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相距约五十年,楚人却两次掉入同一陷阱——谈楚国的制度缺陷
在十四岁少年公子周回到晋国之时,他所面对的是一群如狼似虎的大臣。谁也没想到,这位少年回国十三年,没有与楚国展开一场决定性的争霸大战,却拖垮了楚国,成功地在东周称霸。
在力助晋悼公争霸成功的功臣中,下军佐魏绛是其中之一。在晋、楚争霸即将进入白热化之际,魏绛及时提出了和戎之策,稳固了晋国北方边疆,使得晋国能专心于中原争霸而无后顾之忧。
帮助晋悼公争霸成功的第二位功臣,就是接替韩厥成为正卿的荀罃(yīng)。荀罃,又称知罃,是晋国名将荀首之子。在邲之战中,荀罃不幸被楚人俘虏,在楚国呆了有十年之久。虽然不过是战俘,但十年的囚徒生涯,足以让荀罃对楚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各方面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公元前564年10月,因为郑国再次背叛晋国,荀罃率领诸侯大军前往围攻郑国。多年来,郑国在晋人来攻则降晋,楚人来了就立刻降楚,堪称是风吹两边倒的墙头草。这次郑人一看到晋人率诸侯大军出现,立刻就宣布投降。
这时,上军主将荀偃赶紧上前提醒荀罃:“还是要继续围攻郑国,等楚人前来救援时,与楚军决出胜负后,方能让郑人彻底臣服。”荀偃此说,也是基于历史教训。历史上,只要霸主位置未定,郑人就始终是“朝晋暮楚”;只有霸主之位确定了,处于四战之地的郑国才会作出最终抉择。因此,荀偃以为要想彻底臣服郑国,与楚国的这场争霸决战不可避免。
虽然荀偃意识到要臣服郑国就要先定霸主之位,可他却没想到争夺霸主,不是仅有正面决战这一条路。
此时,荀罃突然提出了另一条对抗楚国的妙计:“我们还是先答应郑国求和,让楚人疲于奔命。今后我们可将晋国四军分成三路人马,辅之以诸侯精锐共同出师,轮番与楚军对抗;这样我们负担甚轻,楚国却无法长期承担,那样可比两国正面决战风险小多了!”
荀罃此计,看起来好像无足轻重,却恰恰抓住了楚国的弱点。
晋、楚历次争霸,从来就不会没有经历一场决战就确定了霸主归属。但荀罃却独辟蹊径,开创了一条“四两拨千斤”的新战法:晋人每次只出动三分之一的兵力,却能引诱楚国全军出动。古人曾总结用兵之道:三次警戒等于一次出征,三次出征等于一次围敌,三次围敌等于一次作战;所以,一年军费就要耗尽十年的积蓄,一战之费就要耗光数代的积累!(《管子·短语·叁患》)晋人不过三次出动,却能消耗掉楚人数年的积蓄,这就是荀罃“三分四军”战术的威力源泉所在!
不过两年,楚国就因军队过于频繁出动、国力消耗巨大,在公元前562年主动认输、放弃争霸,将霸主之位乖乖让给了晋国!
然而,荀罃设计了“三分四军”之法来对抗楚国,为何楚人会这么容易上当?为什么楚人不也将自身军队分成三队与晋人对抗,而每次都得全军出动,自耗实力呢?
公元前516年9月,楚平王去世。公元前515年春,趁楚国国丧,吴国公子掩余、公子烛庸率兵攻打楚国潜邑(今安徽霍山东北)。
面对强大的吴国军队,楚人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先派出左尹郤宛、工尹寿率领一支军队进驻潜邑,正面堵截入侵的吴国军队;与此同时,派出莠尹然与王尹麇帅另一支部队紧急增援潜邑。随后,又派左司马沈尹戌在穷(今安徽霍邱西南)出动,准备抄吴军后路;令尹子常则亲率水师进攻到沙汭(沙水入淮河处,今安徽怀远东北),从水路威胁到吴军的后路。
楚国四路大军齐出,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让入侵的吴国军队进不得、退不得。此时,公子光趁机在吴国发起政变,刺杀了吴王僚,篡夺了王位。公子掩余与公子烛庸听闻国内政变,被迫弃军而逃。潜邑之战,楚国获得大胜!
可大胜之余,这恰恰就暴露出了楚国的大漏洞。
在潜邑之战中,吴国只出动了一支部队,可楚国却出动了四支部队。双方兵力对比如何,史书没有记载,也不好作具体评估。但以楚国前有堵截、后有冲断的夹击态势而言,楚军人数远超吴国应该毫无疑问。
潜邑之战中,吴国主将是公子掩余与公子烛庸。可楚国出动了四路大军,各路带军主将的身份却各不相同:进驻潜邑正面拦截吴军的主将是左尹郤宛与工尹寿;增援潜邑的是莠尹然与王尹麇;第一路抄吴军后路的大军将领是左司马沈尹戌;第二路抄吴军后路的将领是令尹子常。这些职位中,左尹应该是令尹副手之一,工尹主要职责是楚国工匠的管理,左司马应该是司马的副手,莠尹或是莠邑的县尹,王尹则主要是楚王宫内部政事的管理。且不说楚国令尹与司马二职长期分工不明,光是工尹与王尹二官奔赴前线带兵打战,已经有不务正业之嫌了。
除此之外,楚国四路大军的构成也极为复杂:沈尹戌率领是都邑私属武装和平时不上战场的备用军队;莠尹然所率领军队应该是莠邑的地方部队;王尹麇所率领军队应该是王宫的近畿卫队;其余各路人马则率领楚国常规军队。
潜邑之战,如果没有公子光刺王僚篡位这一重大事件,原本不过是吴、楚之间数十年互相侵伐过程中极为平常的一次交锋。可吴国仅出动了一支军队,却让楚国出动了四路大军、调动了多个部门,甚至原本不应参战的将士都走上了战场,足见吴、楚双方在这场战争中的投入极不不平衡。如此长期对峙下去,哪怕楚国胜利再多,又能坚持多久?
