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结果他一生三次被贬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曾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范仲淹的童年十分不幸,在他出生的第二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迫于生计改嫁长山朱氏,范仲淹遂改名朱说(yuè)。年龄稍长,他得知自己的身世,不愿寄人篱下,决心改变命运,于是辞别母亲,前往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数年寒窗苦读,范仲淹不仅通晓儒家经典要义,而且树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登榜及第,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升至文林郎、集庆军节度推官。范仲淹认祖归宗,改回范仲淹本名。范仲淹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1027年,范仲淹为母守丧,居住在南京应天府。当时晏殊为南京留守、知应天府。晏殊重视教育,大力兴办书院。听闻范仲淹博学多才,就力邀他到书院讲学、任职。范仲淹不负厚望,勤勉督学,以身示教,使书院风气焕然一新,同时范仲淹本人的声望也日渐远播。
范仲淹始终心怀忧国忧民之心,守丧期间,毅然破除“守丧不言国事”的习俗,“冒哀上书言国家事”,1029年奏请朝廷进行改革,裁汰冗员,安抚将帅。在时任宰相王曾和晏殊的大力举荐下,范仲淹被任命为秘阁校理,负责校勘和整理皇家图书典籍。
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十三岁继位,在位之初,由章献太后刘氏垂帘听政。仁宗19岁那年,范仲淹上书太后,请求还政仁宗,惹怒太后。范仲淹被贬离京城,任河中府通判;次年,调任陈州通判。
1033年,太后驾崩,宋仁宗亲政,召范仲淹入京,官拜右司谏。是年冬天,郭皇后与宠妃尚氏发生争执,失手伤及仁宗,皇帝龙颜大怒,要废掉皇后。宰相吕夷简因与皇后有矛盾,力主废后,但遭到范仲淹的极力反对。为讨好仁宗,吕夷简明令禁止百官参议此事。范仲淹和吕夷简当庭辩论,对方理屈词穷,无言以对。庭辩第二天范仲淹被外放为睦州知州,次年调任苏州知州。期间苏州发生水灾,范仲淹因治水有功,次年被调回京师,判国子监,很快提升为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之后范仲淹对开封府大胆改革,剔除弊政,使其“肃然称治”,时称“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
1036年,范仲淹因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任人唯亲,向皇帝进献《百官图》,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批评。吕夷简不甘示弱,针锋相对,反诬范仲淹“越职言事、勾结朋党、离间君臣”。范仲淹接连四次上书,论斥吕夷简阴险狡诈。因言辞激烈,遂被罢黜,改知饶州。
北宋文学家、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和范仲淹是同朝为官的好友,得知朋友被贬后,妻子李氏病死,本人也得了重病,于是梅尧臣写《灵乌赋》劝范仲淹要学报喜鸟报喜,不要像乌鸦那样报凶讯而“招唾骂于里闾”,让范仲淹紧闭嘴巴,少管闲事,明哲保身。范仲淹立即回写了同题《灵乌赋》给梅尧臣,认为知识分子报效祖国,就应该“一言为先”,并斩钉截铁的表示,自己“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承认自己就是一只喜欢鸣叫的乌鸦,他要通过自己的呐喊惩恶扬善、为民请命。
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1038年,党项人李元昊建立西夏。次年,元昊率兵入侵宋朝边境,宋军大败而归。西夏乘胜追击,接连对宋用兵。危急时刻,朝廷于1040年召范仲淹回京,担任西北前线边防主帅。他根据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地势险要的特点,提出“积极防御”、“屯田久守”的方针,以守为攻,使西夏军队不敢轻易侵犯他所统辖的地区。
元昊称帝后,由于连年对宋战争,致使田地荒芜,经济凋敝,人力、物力、财力损失惨重,百姓怨声载道,不少部落首领也反对再战。加上西夏与辽之间矛盾加剧,所以庆历四年(1044年),西夏和北宋签订和议,西夏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给西夏岁币绢15万匹、银7万两和茶叶3万斤。庆历和议的签订使西北边疆和平重现,贸易往来得到恢复。
面对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范仲淹重视文章的政治教化作用,提出宗经复古、文质相救、厚其风化的文学思想,对革新宋初文风具有积极作用。
范仲淹重视教育,认为“兴学”是培养人才、救世济民的根本手段,主张“劝学育才”。庆历年间,范仲淹任参知政事,着力改革科举制度。他身体力行,无论身居何处都大力兴办学堂,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晚年更是设义田、建义学,对族中子弟实行免费教育,开启了中国古代基础教育阶段免费教育的新风尚。
谭论古今:tanlungujin,让历史告诉未来,照亮人生!让文学滋润生活,幸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