色情境性功能意义的至高境界和完美体现。我国的传统绘画中称中国画为“水墨丹青”,“丹青’’即代指绘画中的设色过程。
我国自古崇尚、敬畏自然,绘画艺术领域也不例外。传统的写意花鸟画主张尊重自然本色,尽量使创作作品的形象主体更加贴合实际,以客观实际事物为设色的导向。但是这不等同于完全按照事物本体着色,而是在参考本体实际颜色的基础上加以独创性的发挥,凭借艺术家自身的独特视角和创作手段进行艺术化的加工,使得形象在不失真的状态下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渗透力。设色是增强绘画作品真实性和生命力的一项艺术手段。一片灰暗的绘画作品是缺乏灵气、通透性和艺术生机的,也是脱离现实的。设色为绘画作品带来更多更美的意境,产生“活色生香"的艺术效果。设色作为一种艺术手段,重点在于“设计”二字上,围绕主题进行艺术化的设计和体现,还原事物本色特征的同时,赋予其更多的拟人色彩,增强艺术真实性与事物艺术人文性的情境之美。
三、笔墨中的意境
我国的书法艺术古已有之,笔墨是古代一种主要的书写工具。此外,文人墨客常常通过练习书法进行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以此看来,笔墨对于我国古代大众的艺术生活以及文化思想的表达、情感的抒发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笔墨是我国古代广大劳动者的智慧结晶和智慧体现。看似柔软的笔墨,却可以完全轻松的地展现事物的强劲有力、棱角分明,与中国传统的“以柔克刚"的哲学理念相一致。此外,笔墨又可以用来塑造温婉、明媚的线条,可以展现一朵花的娇媚、一只鸟的灵动等等,笔墨赋予了绘画素材丰富的生命力。
水墨画是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笔墨中特殊的晕染特点可以塑造画中空灵的意境,虚实结合之下,更凸显了写意花鸟画作内容的层次性和表现力的丰富性,弱化了工笔画作品表达的直接性,更加具有令人反复咀嚼而不生厌烦的韵味。水墨画的主要创作工具是毛笔,因为笔头是非常柔软的,对绘画创作人的手指技法依赖程度较高,画作的可塑性较强。通过绘画手指技法的灵活使用可以创作出各种不同的线条风格的绘画作品,还可以用以塑造不同的写意花鸟画的创作形象,创造出多元而丰富的意境内容。笔墨绘画的主体形象大多只是轮廓和骨骼部分的塑造,对于细枝末节不会刻意展现,而是故意地隐藏了起来,留给受众更多的欣赏空间和发挥空间,产生丰富的审美想象活动。笔墨技巧的灵活应用可以以一个创作主题引发更多的联想思考,达到绘画者的创作目的。
与此同时,笔墨中的意境需要充分结合画作中的各项要素进行综合把握,针对营造出来的整体氛围和传达效果深入分析、加以欣赏。笔墨中的意境是需要长期去切身体验和感悟的,精神上的审美体验参与必不可少,从笔墨中品味绘画作品的内涵和意境,是自身的一种愉悦体验,同时也是心灵的一次灌溉和美化。
作画的布局,要在理解了花卉的生长规律、结构特征、并懂得了基本造型方法和笔墨要求后,进入摹写或创作时,必然会碰到的问题。同样是一种花卉,为什么有素养的画家入画时,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初学者则难以做到,除笔墨技巧外,画面的总体布局,即构图的合理与否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笔墨、形体和构图是画好一幅画的主要技法要素。
