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盔甲的防御力怎样?是否真的一箭就穿?

现代战争中防弹衣,能抵挡子弹的打击。冷兵器时期,还是要依靠盔甲,对士兵将领形成保护。那么古代甲胄防御力怎样?是否真的如电视剧中那样,轻易被一箭射穿。真实的情况会让我们非常意外,就让小编为大家揭秘。

中国使用盔甲的最早记载应该是在夏朝。少康的儿子,因为怜惜部族士兵经常发生冲突,所以用树枝藤蔓,进行非常简陋的制作,完成了盔甲的雏形。先秦时期当时所穿着的甲胄,变成了硬的犀牛皮(也有其它皮制品)。战国因为金属的冶炼有长足的进步,士兵穿上金属盔甲。唐朝明光铠的陌刀队、刀锋所指人马俱裂,是我国封建时期盔甲发展的顶峰。《荀子议兵》说道:'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鞈如金石。'鲛革就是鲨鱼皮。

由于先秦和战国时期的盔甲不能做常规论述,所以小编就用唐朝时期的盔甲,作为评判对象。根据考古发现,古代盔甲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布甲、皮甲、板甲、铁甲、金属甲,等等十几种制式不同的铠甲。防御力最好的就是板甲,多为重装士兵使用。其防御力能够抵抗绝大部分弓箭、刀剑、枪的攻击。布甲、皮甲则是骑兵和斥候所穿,防御力一般,但是便于移动。

根据唐史记载,普通士卒的盔甲是'锁子甲、铁甲'。这些盔甲不保护四肢,以及前后裆部,有点和我们现在穿的马甲所类似,通过脖颈套上。普通的盔甲由一寸大小的铁片,制作好之后一个个串联起来。这样的盔甲防御力还算凑合。除了板甲外,其它盔甲对于刺穿没有太大的防护作用,但是对于锤击、远处所射来的箭,还是能够有效的抵挡。唐朝达到4品以上武将,就会穿着双重盔甲,最内部是特制的犀牛皮甲作为内置,外层是我前文所说的金属甲(明光铠甲、光要铠等)。明朝以及宋朝,铠甲还是基本延续唐朝的制式。

1969年湖北出土的古墓,有完整的数十幅盔甲,经专家考证,这是唐朝时期的大型陪葬墓。里面出土数十副铠甲,基本上是皮甲、布甲和锁子甲。某项权威栏目在15米处,用50磅硬弓进行射击。无论是这三种盔甲的哪一种,都没有被射穿。这些铠甲的重量,大约是在6斤到19斤左右。所用的材料非常厚实,而且这只是普通小兵的所配发铠甲。如果是那种明光铠,防御能力要更强。

小编通过这些考古出土文物,以及史料所记载,古代士兵古代盔甲的防御力,即使是最普通也能应付60磅(70磅硬弓能在100米处,轻易射穿18厘米的木板)左右的弓箭射击。由于节目是在很近的距离进行射击,到了两军交战,双方的距离会超过50米甚至100米以上,弓箭的初始速度又会下降很多。所以我国古代铠甲的防御力,还是挺不错。如果不是特殊的破甲箭,是难以穿破防御,但是近距离突刺,这种铠甲就没有很好的防御力。

封建时期,几乎每朝每代的统治者,如果在民间发现有人私藏甲胄,一律以谋逆罪论处,所以这从侧面也能印证,盔甲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并不像那些电视剧说的犹如纸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