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00岁,古人对年龄的称谓太美了
初度0岁。是指生日之时。语出《离骚》:“皇揽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襁褓泛指1岁以下幼童。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语出《孟子·尽心》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始龀[chèn]
指男孩8岁或女孩7岁。
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tiáo]年”。
总角
8岁至14岁的少年。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语出《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外傅之年指儿童10岁。语出《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学书记。”
金钗之年
指女孩12岁。语出《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豆蔻指少女13、14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语出杜牧《赠别二首.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及笄[jī]指女子15岁。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志学之年
指少年15岁。《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一个人到了十五岁应是有志于做学问的年纪。后因称十五岁为“志学之年”。
舞象之年指少年15至20岁。语出《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
加冠/弱冠指男子20岁。20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若体犹未壮者,称“弱冠”。语出《孔颖达.正义》:“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
而立之年指30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后因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不惑之年指40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40岁为“不惑之年”,即人到中年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知天命
指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后人因以“知天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花甲之年指60岁。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天干地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
还历寿指61岁的寿辰。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古稀指70岁。古稀:古来稀少,而今也不多。语出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喜寿指77岁。因喜字的草体形似七十七,故借指77岁。
伞寿
指80岁。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
白寿指99岁。因“百”字去“一”为“白”字,故借指99岁。
期颐指100岁。语出《礼记·曲礼篇》:“百年曰期,颐。' 即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称百岁为 ' 期颐之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