画梅花的布局,一是处理画面的具体手法或方式,如S形构图,半环形构图,纵横交叉构图等。二是掌握画面布局中美的法则,如主辅、虚实、疏密、聚散、藏露、开合、呼应等。初学画梅,掌握几种具体的构图是必要的,但根本上是要理解和掌握构图规律,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才能千变万化,得心应手。
在布局中首先是主要与次要的布局。一幅画有主体、有陪衬。主体是画面的重点或中心,布局时力求主体的位置突出、醒目,其他作为陪衬,位置应隐蔽些,画要虚些。前面一枝梅为主,后为宾。一主一辅,一浓一淡,一高一矮,一疏一密,自然形成了鲜明的节奏与对比。切忌主次不分,平均对待。具体作画时,也有用反衬的手法,即把矮小次要的置于前面,主体置于后面,可就布局的需要和表现手法而定。
一幅画,总体布局上必须有虚实对比,一般说来,“有画处为实,无画处为虚”,这实际上说明了画面上的空白和实物的对比关系。在布局上常有虚实相间、虚实互用、以虚显实、以实破虚等手法。在构图上除两枝梅花有主辅之分外,在左上方留出大块空白,即是为了求得虚实效果。而且作画过程中有“密不通风,疏可走马”之法则,构图时应密处密,疏处收,疏密有致才能节奏生动,平铺直叙,没有疏密变化则刻板平淡,观之乏味。画梅花,主要是处理好枝干、花朵、苔点等点、线、面的排列交叉关系。前面主体枝干浓而密,后面辅枝淡而疏。
画梅花,花朵的分布必须有聚集在一起的,有疏落分散的,聚散之间要互相联系,做到聚而不塞,散而不散,才能富有韵律,引人入胜。切忌平均分布,散点布局。另外,根据意境和画面艺术手法的需要,在布局时,往往某些部分要亍,某些部分要画得突出一些,某些地方则要隐蔽些。一般是主体部分要醒目突出,陪衬部分隐蔽些。但有些构图,主体部分也要有藏露、隐现。如表现古梅老干为主的画面“老干新姿”,构图时尽管老干占据画面主要位置,但具体着笔时,必须处理好藏露隐现关系,才能使画面产生大小粗细、浓淡前后等强烈对比和含蓄多变的艺术效果。
我们作画时,画面布局要做到完整统一,文章有形状结尾,画面同样有始有终。有的画使人感到没有画完,这就是没有画好。如画一条龙,画龙身为“开”,点睛则为“合”,画龙不点睛,则是死龙。画梅花也是如此,只圈花瓣而不点花心,犹如画龙不点睛,显得没有精神,也就是只开不合。无论小构图、大构图都要处理好开合关系,有的画面有几个开合,都要认真处理好,使其达到完整统一。切忌有头无尾,半途而废。
作画过程还要做到前后互相呼应,是说画面的物象形态,色调互相协调、呼应,相映成趣。构图上应在上下、左右、前后、主辅等各个方面去考虑,使之做到顾盼有情,气脉贯通,情景交融;切忌机械凑合,各自东西互不关联。
总之,画梅花的布局与其它花卉大同小异,也不是千篇一律,照本宣科的,作为画者应该在前人的基础上提高自己,发扬光大前人作画中的精华,弃其糟粕,如果都按照前人的经验,一模一样,那么你的画永远不是你自己的。
画梅花枝干
较老的干用笔要稍慢,要有厚重感、苍老感;
而嫩梗则以中锋画出挺拔之感,这样一老一嫩有强烈的对比又富于变化,方显生动。
