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辞职不可怕,可怕的是……

名师辞职不可怕,可怕的是……

作者:李广生

深圳一名语文教师的辞职信在网上曝光,引发不少的议论。毕竟是名师嘛,自然有轰动效应。朋友问我对此有何看法,希望我就此写一篇文章。开始我断然推辞,说这是个敏感话题,搞不好弄得里外不是人。经不住他再三怂恿,便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名师辞职不可怕,可怕的是非名师……
深圳这半年真是够折腾的,先是一位校长爆出“抄袭门”,然后是这位教师的辞职信。两个人都是名师,而且相当有名,头顶的光环熠熠生辉。
这些年深圳没少在名师上下功夫,2005年出台《深圳市基础教育系统“名师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培养造就在国内或省内享有较高声誉的名校长、在国内或省内学科领域有一定影响并能在本市学科教学与研究方面起示范、带头作用的学科带头人、在市内有一定知名度并能在学校教学与研究方面发挥骨干作用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其志不在小也!毕竟是一线城市,深圳不差钱,在培养名师和引进名师方面均有大手笔。给房子、给票子、给编制,一系列组合拳让深圳短时间内名师辈出。
事实上全国各地都在大搞“名师工程”,比如河南新近出台的《河南省新时代中小学教师梯队攀升体系建设方案》中提出: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培育认定中原名师300名,省级名师8000名,省级骨干教师4.2万名。对于获得中原名师称号者,省级按项目给予20万元经费支持。市、县两级要在教职工工资总额1.5%-2.5%的教师培训经费中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名师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这些做法各地大致相同,区别是有的地方力度大一些,有的地方力度小一些,与地方财力有关。
为什么各地都对“名师工程”如此重视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名师数量是衡量一个地区教育水平的关键指标。各类督导、检查、评价、验收都有对名师数量和比例的要求。一个地区的教育好不好、质量高不高,要看这个地区名师有多少、占比有多高。这样一种评价逻辑的确立,自然引导地方政府热衷于“名师工程”。原因很简单。提高教育质量是个慢功夫,但认定几个名师就非常容易了。所以各地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评各种各样的名师、造各种各样的名师,一时间名师遍地开花。教师一旦被认定为名师,荣誉和待遇随之而来,不仅钱多了,进修、深造、发展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名师工程”让地方政府脸上有光、教师个人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
我曾和一个区的教委主任聊过这个话题:一个地区是因为教育质量提高所以名师辈出,还是因为名师辈出所以教育质量提高?我对他说,如果这个半天您能把这件事搞清楚,我就算没有白来。我们常常把提高教育质量寄托于名师,表面看很有道理,但实际上支撑一个地区教育质量的恰恰是那些非著名老师,是他们默默无闻的奉献、任劳任怨的工作促进一个地区教育质量不断提升。随着这个地区教育质量的提高,那些在工作中突出的教师才能涌现出来而成为名师。“水涨船高”就是这个道理,何为因、何为果,切不可颠倒。如果反其道而行之,那就是奋力把几只大船托起来,让他们离开水面浮在半空,看着很壮观,名师涌现、百舸争流,但终将不免翻船落水。名师造假、名师离职,仅仅是冰山一角。
教师培训经费本来就很紧张,河南省提出从中拿出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名师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这就意味着从这块本来不大的蛋糕中他们要先切走一块,普通教师的日子岂不是更加难过?谁最需要培训?当然是那些最普通的教师,可能永远也无法成为名师的教师。但现在的做法却是,把培训经费从他们身上抠出来,用在那些名师或准名师身上。于是教育界就出现这样一种现象:非著名教师天天在学校里给学生上课,名师全国各地培训学习。
虽然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但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培育名师吧。
名师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必然也是我们所希望的产生一种导向,让教师争当名师。既然名师是评出来的,又想当名师,唯一的办法就是按照评选条件凑材料。缺论文写论文、缺课题做课题、缺证书弄证书……教师为此疲于奔波。殊不知所有这些都可能对教师的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冲击。当名师还是当个好老师,本来不是对立的,却因此而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两难选择。一位获奖教师这样感慨:捧着这张证书我非常内疚,我觉得对不起我的学生,为了赢得这次比赛,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给他们好好上课了。这是名师惹的祸吗?
一个现象我一直弄不明白。一方面国家倡导教师敬业奉献、淡泊名利,另一方面地方大搞“名师工程”引导教师“争名逐利”,这到底是为啥?
名师辞职不可怕,他们有能力、有魄力,到更广阔的领域发展,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是好事。高级人才的流动性本来就很大,不要说一个地区的名师了,就连五百强的高管不是经常有离职的嘛。真正可怕的是那些非著名教师的彷徨和无奈。他们成不了名师,毕竟是有比例的限制,所以看不到希望、得不到重视,但却承担着大量的工作。没有走的资历,缺乏干的动力,他们将何去何从?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