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香: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与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策略研究

此文发《素质教育》2016.9.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与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策略研究---推荐人呢:胡阳新

湖北省巴东县东壤口镇初级中学     吴庆香  付明珠    邮编:444301

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其中,教师的“导”起关键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提问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问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信息交流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好的提问能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学生能从老师的提问中,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师的启发引导等信息。教师则可从学生的回答中得到教学效果的信息,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个个的问题,可以不断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本人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现根据自身的从教经验,浅谈一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的课堂提问,还望大家老师批评指正,共同探索学习。

一、初中语文课堂提问“五性”原则

1、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原则 是指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所提问题立意鲜明、准确具体,这就要求教师对知识准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地设计问题,不能歧路亡羊,留有“三岔路口”。提问最忌含糊其辞,不着边际,学生无从着手。因此,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恰当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同时也应该注意不要把问题问得随意,要认真仔细地设计问题,保证问题少而精。需要强调的是设计问题时要特别注意高质量问题的数量,问题多了,学生们就没有时间消化学过的知识,问题太少,又有一言堂的危险,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进来,成了课堂的客人,教师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例如鲁迅的《药》中有一段华大妈给儿子上坟时的神情动作描。教师就可以围绕“这段描写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这个主旨问题,设置以下问题:华大妈为什么会感到羞愧?这样的表现又说明了什么?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让学生轻松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2、全面性原则。所谓“全面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注意提问对象的选择。我们在提问时要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进行提问,同一问题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提问角度和思维广度。课堂教学设置的问题一般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回答关于是非对错的判断类问题。这些问题比较简单,学生都可以回答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这类问题应多给一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第二层次,回答一些需要具体作答的描述型问题。第三层次,分析型问题,例如“为什么”“如果不这样的话,会怎么样”这两类问题都具有一定的难度,一般来说,这类问题对差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相关知识储备,同时也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问题提出的意义以及侧重点方面等前提下解释和分析其中的原因。因此,这两类问题的提问对象应主要是学习成绩中等以上的学生。最后一个层次就是发散学生思维、延伸拓展类的创造型问题,这类问题一般来说都比较难回答,如果学生不能宏观把握的话,就比较容易跑题,不得要旨。这些问题回答,应该由思维活跃、反应敏捷的学生来回答。这样,让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施加适当的压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有所收获。

3、针对性原则。所谓“针对性”的原则,是指教师在提问中要有明确目的和内在意图,不是为提问而提问,搞形式主义。所提问题是为了指导学生观察,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和定义,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认识文章的写作特点,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等等。每个问题都要有明确的目的,不能漫无目的地提问。其次,所提问题,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提问。提问要难易、深浅适当,太难、太深,超越了本班学生目前的能力水平,学生就会望而生畏,丧失了回答问题的信心。如问题太易、太浅,低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提问的难易程度必须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高低而设。比如,《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对这段话的深刻含义,较难把握。我们不妨先设置针对性提问:“文中的'路’仅指地上之路吗”“'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学生在对这两个问题做出正确解答后,最后问:“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通过这样一问,加以一定的过渡,对学生来说比较深奥的问题,也就能轻松解决了。

4、启发性原则。所谓“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除了正面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授外,还应积极地给予侧面引导,而这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真正所需要的,同时也是教师能力一种的体现。具体表现为教师在提问这一方面擅长与否,那就是要精心设计问题,擅长设疑,擅长抓住切入点,抓住适当的时机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务必要认真钻研教材,抓住文本的重点、难点和训练点,更要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层次,提出适宜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得巧妙,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思考,能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先于教师的教学内容,形成默契。例如在教学《山中访友》一课时,笔者问: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引导学生探讨本文的主旨。这样巧妙的问题一出,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作者的用意和文本的主题。

5、系统性原则。所谓“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设置的问题不是杂乱无章的,问题之间也不是无任何根据与联系,孤立存在的,它们必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彼此之间无论在横向上还是纵向上都应有明显的体现与反映。系统性原则要求教师:1.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明确各单元的知识点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各单元知识点间的紧密联系,具有较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各知识点间的联系,设计提问内容。2.设计好问题的梯度和坡度,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层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构成有机的系统后,引导学生逐一解决。《学记》中说:“善问者如伐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要求
  1.问在课题处:课题是课文的眼睛,它有揭示中心,概括课文内容的作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层层地深入挖掘。
  2.问在忽略处:课文中有些词语往往不被学生注意,而教师应循着文路,把它提出来探究,以利于学生加速加深理解课文。
  3.问在矛盾处:教材中的许多耐人寻味的矛盾处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点睛之笔,抓住这些地方提问,不但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而且能把课文理解得更透彻。
  4.问在疑难处:当学生学习上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教师应善于点拨诱导,几经回环,就能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5.抓住重、难点,找准问题设计的着眼点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一般是围绕课文的重点而制定的。课文的难点,要根据课文的难易和学生的理解能力来确定。课堂上所提的问题,都要围绕课文的重点为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熟悉学生学习情况,特别要找准问题设计的着眼点。
  6.设计的问题要适当、适度和适量。适当,主要根据文章不同体裁,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适度,主要指问题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适量,主要指问题的多少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的问题,要防止浅、玄、碎、杂,避免过分简单、深奥、琐碎和杂乱。
  7.设计的问题要富有思考性,要新奇、巧妙、有趣。这样设计的问题有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设计的问题,像一根魔术棒,吸引学生,让学生的精神处于亢奋状态,把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
  8.设计的问题要有科学性,问题要正确,要有层次坡度,要合情合理。