梅花的老干完成后即是画梅花枝干。枝干在梅花构图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不但不可轻视,而且必须相当重视。
画枝干很讲究用笔阴阳、刚柔、顿挫、转折、曲直、速度、疾徐变化。枝干形象组合有大小、长短、粗细、曲直。神态有老枝、新枝、嫩枝、干枝、动静、虚实、燥润等。上述要在画面中有机结合运用得当来表现枝干恰到好处是需要很深功夫的。
明·沈襄在《梅谱》中讲道:“巨细内外之辨,左右有向背之分,老干多如女字,小枝亦当交叉,体势要分左右.搀先让后,中有堰向。有远近,有高低,有长短,随意用笔不拘泥。视干之来历,然后枝条从而掩映之.切忌牵强杂乱。”前人对枝干的论述,很值得我们细细领悟。
一、枝干用笔法
画梅花枝干用中号石灌笔以侧锋、中锋与藏锋相结合的笔法,先上后下,先左后右,运笔藏起回收,下笔藏锋,收笔回锋。枝干千姿百态,一般是先画主枝千、最上面的枝干、最前面的枝干、最大的枝干,其次是小枝干、后面的枝干。从墨的韵味和色度上也能够区分出前后主次为佳。这就是所说的层次感。画枝一波三折,有曲直有顿挫、提按,转折速度有机结合,这样枝干方能有节奏感、韵律感。在枝干中,顿挫不能过多,多则生圭角,使枝干缺少灵动之气。下笔提、按结合,只提不按枝干浅薄浮滑;只按不提,枝干呆板结滞。一旦梅枝中有曲有直,曲中求直使画面才能显得活泼生机。这是因为曲枝为柔,直枝为刚,曲和直的结合刚柔相济,会使画枝干出现生命的律动。
不论画家怎样用笔,表达的感情强弱,喜怒、激昂,会跃然于纸上。初学画枝干并不能把握感情变化,也不必追求这些。做到枝干不飘、行止得当,枝干变化不一、快慢有致、用笔熟练趋向明,情感方能融于枝干之中。
画枝干能否修,也是初学者的问题。画枝干时,如有一笔不合适,可随时趁湿再补上一笔。补笔时要顺笔势而补,补之笔要使观者感觉没有补。枝细可补粗,枝短可补长,细枝补粗较易,但接的长短衔接处并非好补。两笔重叠水分过大使衔接处容易跑墨变成鹤膝,或竹节之形状。其克服办法,一是把事先准备好了的小块宜纸直接按上去把水分吸收了方可控制,二是飞笔补之,是按第一笔趋向动势从空中斜落而下即起,如蜻蜓点水之势。
二、枝梗画法
枝、梗相连,梗比枝粗,比老干细,梗生于老干,枝和干的连接部分为梗。是先画枝而后画梗,或者是先画梗而后画枝,没有一定的程式和顺序定论。要根据情况和画面的形势酌情而定。有时是先画梗,紧接着画老干,有时是画了老干再画梗,有时是画了枝再画梗。就势而论,怎样能表现效果就怎么画。不过均得趁湿而画,墨若干了,不易衔接。
梗分大梗小梗,画小梗侧锋用笔,墨色轻于枝而浓于老干。下笔时,笔根先蘸较深点的淡墨,再蘸浓墨,在盘中轻顿,使浓淡浑然,行笔要快,使墨味丰润。若画大梗,与画老干方法相同。要上实下虚,曲直相间刚柔相间。梗与老干的衔接处,要有意识地画出飞白,衔接处可用勾勒法勾出明暗结构线,而后用淡墨干笔皱擦。
三、多枝的穿插画法
多枝布局穿插先取大势之一,关键是看枝干的穿插是否合理得当。若组织两笔或两笔以上的枝干在一起时,一般是先画老枝、主枝,两枝交叉相拥,三枝交叉要有虚实、粗细、长短的变化。许多枝干在一起时,黑色应有浓淡干湿丰富的变化表现远近上下虚实的层次,曲直穿插自然,刚柔相间,疏密、聚散有致。把欲画花处空下来,在枝的交叉处花最多处要留出花的位置来。
