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讲福州节俗---冬节
文/潇然
每年在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它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民间中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因此,冬至自古备受重视,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其“序拜如献岁之仪”,福州冬节也是与二十四节气有关联的3个节日之一。
我们的节日--冬至
搓【米时】图 作者:陈友荣
大家在一起搓【米时】 其乐也融融
注:由于输入法问题 【米时】实为为整体的一个字,以下同。
[ 搓 丸 ]
【米时】是福州冬至特色食品,一般是冬至前一天晚上准备,冬至那天食用。冬节的前一夜(这天晚上福州人叫作“搓米时晡”),取水与米粉揉和而成团,谓之“搜粞”。大人小孩围坐一起“搓丸”(或称搓圆),因为冬至是个团圆的节日,所以搓【米时】搓成圆圆的形状,代表着“团团圆圆”。然后供奉于祖先案前:在案桌上放个大竹箩,箩中盛着用“粞”搓成的丸子、10双红漆筷子、10个大福橘,还有“四季花”等。这些东西有吉祥寓意,也象征着家庭团圆,祈求多子多孙、来年生活更美好。
搓丸供奉
另外有泥孩儿一对,叫做“回进宝”,可作烛台。 回进宝”用黄土做成,有点像北方的阿福,代表着“回回进宝”,有祝福、保佑的意思,搓丸时大人们还在一旁用福州方言唱冬至童谣。
回进宝
PS:【榕俗】
冬至前家有新过门的媳妇,“搜粞”工作则由新媳妇来担任。是年家中如有父母之丧,则不制“粞”,搓丸之举作罢,或由妇之娘家馈送粞,草率了事。
[ 掼 米时 ]
第二天(冬至日)早上起来,将昨晚搓好的“丸子”放入开水中煮熟,再滚上红糖粉、炒香磨细的黄豆粉、舂碎的炒花生末,盛在碗中。点燃香烛供在祖宗牌位前一会儿,一家人就可分享吃米时了。如果这一年家里的女儿出嫁了,女儿应该在这一天送一碗煮好的米时回娘家,以表割不断的孝心。
福州冬至食品--米时
福州老照片--掼米时回娘家
PS:【榕俗】
旧时冬节,福州人还把“剩下的米时粘在大门的门柱上,离地面六七尺高的地方。除了本宅,商店、货栈的门外以及临街的窗户上也都要粘,这是福州的特别的习俗,与孝顺母亲的民间传说有关,所以,米时又称“孝子丸”。这种特俗解放后已消失。
[ 祭 祖 ]
古籍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宋朝以后,冬至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逐渐形成,因此,冬至还是祭祀的重要日子,福州乡村一直有“冬至分米时入祠堂”的习俗,“冬至日祭祠堂之风大盛”,多举行敬老酒宴。乡村各姓都有祠堂,聚合各支的同姓,称“宗祠”;衍派一支的,称“支祠”。凡是男性当年四十九岁的,冬至就上寿为五十岁,入支祠,让晚辈敬重。凡是男性当年五十九岁,冬至便上寿为六十岁,入宗祠,让各支祠的晚辈一齐敬重。
[ 数 九 ]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是进入“数九寒冬”的开始,从冬至日开始,按9天一个时段,分为9段来“数九”,亦称“冬九九”。古籍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相传清代道光皇帝御制“九九消寒句”,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9个繁体字,每字均9笔,命翰林诸臣按日用朱笔填写1笔,“一九”描1字,“九九”描全9字,并用小楷在旁边记录当日天气情况,以较详细地记载每年“冬九九”的气象资料。
九九消寒图
据报载,福州地区《冬九九歌》曰:“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冻死猫狗。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八九,担衣行走。九九闻雷,响声持久。”
[ 占 验 ]
福州谚云:“冬节敆月头,棉被帱过头;冬节敆月中,无雪又无霜;冬节敆月尾,掏起犁耙去烘火”。这是说冬至在中旬主暖;在上旬及下旬主寒。古时,没有科学的天气预报,人们只能凭经验安排农活。老祖宗的留给我们的气象谚语,既是农事活动的依据,也是农民长期生产劳动的经验总结,这也作为农事活动的参考依据。在冬至前后,育秧手、犁手、车水手围在一起,泡上一壶茉莉花茶,谈论冬春的气候,以安排农事计划。当然,现在科技发达了,占验作为一种民俗文化遗存,传承的价值远超实用。
[ 酿 酒 ]
福州人还会选择在冬至酿青红酒,因为福州到冬至这一天真正进入隆冬季节,此时的气候比较适合酿酒,而且,酿好的酒正好能赶上来年的正月办春酒,另外,这个时候糯米比早稻米好,酿出的酒更更醇更香。
冬至酿青红酒
南后街冬至酿酒习俗展示
【后记】
今年12月7日晚,福州著名民俗专家方炳桂先生不幸离世,方老为传播闽都文化不遗余力,直至生命之前一刻,福州民俗文化界失去了一位好长辈、好老师。年年冬至今又至,“每逢佳节倍思亲”。想起去年冬至节前夕,我们闽都文化志愿者团队成员与方老一起走进鼓东观风亭社区与林则徐小学,与社区老年人和孩子们一起共迎冬至节,方老讲民俗,唱童谣,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又回想起六年前,我通过《攀讲》栏目结识了方老,方老又引领我走进闽都文化的知识殿堂,因此,特将此文献给我衷爱的《攀讲》栏目,并以此来纪念我敬爱的方老。
2015年12月21日
方老在观风亭社区讲冬至习俗
方老现场接受《攀讲》栏目记者采访
2015年12月22日
方老在林则徐小学与孩子们一起过冬至节
附一:冬至童谣
1.
搓米时试搓搓,依奶疼依哥,
依哥讨依嫂, 依弟单身哥,
依嫂带身喜, 罢奶齐欢喜。
伲囝逿桶下, 依哥此刻做郎罢。
2.
搓米时试搓搓,年年节节高。
大人增福寿, 伲囝岁数多。
红红水涨菊, 排排兄弟哥。
福州冬至童谣
附二:【米时】的做法
1
糯米磨浆
用糯米磨浆,装入布袋压至半干(现在超市或市场里有售卖半成品,此步省略)。
2
“搜粞”
冬节前一夜,将半干的糯米浆用力揉均匀,此步骤称作“搜粞”,然后再分小块并用手搓圆码入备好的大竹箩中。
3
清水下锅烧开
将这些实心的糯米丸子煮至浮起,这时叫“白汤圆”。白汤圆再滚上红糖粉、炒香磨细的黄豆粉、舂碎的炒花生末,这时才叫做“米时”。
主要参考书目
《福州风土诗》(福建人民出版社)
郑丽生著;方炳桂 方向红 解读
《郑丽生文史丛稿》
(福建省文史馆整理) | 郑丽生撰
《福州岁时习俗》
《福州晚报》[闽海神州] 梅珪源 作
部份图片来源:网络、我的朋友圈,
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