三、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技巧

1、抓住关键

提问题要紧扣课文的语言文字,抓住关键字词,引导学生去探索、领略它的重要性。当然,紧扣课文的关键词语设问,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定要把这些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揣摩、玩味,而不能离开上下文,孤零零的理解词语。如教学《麻雀》一课,学生要理解老麻雀的母爱精神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就可以提几个铺垫性的问题:老麻雀和小麻雀之间是什么关系?是一种什么力量使老麻雀明知自己斗不过猎狗,却偏要从高高的树枝上飞下来呢?老麻雀这样做说明了什么?有了这些铺垫,学生就容易理解老麻雀的母爱精神了。

2、先易后难

在课堂提问中,我们还要注意从学生、教材的实际情况出发,使问题的提出难易适中,深文浅问,浅问深究,直事曲问,使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因为,题目过易,会使学生产生厌倦与轻视的心理;题目太难又会使学生望而生畏,无从回答,影响思维的积极性。因此,在提问过程中,我们要像《学记》中所说的那样“善问者如伐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处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这就是说,我们教师在提问题时,就像砍伐坚硬的木材一样,先从易砍的地方砍起,随后再砍木材的关节。如在教学《月光曲》一文中,“陶醉”一词通过三个步骤来使学生逐步加深理解,牢固掌握,正确运用的。首先提问:“听着贝多芬弹奏美妙的乐曲,兄妹俩怎么样了?”让学生准确地找出“陶醉”一词,再要求在工具书中找准词义,接着加深问题难度:“兄妹俩为什么被'陶醉’了?”此问题较灵活,又无现成答案,于是引导学生把词把词放到课文中去理解体会。经过思考、议论,从学生中反馈出的信息是:兄妹俩生活贫苦,又渴望亲耳聆听到贝多芬的亲自演奏,当偶然中突然他们的希望变成了现实时自然陶醉在美妙的乐曲声中了,穷兄妹俩在他们破旧的茅草屋里听到了世界上最著名的音乐家弹奏的曲子,他们激动非常,完全沉浸在乐曲的意境之中,所以被动听的乐曲所陶醉。最后提问:除课文中的用法外,“陶醉”一词还可以怎么用?学生经过信息的输入加工处理,反馈出来说:美丽的景色,精彩的节目,动听的故事等方面都可用上“陶醉”一词。这样学生就很牢固的掌握了该词的词义,运用范围,再要造出完整通顺、具体的句子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的教学,克服了一些学生死记硬背词义的坏习惯,同时也使学生感到学习轻松有趣,信息能及时反馈,为学习课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阅读能力。

3、激发悬念

按逻辑顺序提问,是指在课堂提问时,依照教材的一定顺序层层深入地提出问题。因为课文大都是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来布局谋篇的。因此,我们在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按照课文的逻辑顺序提问,不能杂乱无序随意发问。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从已知到未知,由现象到本质的顺序,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思考。

4、相机诱导

相机诱导提问,顾名思义,就是抓住时机,采用循循善诱、开导的方法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充分运用他们的才智,自己独立解决问题。课堂提问,要做到相机诱导,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出现停滞、闭塞或悖谬的时候,教师就要善于提出问题来诱导学生调整疏通自己的思路,使思维活动和思维能力能顺利地发展。讲《第一场雪》,直到最后,才向学生提问:一场雪固然可以为人们带来欢乐,但作者为什么怀着这么深沉而强烈的激情来赞叹着一场雪?这一场瑞雪,不仅是气象上的“第一场”,也是我们国家重新走向丰裕繁荣的第一个信号。因此课题特意点明“第一场”,这里不仅画龙点睛地释破题意,而且深化了文章主题。这个问题问在了最佳的时机:⑴教学过程的最后时刻,学生有了理解课文的基础,对作者的情感也有了相当体会;⑵学生不能作答,发现了知识的空缺,求知欲极为旺盛。如果按一般常规,讲课伊始先作背景介绍,就不会起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效果。

5、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提问法,就是指在课堂教学重要善于用提问的方法,使学生能在课文上把握“点睛”之处,抓住精妙之笔;善于引导他们在大堆材料中概括出主要的观点,在纷繁的现象中归纳出本质的东西。景物描述对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学生往往因知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