在实际生活中也是如此,但在实际绘画中并非这样简单。一不小心就会出现两枝并立现象,这时就需要找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采用破的方法用线的粗细、长短、虚实的角度不同来处理问题就更为合适。如三枝交于一点,并字出现在画面中,根据交插的面积大小、“井”字位置的大小要找出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手段。把这些矛盾处设一组梅花,把井不会出现绝对的井字,而是变形的井字。对初学者而言,这个方法并不最佳,最佳的方法是不出现“井”字。
要克服出现“井”字的问题,就是以自然为师,以梅树为师,多观察、多写生、多实践,找老师多指点,找参考资料提高理论知识,这是解决问题的惟一的根本之法。
这样讲来初学者可能会感到画梅花太难了,其实不然。不论画什么,要画好都不容易。画梅花有相对较容易的一点是,一组枝干在画面中的分量不足时,可向上下左右适当再扩展一点。因写意梅花中有笔断意连之说,可借这一理论基础来解决画面分量不足问题。在处理枝的穿插与花的关系上指小处布局,可以先点花而后画枝,采用这种手段来调整画面的分量不足与画面也同样是和谐的。关键是巧用妙用,大匠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学画有法,妙用在人。
四、挤褶画法
在落墨前,根据自己的不同构思,把纸稍微地加工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追求梅树较为苍老的质感,而毛笔不容易表现的多纹多疤现象,其法多用于老干。
把草图起好后,在构图范围内可按树的结构,把纸挤褶在一起,有轻、有重、有多、有少,进行艺术挤褶。有的大枝干可在下部.就是离老干近的地方进行挤褶,小枝干就不必这样做了。挤褶后把纸放在画案上尽量展平,四角压好就可进行绘画了。用笔用墨的方法基本同上,不过在m擦老干和勾亮部的轮廓线时多少有些区别。在披擦老干时尽量用较干的笔按挤褶的纹理进行皱擦。
亮部的轮廓线以散笔点线结合的方法进行勾勒,这样处理的效果给观者的感觉是千年老梅树苍劲、挺拔、傲雪、生机勃然无限春。
五、远、淡、度枝干的意义
一幅主体梅花完成后,让画面显得更有层次、开阔、深远。用淡墨或淡墨加淡彩来描绘远、虚的枝干使画面才能显得有层次,有深远,有厚度。其次是补充主体的不足,衬托主体,使主体更加突出。远枝干在画面中占有相当分量的位置,那么我们对远虚的枝干是不能懈怠的,得与画主体画同样的态度来对待。
不然,远虚的枝干就会感到多余、不透气、脏、乱,而影响了画面,破坏了画面,甚至前功尽弃。远虚枝干的表现也应是有浓、淡、干、湿,近实远虚的变化,枝干穿插、老干的皱擦、点苔,哪个细节也不能遗漏。这样才能起到围绕主体、突出主体、衬托主体的作用。
用两个盘子,一个调浓淡墨,一个调淡墨,笔根先蘸淡墨.后蘸浓淡墨。浓、淡墨结合的多少要在盘中进行不断的调整,来适应画面的要求。若经验丰富,在画完主体墨稿后,可随机画远虚枝干,这样做,一是省力,二是不容易弄脏梅花。即便使某些部位超过了构思安排,在画梅花时会把这些遮盖了,这也是先定大局,细节部分等点了淡花后可再修补。
六、远枝干的色彩运用
