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书法如何才能脱掉“俗”气?
林散之(1898.11.20-1989.12.6),
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
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
生于江苏南京市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
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七颗松村庄,
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 。
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
其书法作品《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
赵朴初、启功等称之诗、书、画"当代三绝",
与李志敏并称"南林北李" ,
被誉为"草圣" ,
林散之草书被称之为"林体"。
学字要才、学、识。
“才”,是自己的本能,指天资,
但单纯靠此不能成功;
“学”,是学问,
“学”的时间最长,
三五年,几十年,在古人里面钻;
躯壳脱掉,写出自己的面貌来要“识”,
增长自己的胸境。
境界就是书卷的流露,
书读多了就有了。
书法与旧文学是分不开的。
能钻进去就好了,
不要只看翻译才懂。
这是个很高的修养。
所谓书卷气,就是书读多了,
不是学成的,而是养成的。
谨防学成“书匠”。
书法最难的脱不出俗气。
邓石如这样的功夫,在书苑中也脱不了个俗。
他读书少,在北京待不住。
功力深,但不是四体都好,
他的隶书写得好,其他也不怎样。
·林散之《酒逢礼爱五言联句》纸本 1980年作
·林散之《题画诗一首》纸本
书法要写得不俗就不简单,
一般人写到形式美就不简单了。
书法跟人走,人俗字也俗。
“俗”,千百万人脱不掉。
不读书,越工越俗。
不读书,再写总是个“书匠”。
俗字讲不出来,
只有你自己理会才行。
古人说不俗、仙骨,真是难如登天,可叹。
光学写字,不读书,
字写得再好,不过字匠而已,
写出来的字缺少书卷气。
写快了会滑,要滞涩些好。
滞涩不能像清道人那样抖。
可谓之俗。
字宜刚而柔,乃称名手。
最怕俗。
·林散之行书四言联 1980年作 来自《林散之书画集》
写字要有功夫,
要写字,要读书,要有书卷气,
否则是匠气。
字有百病,唯俗病难医,
多读书方能医俗。
无论书法作画,
总宜多读点书,才有气味。
不然,
徒事弄笔弄墨,终归有俗气。
这个俗气实在难除。
书最难读,非一朝一夕之功,
游历还属于第二阶段。
书读不好,游历也是枉然。
古人说入宝山空回,一无所得。
山川的气象不能尽心写下来。
全中国莫有深通书画的人,
也就是莫有能读破万卷之人,
所以下笔粗俗难堪。
如民国年间还有些读书的人,
都流寓香港了。
这个关不得过。
什么关?
就是俗字这个关。
要读书,古读万卷才能不俗。
变换气质才能不俗。
·生天成佛,1989年10月
高二适先生说:“光写字不读书是书匠。”
其实连字匠也够不上!
凡病可医,唯俗病难医。
医治有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多则积理富,气质换;
游历广,则眼界明,胸襟广,俗病可除也。
仅仅把读书当作提高艺术水平的捷径是不够的。
读书为了改变自己的气质,
提高精神境界。
艺术创作除了读书及前人作品外,
还要社会与大自然这两卷活书,
它的篇幅无限,每天都在延长、拓深。
书,
是前人彼时彼地感受的结晶,
不尽与此时此地的我相同,
可以参记,不能照搬。
照搬,不是创造。
把气捺入纸中,
生命溶入笔墨之中,
体现生命的跃动,则不会甜俗。
要踏实,不要好高骛远,要多读书。
·林散之第一草书《中日友谊诗》
待人以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不能吹,不要作假,要戒骄戒躁。
与朋友交必能尽言,扬善改过,
不能如此,只好避之,不与同恶也。
学字就是做人,字如其人,
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字,
学会做人,字也容易写好。
学问不问大小,要学点东西,
不要作假,要在实践中体会,
到了一定阶段就会有体会,受益。
做学问要踏实,不为虚名,
不要太早出名,不要忙于应酬,
要学点真东西。
不要学名于一时,要能站得住,
要站几百年不朽才行。
若徒慕虚名,功夫一点没有,
虚名几十年云烟过去了。
搞艺术是为了做学人,学做人。
做人着重立品,无人品不可能有艺品。
做学人,其目的在于运用和利人。
·草书横披《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一首》
学人的心要沉浸于知识的深渊,保持恒温,
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
怒海啸于侧而不变声。
有创见,不动摇,
不趋时髦,不求艺外之物。
别人理解,淡然;不解,欣欣然。
谈艺术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探索人生。
做学人还是为了做真人。
艺术家必须是专同假、丑、恶作对的真人,
离开真、善、美便是水月镜花。
临古人精神,不是躯壳。
要脱俗气,脱自己的壳。
自己的匠气脱不掉,想脱离古人,
就要多读书,养气,有些书要读。
吴让之是读书人,有书卷气。
要和有学问的人多接触,
能得到许多知识,有帮助。
·林散之作品
浮名乃虚花浪蕊,毫无用处。
必回头,苦干廿年,痛下功夫。
人不知鬼不晓,如呆子一样,
把汉人主要碑刻一一摩下。
不求人知,只求自己有点领会就行了。
要在五更后起身写字,
悬腕一百个分书写下来,
两膊酸麻不止,内人在床上不知。
写字抒写性情,求者过多,
作者成书奴,作品全是敷衍,何来灵气?
做人是学不完的。
我到九十多岁,
依然是个白发小蒙童,天天在学。
越学越感受到自己无知。
身外名利,天外浮名,
时间用于治学尚嫌不足,
哪有工夫管浮名微利?
不超脱也得超脱。
书法如何才能脱掉“俗”气?
听了林散之的话,
你们学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