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吴:诗与宗教二题

遠山之巔,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天吴:诗与宗教二题
《彤轩诗选序》
予入匡庐,观于悬泉,尝曰:“迅流者易竭,渟畜者深永。”昔人皆谓《诗经》深永,过于後世五七言诗远矣,而莫知其故。或尊经而虚誉,或崇古而卑今,非探原之语。予谓:《诗》之赋比兴,五七言可承也,其音形之简,不可承也,自然之势也。四言之音节生而方,五七言之音节熟而圆。圆熟者流美,流美者发泄,发泄者斯无馀矣。
《诗》之具形大简,章句无馀势。五七言欲篇无馀字,可能也;欲句无馀势,不可能也。句无馀势,斯因情而生体。因情而生体,斯无体。无体,斯神矣。神即自然。诗至于自然,无以上之矣。句有馀势,斯範而就之。就範,斯轨。轨即习气。诗至于习气,神气尽丧矣。太白谓五七言不如四言,律体如俳优,其在此乎。抑《诗》以四言为主而差池其羽,斯素以为绚矣。
亦柔从予学诗,初授七绝,学之三年,未尝颔首。次授五言,学之一年,斐然成章。次授四言,学之一年,珠玑琼玖,粲然自生。凡物之叩于心者,胥得其神理,从其指挥,而宛转于笔下。若《心之寺》、《戴勝》、《谒白鹿洞》诸篇,予所不及也。
此其故何耶?盖诗之体,犹人之性也。人性有淳朴、浇散之演,诗体有太素、锦文之变。亦柔天真,嗔喜由心,爱恶逐物,体性素朴,自然成音,其畅于四言,而滞于他体,此其故欤。
己亥九月申城天吴序
《白鹿洞序》
岁在大渊献,予自云外入庐山。松风怒撼,下界晦冥。寻迹元亮,至于净土之庭。掠山麓而南百里,止于白鹿洞。坐枕流石,观教条铭。经宿,陵云气而上征。俄见上界阳煦,海峡波澄。松影湛湛,垂纶攸宁。周天池,抚石松。升于五老,还视白鹿,汗漫其躔,馆舍虚空。
观乎絪縕一气,流转自化。化而为虎谿之啸,化而为鹿洞之瀑。人心无归,夜半惊怖。怖而造儒教,怖而造佛老。聆经虎鹿,以为佣保。予自境外视之,山川生云,以及儒释道教,吾皆以景物蓄之。艸木昆鳞,介羽毛倮。拊髀击石,瑟琴钟鼓。人族能言,皇雄玄素。自瞻自卬,散灭生聚。
牛脊渊回,灵运于中。惟人,诸神之主也。惟诗,自然之语也。予受之于幼,寝馈于少,恶之于不惑,而于今日观其复也。天地不兴美,永恒之火,或将熄矣。自今及後,吾将兴作,见天地之美,与情欲之和,以为吾乐尔。
其诗曰:大荒之水云云。渟畜而出,什犹未既。乃序而止之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