远枝干的色彩使用无定法,看自己的审美追求。各种色彩梅花完全可以用淡墨或淡墨调加淡色彩,看自己的爱好。梅花用淡墨常用的谐调色彩有淡墨加淡黄、淡墨加草绿、淡墨加淡胭脂、淡墨加花青。淡墨最好不要和带粉质浓的色彩来调配。如石青、石绿、头绿、二绿、三绿等。其原因会使淡墨透亮程度差,会使淡墨有发灰的感觉。
不论用何种色彩,只要与画面和谐即可。这是要在实践中凭自己的灵气、悟性去找感觉的。如画红梅远淡枝干,淡墨可调淡胭脂,淡胭脂不能在黄、绿、白梅中使用。黄梅、绿梅、白梅,可通用一个色调。在运用色彩时,还要以墨色为主,使淡墨中微带色彩的感觉为宜。若以淡色彩为主,那么远观其整体效果是不沉稳,而有轻浮之感,这是指主体色调而言。局部小细枝,或枝梢可以淡色彩为主使用;但不可过多使用,小面积运用得当会使画面显得灵巧飞动。
七、画老干禁忌
忌平,直,呆,无质感,转折生硬,皱擦无变,平擦、平涂、浓淡无变化,皱擦墨色飘,不衔接,软而无力,平滑,边线不清,水分过大,干擦干扫。
八、画枝干禁忌
画枝干忌十字交叉、井字交叉、三角交叉、三线交叉于一点、小枝相对而生、两枝并立、鹤膝形、钉头、鼠尾、长枝过直、枝短而软、枝干染乱收笔虚尖、距离相等、布局对称。
出枝口诀
小形花朵先出枝,空隙点花放在次,大形花叶可先画,然后中间穿插枝。
细枝运笔用中锋,立见浑厚分量重,粗梗苍老变化多,诀窍便是用偏锋。
赭色蘸墨出梗杆,深深淡淡见笔端,树枝本来有前后,有深有淡才不乱,
运笔时间要沉着,枝梗不能太轻薄,中间还要有顿挫,质感立见不软弱。
出梗串枝有密稀,长短枝头最忌齐,中间留白防相等,平行之枝要注意。
发梗避免枝对生,应是参差向外伸,三枝交叉不相宜,长枝不遮也是病。
画中枝梗有粗细,花大枝壮才合理,木本质硬草本柔,二种画法应有异。
赭色出梗如显薄,干后墨色再皴托,墨色出梗如嫌干,润以赭色意补足。
桃桐之皮皴宜横,松栝梗面被带鳞,梅梗质硬如铁骨,棠李之枝柔带韧。
墨色之间分干湿,粗细勾县齐结合,方法画时看需要,灵活运用才合式。
写花口诀
桃杏李梅均五出,偏侧俯仰如何著,大小相间呈透视,也可五瓣不奏足。
画花蘸色分三分,根部清水笔尖粉,需要颜色在中间,下笔瓣瓣都象真。
浑圆花瓣如何写,下笔移动可防尖,小瓣一笔可完成,大瓣数笔来凑全。
有些花瓣根呈绿,填进颜色趁湿漉,太深太淡皆不宜,恰当颜色是嫩绿。
大形花瓣从心起,从内到外不要齐,有大有小有参差,由深渐淡才贯气。
淡花花脉更要淡,白粉丝出才自然,深花花脉应更深,颜色调和才好看。
水粉运用要适量,适量才能见泽光,过多渗化作一团,过少花呈枯萎样。
剔须既顺又要挺,切莫忘记放射形,点蕊粒粒须饱满,不要新笔点花心。
背形小花后加底,大花先要画花蒂,盛开花朵颜色淡,含苞未放深更宜。
花瓣画时有紧松,留有空隙才生动,模糊之处衬深色,层次分明与真同。
红梅点花瓣法
枝干画法总一般,笔蘸朱色红艳添。藏锋侧入点花瓣,分出正侧不宜圆。用色纯正现明快,且要分出深与浅。半干剔丝点花药,用笔轻灵且连贯(图9)。
没骨点梅花画法
用笔要藏锋侧入,一笑一瓣,要似圆非圆,体现出透视变化。花心处要留出空白,以备剔蕊点药。要注意“花要明”之则,但花之明度亦要深浅有致,一簇花或浓托淡,或淡托浓,要有层次,有主从。
各部画法全领会,意象漫写得天然(图10)。
勾勒与没骨画法的对比
梅花的花瓣、花蕊、花托画法
花的组织分蒂、瓣、蕊、子房等几个部分。
