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腔与烟火气 / 作者:李芳
☀愿与您携手建设教师朋友的最温馨家园!欢迎赐稿!本刊栏目:教师文学|一代中师生|儿童文学|亲子教育
梁实秋,第一次知道这个名字,是从鲁迅先生的檄文中得来,《论资本家的乏走狗》。这个标签贴得着实有力,使得之后多年,我从未去阅读梁先生书籍。
偶然有一次拿到一本《雅舍小品》,当时没有其他选择,也就胡乱翻翻,这一阅读,“乏走狗”印象竟荡然无存,留在心目中的,是一个一袭长衫,甚多趣味的文艺中年。
且来看看梁先生简历: 梁实秋,原名梁治华,1903年1月6日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1923年8月赴美留学,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前身)、国立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前身)并任外文系主任。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英语系教授。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
当时光之水浸烂了这张标签,浮出水面的梁实秋,原来是这样有趣可爱的性情中人。且来看看冰心为他贴上的另一张标签:“一个人应当象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要好的朋友。我的朋友中,男人算梁实秋最象一朵花。”
本月悦读社推荐《雅舍谈吃》,吃本来是我本色当行,童年时爸爸带我和弟弟轮流出席筵席,经过比较后便不再带我弟弟。说:“这个傻儿,在家顿顿要吃肉,三天不吃肉便对娘狂呼:嘴里快淡出鸟来了!带他出门饮宴,仍是盯着肉吃,那就留在家里吃肉好了。”我的风格完全不同,一坐下来会斟酌哪道菜比较昂贵,食材珍稀,烹饪精细。经过选择之后再下箸,从最贵的吃起,最美的吃起,绝非狂啖,而是细品。每出席一次筵席,便增广了一次见闻。
嫁人之后,老公教我许多新鲜规矩。
过年了,“初一拜师父,初二拜丈母”。于是我们便去拜他的师父,师父一家是上海人,素闻上海人小气,一进玄关,我便向餐厅的圆桌上望去,我们一行三对夫妻六个人,加师父一家三口九个人,桌上居然只有四个菜,当下心凉半截。好在师父好看,师娘美貌,心想今天我们只有眼睛吃吃冰激凌,看人算了,饭别想吃饱了。 师娘递给每个人一个雪白的热毛巾,擦完手又递上夏士莲雪花膏。茉莉香片与热可可端上来,零食是香榧子,这个待遇让同去的人不知所措,而我却十分受用。 入座之后,师娘与师弟相陪,师傅又下了厨房,我们才明白,桌上仅仅是四个冷盘,还有八热炒一汤羹一点心,精致美味,火候到位的菜肴一道道端上来。我们才体会到,什么是上海人的考究,既要面子,更讲究里子。相形之下,我们果然是乡下的。 有两道菜多年以后我也忘不了:一道干炸青鱼。只取青鱼中段,炸至通体呈半透明的酒红色上桌,翻来覆去找不到一点焦黄的煎炸痕迹。问师娘这是怎么做到的?师娘说这要用文火炸制一个小时左右。真是无比的耐心与细致! 一道宁波汤圆,小巧如鹌鹑蛋。每碗四个,皮薄如纸,透出里面的黑芝麻馅。入口香浓如流沙,甜而不腻,外皮又软又糯。馅料有猪网油与炒熟黑芝麻。自己磨粉吊米浆,自己炒馅剥板油,绝非超市那种工业化成品可比。 师父师娘见我懂得欣赏,品得出区别,顿时喜出望外,谈笑眉飞色舞。这一顿饭吃得宾主尽兴,皆大欢喜。 之后路遇老公,还格外叮嘱,你这个媳妇懂行,下次一定再带你媳妇来吃饭。 可见身为一个吃客,不一定要会做,但一定要会欣赏。 毕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牙遇不到子期,黄蓉遇不到洪七公。这都是多么寂寞的事。
