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马拉松急救的不完美,赛前就已经注定
上周日,杭州马拉松开跑,阿里强势运营,美丽西湖添彩,成绩很漂亮,也没有人心脏骤停,多美好的事情。
但随后一段现场急救视频流出,引发大家争议。
如下
大家都看出,现场急救人员在对一个有反应有呼吸的倒地跑者使用AED和实施胸外按压,显然不太专业。不过,夜鹰完全理解,在赛道救援的紧张与压力下,急救人员判断失误,但在按压了几下就停能下来,还是能接受的,这急救虽不完美,但算及格。
不过随后有称是赛事急救保障指挥的声明:
视频中急救人员是来自某著名大学附属一院ICU的男护士,在赛前接受了“马拉松赛道严格的AED考试及急救培训,看到跑者没反应大腿在抽动时,怀疑心脏骤停,立刻使用AED判断,AED说不需要除颤,为了避免判断错误,该急救志愿者试探性按压了几下,看是否有阻力…… ,”最后的结论是“这样的赛道急救很专业。”
我开始以为这是护短,也能理解,但你护短的时候能否不暴露这位急救志愿者的单位,你这样在一个引起争议的案例当中,把护士的单位拉出来为你壮声势,有点不厚道呢。
不过接下来,在讨论中,大家发现,这位护士其实有点冤。因为赛前的培训中,就是这么要求的,对于晕倒在地的跑者,第一步就用AED排除室颤,再用试探性按压确定生死。
结果就是大家视频中看到的尴尬一幕。
1. 大家隔着屏幕都能看出这是个活人,作为专业急救保障人员分不清死活,还需要AED和试探性按压去判断,有点尴尬。
2. 作为专业人员不借助反应、呼吸、脉搏去判断死活,反而寻求AED和试探性按压判断死活,这有点尴尬。
3. 作为赛事急救流程设计者,对于赛事流程的解读和培训,给急救人员造成误导,一个ICU的护士在急救中完全具备通过反应呼吸脉搏识别心脏骤停的能力,结果被培训老师给带到沟里了,不去用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去评估患者,反而盯着AED屏幕看半天,还去试探性按压,这有点尴尬。
有支持者称,这是马拉松赛道,是特殊情况,夜鹰你特么不懂,瞎逼逼键盘侠。
呵呵。
内陆马拉松AED移动救护岗是广州马拉松首创,方案是我设计的,人是我培训的。在广马之后,AED成为国内马拉松赛道的标配,并挽救了20多位跑者生命。
2017年,有感于内陆马拉松急救保障的乱象,我提出“赛道救援,即使跑者倒在救护车旁边,也应该就地心肺复苏、就地电击除颤,不要拉着就跑到医院找专家急救,那会死人的” ,重庆半马就是教训。然后2017年广马就用“救护车内就地急救”的方案,成功挽救一位心脏骤停跑者生命。
AED移动救护岗,最好具备基础生命支持技能和资深赛道急救经验或者是经过培训的专业医护人员,具备通过反应、呼吸、脉搏识别心脏骤停的能力和抗压能力,建议有一个门槛。
即使作为非专业人员,你在患者失去反应,分不清是否濒死喘息(心脏骤停时部分人会出现的症状)的时候,你也应该当做濒死喘息,给予心肺复苏同时或优先使用AED,无论AED分析后是否需要除颤,都马上胸外按压,在胸外按压过程中如果患者有挣扎等反应,你应该停下来。记得,这不叫“试探性按压”,这就是真正的胸外按压,真正的心肺复苏。
再次强调,识别心脏骤停,用的是拍肩大声喊叫判断反应、俯身观察呼吸(触摸颈动脉搏动),不是“贴AED排除室颤+试探性胸外按压”,这种另创“独门绝技”的套路,看起来高大上,其实是对科学赛道急救甚至是公共急救的严重误导。
去年夜鹰录制过一个赛道AED急救视频,供大家参考
遇到急救,来问夜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