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小池情结
■读统编语文 品传统文化
白居易是语文教材中选有作品最多的古代诗人之一。目前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有《赋得古原草离别》《大林寺桃花》《暮江吟》《池上》(其二)、《忆江南》(其一)5首,初中语文教材选有《钱塘湖春行》《卖炭翁》2首,高中语文教材则选有他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并序》。此外,他的诗歌《观刈麦》《长恨歌》《问刘十九》、文章《与元九书》等也是语文教材中常选的篇目。
白诗的两极
讽喻诗和闲适诗是白诗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类。前者体现其“兼济之志”,强调诗歌“褒贬”“惩劝”“稽政”“补察”的现实功用,以《卖炭翁》《秦中吟》为代表;后者体现其“独善之义”,为诗人“退公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性情”(《与元九书》)之作。这两类诗歌风格差异极大,可谓白诗的两极:前者意气激烈,与现实政治结合紧密,后者淡泊平和,似超脱于尘世之外。如此大的反差,却奇妙地统一在同一位诗人身上:为政时,眼中有“时务”,心中有百姓,不藏锋芒,不避忌讳;退居时,则优游于池园,超然于物外,心无旁骛,全情投入。在出世和入世之间转换自如、圆融无间,不能不说是古代诗歌史上的奇事。
闲适的“池上”诗
在白居易的闲适诗中,有一类以小池为中心的诗歌,颇具代表性,从中可见白居易退居时淡泊闲适的意绪情调和浅白平易的语言风格。这类诗歌有30多首,均以池为名,如《小池二首》《池畔二首》《池上早夏》《池上逐凉》《池上作》《池上闲咏》等,其他写到池景者更是不计其数,足见他对池水(塘水)的情有独钟。
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白居易对水青睐有加,曾自名“爱水人”(《泛春池》),但他钟爱的不是江河之滔滔、溪水之淙淙,也不是湖泊之无边浩荡,却是池中之止水。自言“淙淙三峡水,浩浩万顷陂。未如新塘上,微风动涟漪”。峡水湍急、碧波浩浩,皆不入他的法眼,唯独池水之清、涟漪之微、小萍之泛泛、初蒲之离离,是其最爱。
池边时光,总归是一个“闲”字。“高卧闲行自在身”(《池上闲吟》其一),“更无一事但翛然”(《池上逐凉》其一),“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池上早夏》)。正因身闲无事,官散无忧,则所见无不适意,遇物无不成趣,故能独得静境、诗境,流连盘桓,永无厌日。诗人自言“林下水边无厌日,便堪终老岂论年”(《池上即事》),在他看来,有池之居所,正是绝佳的退养之地,乐得在此作“羲皇上人”。也许是白居易性喜静,故“静者乐止水”,池水澄净明澈,可以“迎眸洗眼尘,隔胸荡心滓”;又清淡素雅,故能“律贪夫”“交君子”。诗人在池水中更能发现沉静的自我,寻回宦海沉浮、官场倾轧中失去的本心。
教材中的“池上”诗
如前所言,内心闲适,则“遇物自成趣”(《池上幽境》)。《池上》组诗二首写的即为白居易在池畔闲步所发现的两幅富于机趣的小景。其一写山僧在浓浓竹阴掩映下对棋,以落子之声反衬环境之幽静,富于闲雅之趣。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是第二首,写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童趣盎然。
组诗第一首写山僧对弈,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是虚实结合。第二首写小娃行动,也并非全然写实,而是通过描述一些迹象,反推小娃偷采白莲的行为。也许诗人只是在池边见到一个小娃,头顶着一片荷叶,衣服有些沾湿,手拿一支白莲,正大摇大摆地走着,脸上掩饰不住得意的神色。回首望向小娃走来的方向,一只小舟泊在渡口,尚在摇晃,荡起层层涟漪,舟中斜躺着一支竹篙,半截还是湿的,或许还能看到舟中散落着一些荷花花瓣。水面原来覆满浮萍,沿着船尾的方向望向远方,可以清晰地看到浮萍被划开的一道痕迹,一直延伸到荷花丛中。显见得这条小船刚从荷花丛中荡出,停泊在渡口。想到小娃手中的白荷,诗人不禁莞尔:想必是这调皮的小娃,趁着大人不注意,自己撑着船悄悄地去采白莲,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孰料那一道划开的水痕暴露了他的行迹。这样写,只见蛛丝马迹,不见全程全貌,却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也正与“偷”字暗合,孩童撑船的干练、机敏,采得白莲后的得意、狡黠,如在眼前。试想,如果诗人在池边眼看着小娃撑船来去,全过程照实描绘,反而让人觉得索然无味了。
这种小景,富于机趣,但带给人的感觉稍纵即逝,唯有心地澄澈、毫无心机之人才能发现并迅速捕捉,这也反映出诗人闲淡、澄净的内心,正如徐增评论该诗所云:“今人胸中不干净,哪有此好诗作出来?”(《而庵说唐诗》)
(作者:朱于国 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主任、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