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出自《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意思是,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
曾仕强先生解读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白”,指的是纯白的知识,没有教人做坏事的知识。有知识的人能够把事情看得清楚,可是我宁可不要让人家看出来自己有知识,这就是“守其黑”。
“守”,就是坚守。“黑”,就是深不可识,让人家看不出来。修道的人都是深不可识的。深不可识是说品德修养好。明明知道很多专业知识,可是假装不知道;明明知道这个人很可能不如自己,可自己在他面前还是很谦虚,请对方多多指教。
“为天下式”,因为我的这种作风,明白人跟我在一起的话,会受到我的感染,并跟我学习,一片祥和之气马上就出来了。现在的人不是这样的,却总是把别人看成没有知识的人,随时要告诉他要这样那样。指挥来,指挥去,就是知其白,而不能守其黑。
孔子是礼的专家,可他经过太庙的时候,每一项事情都要问。别人很奇怪,孔子不是专家吗,怎么连这个也看不懂?
其实孔子知道一切都在变。也许这两年,礼器变了,礼治改了,名称也不同了,自己所知道的是几年前的那一套,如果跟人家不相对应的话,不是让大家都很难堪吗?
所以干脆先问,再印证,这样才叫作“曲则全”。如果孔子完全以专家自居,而人家却说那是以前的,现在已经不用了,岂不是自讨没趣,而且人家还会看不起他,得不偿失。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忒”,是差错、偏差。“常德不忒”,是说“惟道是从”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不会有差错。这是什么意思?就是用装糊涂来提升人群的常德。
中国人最讨厌真糊涂,骂人都骂糊涂蛋。但是,中国人最不喜欢精明能干的人,对越是能干的人越是不信,对越是精明的人越是给他吃苦头。老子再三告诉我们说,你喜欢的别人不一定喜欢,你不喜欢的别人照样做。
人都希望自己很精明,因为可以满足虚荣心。但是别人一精明,就要打击他,就要出手干掉他。这是我们民族的矛盾性,大家一定要了解,才叫作有自知之明。
装糊涂来满足别人的虚荣心,别人也会意识到自己不能乱讲话。我乱讲话也是自讨没趣,那叫什么?贻笑大方。那就叫贻笑大方。那就叫关公面前耍大刀。
“复归于无极”,如果能够“常德不忒”,即经常保持常德不会有差错,人就能回归于道。道就是无极。
南怀瑾先生解读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前一句是说在生理上,用雌雄代表阴阳,自身修道要把阴阳调配好,才可以到达如婴儿般的柔软境界。这一句是讲心念上的善恶,后来佛经的翻译也借用老子的话,善业善行叫做白业,恶业恶行叫做黑业。由此可以了解,一切都是生理上的变化及心理上的变化。能够无妄想,无分别,就是至善之念,也就是儒家所讲的“人欲净尽,天理流行”。这是白业,不起分别。
“守其黑”,黑业守他做什么?这个意思是说,不会去动丝毫恶业的念头。起心动念时的念念至善是菩提道,“为天下式”,是心理行为的标准,是至善无恶。心理的修养达到“人欲净尽,天理流行”时,起心动念上不会有错,念念起来都是善念,与天心相吻合。中国文化上讲“天心仁慈”,天心是至善,“复归于无极”,最后归到恶念净尽,善念亦不动,这个就是所谓无极,是至善了。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