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学唯一 谨守吾心
我渐渐就安于我的现状了,对于我的孤独,我也习惯了。总有那么多的人,追寻一些甜蜜温暖的东西,他们喜欢的永远是星星与花朵。但在星星雨花朵之中,怎样才能显得出一个人坚定的步伐呢。
一头是喜欢,两头是欢喜
自古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忧
我是你,是另一个你,是另一个不是你的你。
你是我,是另一个我,是生命中另一个不是我的我。
初见这句话,美到心里。
我喜欢写字,是知遇这样的一份欢喜。
我也喜欢分享,今天继续分享阳明心学给你。
从/今/往/后/我/们/不/说/再/见
《象山文集序》
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心学之源也。中也者,道心之谓也;道心精一之谓仁,所谓中也。
孔孟之学,惟务求仁,盖精一之传也。而当时之弊,固已有外求之者,故子贡致疑于多学而识[zhì],而以博施济众为仁。夫子告之以一贯,而教以能近取譬,盖使之求诸其心也。迨于孟氏之时,墨氏之言仁至于摩顶放踵,而告子之徒又有“仁内义外”之说,心学大坏。孟子辟义外之说,而曰:“仁,人心也。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又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
盖王道息而伯术行,功利之徒外假天理之近似以济其私,而以欺于人,曰:“天理固如是。”不知既无其心矣,而尚何有所谓天理者乎?自是而后,析心与理而为二,而精一之学亡。世儒之支离,外索于刑名器数之末,以求明其所谓物理者。而不知吾心即物理,初无假于外也。佛、老之空虚,遗弃其人伦事物之常,以求明其所谓吾心者。而不知物理即吾心,不可得而遗也。
至宋周、程二子,始复追寻孔、颜之宗,而有“无极而太极”“定之以仁义,中正而主静”之说;“动亦定,静亦定,无内外,无将迎”之论,庶几精一之旨矣。
自是而后,有象山陆氏,虽其纯粹和平若不逮于二子,而简易直截,真有以接孟子之传。其议论开阖,时有异者,乃其气质意见之殊,而要其学之必求诸心,则一而已。故吾尝断以陆氏之学,孟氏之学也。而世之议者,以其尝与晦翁之有同异,而遂诋以为禅。夫禅之说,弃人伦,遗物理,而要其归极,不可以为天下国家。苟陆氏之学而果若是也,乃所以为禅也。今禅之说与陆氏之说,其书具存,学者苟取而观之,其是非同异,当有不待于辩说者。而顾一倡群和,剿说雷同,如矮人之观场,莫知悲笑之所自,岂非贵耳贱目,不得于言而勿求诸心者之过欤!夫是非同异,每起于人持胜心、便旧习而是己见。故胜心旧习之为患,贤者不免焉。
抚守李茂元氏将重刊象山之文集,而请一言为之序,予何所容言哉?惟读先生之文者,务求诸心而无以旧习己见先焉,则糠粃精凿之美恶,入口而知之矣。
【背景简介】
1521年,正德十有六年辛巳,阳明先生五十岁,在江西。升南京兵部尚书,十二月封新建伯。《王文成公全集·年谱》载:“先生以象山得孔孟正传,其学术久仰而未彰。文庙尚缺配享之典,子孙未沾褒崇之泽,牌行抚州府金溪县官吏,将陆氏嫡派子孙,仿各处圣贤子孙事例,免其差役,有俊秀子弟,县名提学道送学肄业。”
陆九渊:号象山(1139年3月26日—1193年1月18日),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南宋哲学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因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
陆九渊为宋明两代“心学”的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不合。主“心(我)即理”说,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著有《象山先生全集》。
钱德洪在《年谱》中有按语:“象山与晦翁同时讲学,自天下崇朱说,而陆学遂泯。先生刻《象山文集》,为序以表彰之。”是年先生始揭“致良知”之教。据钱德洪《年谱》记载,此年阳明先生曾“遗书守益曰:‘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语陈九川曰:“此理简易明白若此,乃一经沉埋数百年。”“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先生开篇就说,圣人的学问就是心学,也就是心的学问。唯有向内觉察,向内探寻才是学问的功夫。往外追逐,这不是圣贤之学。只有向内摸索,才是真学问。
人心唯危,人就喜欢趋利避害。趋利避害,是人性本能。有利也有弊。用好了求生,用不好限制。任何本能都是如此,只停留在舒适区是不行的。
道心惟微,道的运行无处不在,唯有一颗精微之心才能体察。遵循规律而行,事无不行。
天道如此,因果法则如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就是臣服并合理运用,唯有此,人行才合道,法则才会为人所用。
惟精惟一,唯有守道守一,坚定不辍,才能真正实现良知之行。
允执厥中,要保持内心的诚实,同时要守住中道,即平衡。平衡就是平常,调常,就是让生活和思想中正不二,不能偏颇。
倾者必覆,天道如是。