花瓣分离瓣、合瓣两大类。
花瓣有长短、尖团、缺刻、分歧等种种其别,画时要注意正反卷折的变化。
花瓣是从花心作放射形伸展生长的,因此画时要注意花心集中。
梅花有单瓣和重瓣的,这里画的是单瓣,用勾线笔画,一笔就是一瓣,五笔则画好一朵梅花。
花蕊的画法
一丁、二体、三点、四向、五出、六枝、七须、八结、九变、十种。
花瓣有正侧、半侧的变化,花苞也有正侧、半侧的变化,所有的花托、花蕊也多不相同。
梅花的花朵有正面、侧面、半侧面;花苞也有正面、侧面之分。
花苞含苞待放者四周点花托且中间可点花蕊。花托一般均以三点再加一花柄。
梅花花托可见五点,半侧面往往也可见五点,侧面的可见之点花托,正面的就看不见。
点花蕊要注意正侧的变化。
小枝画好后,要点些苔点,要注意只有大小疏密才能使枝干具有真实感。
以上有三花全放上仰,有三花初放反正者。下图三枝均为上仰开放,也有正梢攒萼。
以上两幅均为折枝左横嫩梗生枝。花朵仍有正侧、半侧之变化,花苞也有多种变化,用笔生动。
画梅分根如”世“字,叠花如”品“字,交木如”极“字,结梢如”艾“字。
画梅,生枝,交互顺逆。穿插取势,添花。偃仰反正,映带有情。
二花反正平生
二花偃仰横生
三花初放
三花全放
四花下垂
全干生枝添花式
小枝梅花有四花上仰、四花下垂,二花开放的正反上仰式,二花斜枝的正反式,以及二花正侧的横枝者,每朵花都生在枝上各有意态。
上图的两枝梅花为上仰式,含苞待放,各具神态.
墨梅画法歌诀
写冬梅,傲风雪,习之既久现风格。斗笔侧写老枝干(图1),
调和淡墨,笔尖稍蘸浓墨,略调和,自下而上,泼墨画出。注意起行转折、顿挫之用笔,如略拈转笔杆,其笔线便更显生动洗脱了。
细笔中锋再补接(图2)。
用较浓之墨,依势补笔,于第一笔左右补之。其笔线亦应注意提按、转折、顿挫,可断可连,注意参差有致,以使其主干显出苍老之趣。
主辅两线布势好,再用短线来相破(图3)。
主线长,补线短,与主线方向大致统一,破线与前两线方向稍异,且有交叉,辅线、破线均可略作补,以现其阴阳向背,但不要太强调,以免喧宾夺主之嫌。
大枝小枝要穿插,“女”字细枝有顿挫(图4)。
小枝交“女”字,要笔线灵活,细长圆浑,系中锋用笔所致。要视通幅重点,出枝可多可少,注意有断笔之处,以备画花添蕾。
画枝切记留花处,相互掩映呈错落。老枝嫩枝势立就,皴擦点厾枝交柯(图5)。
趁墨色未干,用浓焦墨皴厾、擦点,以加强干枝的立体效果,且突显出前后向背之态。
花五瓣,分正侧,有向背,出八方,变化无穷有掩遮(图6)。
可用硬毫笔,以中锋淡墨勾圈出花的各种姿态,注意用笔要劲利、顿挫及虚实变化,花瓣要似圆非圆,显现花的四面八方之态。
花瓣小笔勾圈后,蕊丝剔罢点花药。花蕾半开作陪衬,圈点勾写无需多(图7)。
画花蕾用笔同花瓣之法,线要圆浑、有力度。再用浓墨三笔两笔勾点花蒂及短花柄,不可过于琐细,意到即可。画花蕊用线要细劲有力,用笔连属,点花药要笔入纸,疏密得体,以现用笔之致。
通幅重在用笔处,自古画梅重在“写”。淡赭墨青扫枝干,石绿花后来衬托(图8)。
通幅画完细收拾,最后写题把款落。押印定位应慎重,审视位置闲章落。
亦可不泥成法,整理、补充,皆以已意为之。如加淡淡细枝,丰富层次,或于花之外缘疏密大小率意施点,给观者以联想。最后,题款钤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