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学生: 忙碌、捣乱和兴奋剂
来自Tübingen的Lena,今年22岁,法律专业在读。接受采访时,她说出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次,她在图书馆里用笔记本电脑写作业,中途离开去找了下书,回来以后就发现自己的作业被人删掉了。她说:“我当时真得不敢相信,真的有这样的人,把别人的书藏起来也就罢了,现在居然有人会来删除我辛苦做了这么久的作业。我真是没有想到我的同学会这么狡猾、令人讨厌。我只能说我太天真了。” 在有了这个痛苦的经历以后,Lena变得更为小心。“每次我要去公共厨房前,我都会把宿舍房门锁好”。
类似的事情在TU Kaiserslautern大学也有发生。一名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在该大学Facebook的组群中写下了这样的帖子:这条帖子是写给今天早上在中心图书馆偷走我TM2考试复习材料的人,这个考试对我很重要,也许你对此会感到很满意,但我认为你是不会通过考试的。不管你是谁,你这么做都是不值得的!”。
诸如此类学生之间的竞争,准确地说是不公平的竞争,是较为常见的。尤其是在工商管理、医学、法律这三个专业中。来自Konstanz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有51%的学生在其专业中都面临着竞争压力,有42%的学生都对认为这是“有些”或者“很多”的困难。Konstanz大学高校研究协会的一名工作人员说:“没有良好的毕业成绩是很难成为公务员或者获得其他经济领域内好的工作的”。
学生们不仅想要得到好的成绩,同时对自身也有其他的要求:快速的完成学业、与此同时要实习、获得海外经验,还要学习多门外语。这已经成为很多学生的信条。做了20年大学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学家Bernd Nixdorff解释:在全球化的当代社会,挑战也在不断增多。学生们希望自己在工作和个人生活上都能做到最好。因此,他们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他在前段时间的调查中发现,有20%的大学生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也觉得自己的生活过于忙碌。
同时来自海德堡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医师Rainer Holm-Hadulla也注意到了在人文和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之间也存在着不良的竞争。有很多学生因为学业繁重的缘故而失去朋友或者恋爱的机会。因为他们完全集中于个人的学业,没有时间顾及他人。Nixdorff还说:“虽然学生们都会使用Facebook来相互联系,但组群中,大家一起活动的次数是越来越少了"。
在这样的学习条件下,学生们无疑想要做到更好,让自己更为出色,因此,必要时他们会使用辅助品。美因茨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有80%的学生都曾使用过兴奋剂来提供自己的工作效率。参与该调查的研究者Klaus Lieb教授解释:“他们会服用兴奋剂的前提是不产生副作用,也不违法”。但其实还有部分学生在买不到这种”神奇“药丸的时候,也会去尝试Amphetamine, Metylphenidat (Ritalin) 或Modafinil等药品。而试验证明这些药品主要是用于注意力缺乏、多动症或者是昏睡病的。
对于调查中的数据,Klaus 认为真正的数字会比这个要高。在德国,兴奋剂的销量增加是非常快的,在1993年时,还只有36千克,但从2010年开始,销量就超过了1,7吨,并且仍有上升的趋势。另外,来自苏黎世大学、研究精神病学的教授 Boris Quednow介绍:“服用这些药物是有风险的,可能让人产生依赖性,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至于学生想服用它们来提高个人效率,是不可取的做法,因为它们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
来自 大学经济学专业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大学生在第一学期中往往有很重的学业负担,这会一下子超过他们的极限,没有人必须要在这里完成接下来的六、七学期。我更希望学生们能够有一个0学期,能够获得一些适应大学生活的时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年轻,我们必须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来做人生的规划,即使他们要换专业或者选择做其他的事情,也不意味着他们是失败的。”
除了学校方面以外,家长们对学生们的行为也产生着影响。新时代的家长们明白工作不稳定或者失业都是让人痛苦的事情,他们期待自己的孩子更好。
而心理学家 Boris Quednow则认为互联网也对学生有着潜在的影响。他说:“现代生活离不开互联网,学生们通过博客、Facebook和YouTube等途径来实现自我,认为可以像明星一样很快变得富有、知名。但现实根本不是如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