回到《雅舍谈吃》这本书上来,且不说文字之美,描写之生动。简直是一部《笔尖上的中国》。因为地域限制,记叙多以北方美食为主。我们的川菜竟与大师无缘,北方美食太幸福了。字里行间,我几乎肯定梁先生一定是个好厨子,但又无确凿证据。直到翻阅他另一篇文字《槐园梦忆》,才发现他下厨的痕迹,这篇文章是他怀念去世的妻子,与他相伴五十年,伉俪情深,读来令人泪下,有如另一本《浮生六记》。妻子住院时,他为她每天送一瓶鲜桔汁,这是他多年为她准备早餐的一部分。妻子抚养儿女,孝敬老人,含辛茹苦,不用说大部分家务必定由她来操持。但这个老公多年来一直为她做早餐,还有一个这样做的人,就是钱钟书对杨绛。不用说,丈夫肯持续付出关爱,婚姻必定幸福。
妻子季淑与他刚结婚,并不善烹饪,一锅米饭煮成了粥,婆婆宽容地说,粥也好吃。季淑羞惭,以后发奋图强,加上梁实秋嗜吃,种种合力,使季淑发展成了厨艺高手:<她常说:“自奉欲俭,待人不可不丰。”我有时邀约友好到家小聚,季淑总是欣然筹划,亲自下厨,她说她喜欢为人服务,最熟的三五朋友偶然来家午膳,季淑常以馅饼飨客,包制馅饼之法她得到母亲的真传,皮薄而匀,不干不破,客人无不击赏,他们因自号为“馅饼小姐”。有一回一位朋友食季淑亲制之葱油饼,松软而酥脆,不禁翘起拇指,赞曰:“江南第一!” 季淑以主持中馈为荣,我亦为陪她商略膳食为乐。买菜之事很少委之佣人,尤其是我退休以后空闲较多,她每隔两日提篮上市,我必与俱。她提竹篮,我携皮包,缓步而行,绕市一匝,满载而归。市廛摊贩几乎无人不识这一对皤皤老者,因为我们举目四望很难发现再有这样一对。回到家里,倾筐倒箧,堆满桌上,然后我们就对面而坐,剥豌豆,掐豆芽,劈菜心,……差不多一小时,一面手不停挥,一面闲话家常。随后我就去做我的工作,等到一声“吃饭”我便坐享其成。十二时午饭,六时晚饭,准时用餐,往往是分秒不爽,多少年来总是如此。
这段文字,信息量可谓满满:陪妻子买菜,陪伴满分。陪妻子闲话家常,交流满分。择菜做早餐,付出满分。择完菜就去工作,著作等身,事业满分。梁先生若不算好丈夫,还有谁能算呢? 抗战胜利后,梁实秋、李长之同在北师大执教,同住一院。某个夏日,李妻买菜归来,将菜筐往桌上一抛,正抛在李的稿纸上,弄湿了稿纸。李大怒,遂起争端。梁闻声赶来对李说:“太太冒暑热买菜是辛苦事,你若陪她上菜市,回来一同洗弄菜蔬,便是人生难得的快乐事。做学问要专心致志,夫妻间也需一分体贴。”李默然良久,以后很少对太太发脾气了。
梁先生为世人所问责,原因无非有两,一个是他与鲁迅先生的骂战。一个是妻子季淑去世半年后,71岁的他重又燃起了爱情之火,从认识的第6天起一天一封情书,狂追比女儿都小四岁的台湾歌后韩菁清。有人嘲笑他刚写完《槐园梦忆》,立马槐园梦醒。关于这两点,我有不同看法。
梁实秋发表《卢梭论女子教育》一文,对卢梭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梁实秋认为,文学所要求的只是真实,忠于人性。当时,景仰卢梭的鲁迅刚从广州来到上海,对梁文极为不满。他发表《卢梭与胃口》一文,对梁的观点进行驳斥。 在鲁迅发文驳斥其观点后,作为文学界后辈的梁提笔应战。他说:“等到有些个人开了药方,他格外的不满;这一服药太冷,那一服药太热,这一服药太猛,那一服药太慢。把所有药方都褒贬得一文不值,都挖苦得不留余地,好像惟恐一旦现状令他满意起来,他就没有杂感所作的样子。” 使得他们矛盾深化,是二人对翻译的不同看法。
鲁迅编译的《文艺批评》一书出版后,梁实秋很快就在《新月》上发表文章《论鲁迅先生的“硬译”》,批评鲁迅的翻译文风。尔后,鲁迅以《“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进行反批评。 此时,左翼作家开始出来帮忙,创造社的冯乃超著文称:“然而,梁实秋却来说教……对于这样的说教人,我们要送‘资本家的走狗’这样的称号的。”梁实秋还击道:“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 论文学有无阶级性,这问题真是见仁见智了。
回想当年,鲁迅先生与梁实秋先生之骂战,未必全是两个阵营的对决,更多是意气之争。说不定还享受着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快感。若真的烦对方,吵完之后应把对方拉入黑名单,再不相往来,他俩却是吵了八年,至鲁迅去世方休。难道是心中窃喜,吵得惺惺相惜?身为读者,看到两位大师吵架,放下温良恭俭让,露出刀笔吏本色,骂人骂得不带脏字,还要入骨三分。看两个最强大脑,灵感碰撞,火花四射,不亦乐乎?