长期以来的不平衡,会导致身心的不协调。细细察之,这是学问之道,也是生活之道。
孔孟之学,就是良知之学,就是惟精惟一的心学。
对于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就是先生告诫我们,不要往外追逐,要拉回来看自己。任何事,包括修行如果不带觉察,都会从内向外,变成一种形式的追逐。
这是先生要我们警惕并剔除的。所有的外逐都源于内心的迷茫,而一颗充满困惑的心只会创造更多的问题。
大道至简,为道之学,在减人欲增天理。理与心同,说来说去,还是回到我们这颗心来做功夫。
我们现在学习的传统文化,我们读传统文化书籍并参加讲座学习,到底读什么?学什么?不过一个仁字,仁也是往内走去见自己的良知之心。
心是一切的根源,圣贤之学也来自于此。
一个人往内走,就像树木向下扎根,唯有深深扎根到大地,树枝才能摇曳在风中,树干才能高高接近天空。
良知之心本有,如树有根。但树长的好不好,看有没有深深扎根。往内走,见光明。
一以贯之,唯在生活中彰显自己的良知仁爱之心。仁,是人的道心,而非凡心。凡心唯危,受困于恐惧。道心唯微,受益于精微。
学习就是学会如何把自己这颗心安放,像孙悟空带了紧箍咒,从上窜下跳的状态到一路西行。真经在脚下,不在天上。心可天马行空,行必脚踏实地。
孟子说,仁义礼智信,大家本有,不必外求。我们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无非是看到自己这颗本自具足的心。
唯有真正的看清,才能看到生命的本质是爱,唯有不含期待的付出,才是生命最圆满的状态。
学习阳明心学,会让大家清晰一个认识,就是人人都有个良知之心,不过能不能活出来,要看我们有没有时时觉察,事事验证的功夫。
如今王道渐渐消失,而崇尚术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呢?是因为有些功利之徒假借天理其实是满足自己的私欲。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渐渐多了起来。各类文化精神成长培训大行其道。
有一部分收费内容都很合理,本着利他之心。
而有些打着爱和高能量的名义,动辄上万甚至十万至百万的课程也在社会出现,以宣扬夸大成效甚至找下线的方式推销洗脑。
某某成功学,某某财富自由课让很多深陷其中的人家破人亡。
诚然,成长是好的事情,但如何实现个人成长?我想阳明先生在这里给我们很清晰的说明了,需要我们时时提点自己,不要迷失本心。
心理即一,非二。
分裂物理和吾心就会产生两种极端,一种是儒家过于强调物理的程朱理学,只在意外在的形式和对物的研究。
一种是某些宗教只研究在意心灵,而逃避规避现实生活。过实而逃离了心,过于空虚因逃避了现实。
唯有虚实结合,心与理相应,才能达到一种平衡。精一之学就是在事上炼心,在心上修事。心事结合,互相助益。心与理如同硬币两面,不可偏颇。
所有去生活化的课程都需要我们警惕。精神学习要落地实际生活,这是阳明先生谆谆告诫的。
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阳明先生指出,周程之学和陆氏之学是不同的,直指人心的还是陆氏之学,因为一个方向朝外,一个方向朝内。而圣贤之学就是要向内走。
无论外在的形式如何,我们真正要看的是一门学门让你往内走还是往外走。
有些学问看似往外走,但也是通过膜拜依赖迷信老师,或者过度依赖某个工具,比如冥想静坐瑜伽之类,这里面的差别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区别。
任何心性上的一丁点错失,都会导致两条截然不同的路。而所有形式上相同的行为也难以掩盖本质上的不同。这是我们做学问要特别警惕的。正因如此,才有真善伪善之分。
遍观阳明子的教导,唯有合一,也就是让我们用不分裂的眼光看世界。当我们不再搞分裂,可以说良知心才展现出来。
作为阳明子来说,也是尝试和摸索了很多流派,正因为他开放的心才能洞悉其中的差别,最终能龙场悟道也就自然而然了。
我们学习的不是他悟道一步步的经过,也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将规律性的东西提炼出来,在自己的生活中去践行,去体悟。
时刻安住好这颗心,就像所罗门王告诫的那样,你当谨守你的心,那是一切的根源。
越来越清明而喜悦,每天的学习和生活都如此幸福。感恩所有遇见!
先生认为良知之学并不是只在心上做功夫,而是心与境相应。他并不认同抛弃人伦世俗的禅学,而是深信人间就是修炼的道场。
佛不在西方,而在人心。六祖也说,行直何用修禅……西方只在眼前。
先生说,我们看待问题不可以人云亦云,那就像矮子看戏,只听得音看不到真相。要想看到真相,还需要从矮子一步步成长,让自己开阔视野,扩大格局。
学习不是为了求胜,不是为了分辩。却是思辨,那就陷入了分裂。有人做学问是为了驳倒他人,那就搞对立了。
其实对立了,最终障碍的是自己。学习,是除旧破新,是一天天的新生,而不是固执在陈旧的观念。学习,就是敞开,是毫无抗拒的迎接新的一切。
求胜心和旧习性是学习的障碍,明智的人不可不察!不执着,不挂碍,一切随缘,随心而行。
这颗良知之心随时在引导你。莫怕,莫弃,莫停。
生命很短暂。在游戏,幻梦,谎言,戏剧,妄想之中,活在当下,这是唯一的意义。然后应该忘记,继续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