荀罃之所以要设计出“三分四军”的战术,就是看准了楚国在制度上的这一弱点,才能取得巨大成功。可问题在于,为什么楚国会屡屡掉入这样的陷阱而不能自拔呢?
公元前522年,因为父亲与长兄被楚平王所杀,楚人伍员逃到了吴国,寻求复仇机会。公元前512年,因为楚国收留了公子掩余与烛庸,导致新近篡位成功的阖闾下定决心伐楚。
为明确伐楚方略,吴王阖闾找来了伍子胥,向他当面请教。
终于等到了复仇的良机,伍子胥拼命压制住内心的兴奋,冷静地给吴王阖闾分析了当前楚国政坛的最大弊端:“楚国执政者众多、彼此不和,无人敢承担责任。”
楚国政坛这种现状,却是由来已久。
在楚武王时期,是由莫敖主导军政事务,权力一家独大。但自从莫敖屈瑕讨伐罗国战败后,莫敖在楚国地位急剧下降,而令尹就成为了军政一把手。到了楚庄王时代,令尹斗越椒叛乱,使得楚庄王对令尹的职权进行了限制,让令尹偏重于政治,而让司马主持军事。这导致了楚共王执政时,令尹子重和司马子反之间明争暗斗严重。最终在鄢陵之战后,子重间接谋害子反,让令尹再度掌控了军政大权。从楚国莫敖、令尹、司马三个官职的发展历史来看,这三大职位的职责、地位高低以及权力大小并非十分明确,存在巨大的模糊空间。
而三大职位指责不清的根源,本质上就与楚国公族势力的强大密切相关。
莫敖一职,春秋初就是屈氏家族之人担任,到春秋中晚期还是由屈氏担任,可谓是垄断了这一职位;令尹一职,从楚武王到楚庄王,几乎都是由若敖氏家族垄断。为了安抚公族势力,楚国公室很难改任其他氏族之人来作莫敖或令尹;可为避免强大公族威胁到公室,楚王只能频繁调整这些职位的职责,以限制公族势力的恶性膨胀。这就造成了楚国执政者众多,但却长期职责不明、彼此间不和的现象存在。
此外,楚国还有一项极为残酷的传统:战败即死。楚武王时期,莫敖屈瑕伐罗失败,自杀;楚文王时期,阎敖丢失了城邑,被杀;楚成王时期,令尹子玉城濮战败自杀,令尹子上战败被杀;楚共王时期,司马子反鄢陵战败,自杀;楚灵王时期,大夫屈申、蒍泄因楚军与吴军交战失利,被冤杀;楚平王时期,司马蒍越两次战败,也自杀了!……
楚国这种战败即死的传统,极有可能是公室为打压公族势力而形成。但这种容不得大臣犯错的传统,使得楚国将领都不敢轻易承担责任,生怕一出岔子就性命难保。
楚国从政者职责不清,彼此间矛盾重重,又不敢承担责任,在这样的形势下,对付楚国的灵丹妙药该是什么呢?
伍子胥又重拾荀罃当年的旧策:“如果我们分出三支轻兵,轮番入侵楚境,我们每出一师,楚国必定全军而出。楚军一出,我军则迅速撤退;楚军一撤,我军又马上出击,如此一来,楚军必然会被我军所疲敝。在多次出兵令楚军疲敝后,再利用多种计策增加他们的失误,这时我们再趁其疲敝而三军毕出,一定可彻底击垮他们!”楚国政要职责不清、害怕担责,所以每次吴人入侵,不管吴人兵力多少,他们都会因害怕失败而被追责,不得不倾巢而出。如此一来,荀罃当年的战法就能起到奇效!比起晋人荀罃,伍子胥的战法更接近于“游击战”。
吴王阖闾听了伍子胥这番话,顿时茅塞大开,立刻就接受了他的建议。
从公元前511年起,吴国就三分军队,轮番入侵楚国,正式实施伍子胥的“游击”消耗战术。在经历了五年的“游击”消耗战后,吴国就联合蔡国、唐国伐楚,一举攻入郢都,差点就将楚国灭国!
伍子胥伐楚的战术,就是脱胎于晋人荀罃当年的“三分四军”战术。作为曾经的楚人,伍子胥更能切身体会到这一战术给楚国带来的伤害有多大。所以伍子胥在伐楚复仇时,才借鉴了这一战术战法。如此说来,伍子胥能成功复仇,确实应该感谢晋人荀罃——正是他首创了这一破楚之法!
荀罃所处的年代与伍子胥所处的年代,前后相距约五十年。五十年之间,楚国在不同敌人的设计下,掉入了同一陷阱而不能自拔,恰恰证明了楚人在制度建设上的缺失:楚国完全丧失了亡羊补牢的能力,眼睁睁地看着敌人一再利用自身同一漏洞进行攻击,却无以自拔。
这也许就是强盛一时楚国的最大悲哀吧——不经历一场外科手术将痼疾彻底割除,楚国又怎能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