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龙到龙王,龙在中国神话体系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旧文精选

引言:

龙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神圣的地位。但我们熟悉的龙王却并非中国本土产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龙王在传入中国后又有哪些变化呢?随烂柯人君一起了解一下吧!

(哪吒之魔童降世 敖丙)

一、龙的形象与神龙

龙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一种生物,但在中国人从古自今的观念中,龙却是一种十分神圣的存在。据学者研究,龙崇拜实际来源于历史早期人类的图腾崇拜。龙被视作多种图腾崇拜结合的产物,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有这样的论断:“当一个以大蛇为图腾的氏族融合其他氏族的图腾后,蛇的形象就发生了变化,有了兽类的脚,马的头,鱼的鳞片外形,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所知的龙形了。”

(龙 图腾)

在历史早期,人类对于自然界的现象无法理解,认为是某种神秘力量在起着支配性作用。同时,在原始巫术的宣扬下,这种神秘力量被无限放大。于是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其特属的神灵。在人们观念中,龙被视作一种神通广大的生物,是江河湖海一切水域中的主宰。在中国古籍中,龙往往生活在深渊或者大海中,掌控着风雨雷电。《山海经》中记载应龙协助皇帝斩杀蚩尤,但耗尽精力无法返回天上,只好留在人间。从此它住在南方,所以导致南方多雨。先民的农业生产十分依靠自然界的庇护,所以神龙成为先民祭祀的重要神灵。若神龙保佑,便可风调雨顺。

神龙上天入海,变幻无常,任意穿梭于天上人间,具有无边的法力。体现于《说文解字》中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而先民面对自然界的凶恶,便希望无所不能的神龙给予他们保护,因此他们祭祀神龙,崇拜龙神,将其视作保护神。龙作为人们所崇拜的神,渐渐也被赋予许多神性和特质。龙可以上天入海、腾云驾雾,被人们想象为一种神奇的坐骑。而能驾驭龙的人也被视作是神人,如古籍中有御龙氏。

(哪吒之魔童降世 海报)

夏王朝建立者为大禹,而“禹”的本意是一种大虫,人们将之附会为龙。所以华夏国家在建立之际,就有了天子为龙这种说法。到了周代,龙正式成为了天子权力的象征,出现了大量带有龙的纹饰。《诗经·周颂·载见》记载“载见辟王,曰求厥章。龙旗阳阳,和铃央央。”说明周代祭祖时就已经高举龙旗。自此,龙便成为帝王象征。到近代面对西方列强的影响,大清第一次设计国旗时,设计的仍是龙旗。

二、从龙到龙王

佛教传入中国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翻译了大量佛经。在佛经中,出现了“龙王”称呼。“龙王”是大乘佛教中的一个概念,其核心职责是作为护法神保护佛法以及降雨佑护人间。《正法念处经》记载:“龙王属于畜生趣,乃愚痴、嗔恚之人所受之果极。”可见,在佛教观念中,人世间愚笨易怒的人死后会堕入畜生道,堕入此道后只有勤修佛法才能修成正果,从畜生道中解脱飞升成龙。中国传统的龙地位高贵,但佛教观念中的龙地位低下,需要修行赎罪。两种观念的碰撞之下,龙的地位发生了新的转变。

(西游记 四大龙王)

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吸收了龙王的形象并对其进一步演化。东晋时道典中就出现了龙王虞渊从海中带水去人间施雨的故事。在唐代,龙王摆脱了佛教桎梏下刻板的形象,出现了许多拟人化的龙王。最早出现富有人格魅力的龙王是唐代传奇《柳毅传》。《柳毅传》讲述了洞庭龙王的女儿嫁于泾川龙王之子,但不久后便遭厌弃受到折磨。被赶出来后,托书生柳毅带信给父亲去解救他。后来洞庭龙王的弟弟钱塘龙王解救回侄女,后几经周转,龙女成为柳毅的妻子。

在《柳毅传》中,洞庭龙王“披紫衣,执青玉”,形象仁厚儒雅。而钱塘龙王“披紫裳,执青玉,貌耸神溢”,性格刚烈、脾气火爆。在唐人的塑造中,每一个龙王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在品格塑造上,有善龙的存在,也有与之相对应的恶龙。龙族社会就像人类社会一样,有着性格、品质迥异的成员。

三、神话中的龙

《柳毅传》最早描写了一个庞大的龙王体系,反映了在当时人们观念中已经有了龙族的概念。在道教经典和神魔小说的共同塑造下,构建了一个庞大的龙族体系。无论是广阔的大海,还是小小的水井,都可能有龙王的存在。四海龙王是所有龙王中地位最高的龙王,晚唐的道教经典《太上洞渊说法请雨龙王经》首次提出东南西北海四海龙王的概念。此后,四海龙王的形象不断出现于传奇和小说之中。

在明代的小说《西游记》的塑造下,四海龙王的形象正式定型。吴承恩首次为四海龙王命名,东海龙王名敖广、南海龙王名敖钦、西海龙王名敖闰、北海龙王名敖顺。四海龙王为兄弟,以东海龙王为长。《封神演义》大致承袭了这一说法。但在西游与封神的世界中,面对各种大罗金仙,龙族的地位着实可怜。如在《西游记》中,王母娘娘的蟠桃上,居然有龙脑凤髓,不可一世的龙成为诸仙的盘中餐。

(哪吒之魔童降世 龙王)

古人对龙王居住的地方也进行了想象和描述,那就是龙宫。龙宫在小说的描绘中常常以帝王的宫殿为原型。《西游记》第六十回对龙宫的描写为:“珠宫贝阙,世不殊。黄金为屋瓦,白玉作门枢。屏开玳瑁甲,槛砌珊瑚珠。”作为宫殿,龙宫中自然也有军事力量。龙宫将士往往都是拟人化后的水水生物,正如《西游记》中所出现的:虾兵、蟹将、鳜都司、鲌太尉、鳝力士、鳊提督、鲤总兵、鳖帅等。

后人想象的龙宫

文史君说:

龙是中华民族中的重要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的符号。神龙因此自上古时期,就成为先民信仰和崇拜的重要神祗。神龙既作为水神和人们的保护神,同时也是帝王权力的象征。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经的翻译,带来了龙王的形象。而这一形象经中国本土道教神话和小说传奇的演绎,龙王形象得以拟人化,变得丰富多彩。龙族谱系得以构建,龙宫也成了中国古人对于神秘海底世界的纯真想象。

参考文献:

沈梅丽:《古代小说与龙王信仰》,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林麟:《龙的起源与神话演变》,文史杂志,2000年第3期。

曾凡:《我国早期龙神崇拜的文化心理探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20期。

(作者:浩然文史·烂柯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