梁实秋与冰心,是多年好友。冰心用手指着照片上的韩菁清说:“他这一辈子就是过不了这一关!”而最戏剧性的事情是,梁实秋得知这句评论,后,笑着回应说:“她那一关我倒是稳稳当当的过了。”
娇妻韩菁清,与他有这样一段对话。梁实秋与韩菁清的新房设在韩家。洞房花烛夜,梁因高度近视,又不熟悉环境,没留心撞到了墙上。新娘立即上前将新郎抱起。梁笑道:“这下你成‘举人’了。”新娘也风趣地回答说:“你比我强,既是‘进士’(谐音近视),又是‘状元’(谐音撞垣)。”两人相视大笑。 虽然年龄差距大,能这样聊得合拍,多么难得。 韩菁清年轻美貌多才,家产丰裕,名利俱足。若说她是图财图名,实在令人难以信服。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俩的确产生了化学反应。 梁先生喜欢美人,这不用说。前妻季淑,当年也是学校三十多个老师中最漂亮的一个。 但他找对象,感情基础建立在聊天合拍这一点上。无论季淑,还是菁清,都是可以随时聊天,处处合拍,“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的灵魂伴侣。 再加上梁先生继承了父亲的好性格,性格温暖,感情热烈,婚姻中情书不断,情话不绝。如同莳花高手,持续灌溉,永恒关注。所以嫁给他的人,享受到的感情质量,达到了普通家庭无法企及的高度。 梁先生,真性情,真才子,真良人也!
梁先生待季淑以至诚,相濡以沫,情爱甚笃。但季淑去世后,他没有象巴金在萧珊去世后一样,孑然一身,孤独终老。而是果断再次投入火热的恋情中,主动治愈了痛苦。 之死靡他的感情我们羡慕,但这是一种个体的选择,若作为标准要求每一个人,就是一种愚蠢和残忍。 从一而终是理学家的主张,真正儒家主张的是“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梁先生悲伤是彻骨悲伤,但他生命之火并未熄灭,也不打算陪葬。 他身上有魏晋名士风度,不拘礼法,旷达无碍。 “甑己破,顾之何益?”他就这么放下过去,开启了人生新纪元。 虽然让人看不惯,但其中并无道德缺憾,妻己亡,梁是单身,韩也是单身。年龄差距,他俩自己不介意,外人介意又如何? 这段婚姻果然又是一段良缘,他与韩菁清相爱十多年,情融意和,情书结集,情话不断。偶尔的争吵只是因为他身患糖尿病还偷吃荔枝。 临终之时,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需要更多氧气。 人生对他来说,始终丰盛甜美,让人留恋。
他的才华举世公认,他的情趣无需多言。两段婚姻,一饮一馔,他都细细品味,耐心钻研,在婚姻中把爱情贯彻到底,在饮食中把文化发扬光大。让自己的一生有滋有味,充盈丰盛。也把美好的艺术享受馈赠给了我们……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李芳 , 银行工作十年,后下海经商,喜欢旅行,阅读写作
本期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