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园地 -专栏】父 亲 / 文:侯贤祥
父 亲
侯贤祥
我的父亲与许多人的父亲一样,是一个平凡的人。他的母亲在他5岁的时候因病去世了。
由于家庭的贫困,父亲只读了一年书就辍学了。12岁开始,他就挨家挨户借布票,然后爬火车去豫西洛阳一带去卖。所谓爬火车,就是爬那种跑不快的货车,这样能省三两块钱的车票钱。父亲通常是从吃过中午饭从家里出发,拎着他的奶奶专门给他蒸的玉米面窝窝,步行30公里,去一个叫小坝的火车小站。布票是缝在衣服的最里层的,借着夜色,他趴在车站附近的高高的路基下面。等着一遍又一遍的雪亮的探照灯扫过,那一列黑黝黝的长龙般的火车便怒吼一声,头上冒起一股白烟,轰隆隆的启动了。
与父亲一起趴在路基下的,还有一个60多岁的老汉。那老人是去豫西看闺女去的,家穷,没有买票的钱,一老一小在路基下相遇了。火车驶过来了,一老一小跟着跑,那老汉毕竟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又有哮喘,越来越慢,瘦小的父亲回过头去拉着老人跑,老人推了他一把,让他先爬上火车。漫漫的黑夜,火车呼啸着带来的初春的寒风,把12岁的父亲逼到了敞口的煤车的角落。冷,饿,他紧紧搂着他的奶奶为他蒸的窝窝,不舍得吃。因为,这是他三四天的口粮,现在还不是最饿的时候。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俺村东地种满了甜秸。甜秸是在晚秋收获的,在有阳光的地方刨个甜秸窖,等到冬闲的时候去卖。
那一年的那一天,天寒地冻。爹和我天没亮就起床,扒了满满一车甜秸,漫天遍野的霜索里,爷俩向着几十里外的李口镇赵口集出发了。车把上,是我的母亲前一天特意蒸的玉米小麦两掺面馒头。父亲在前头拉,我在后面推。一直走到东南晌,终于来到了赵口集。
卖了大半天,基本上卖完了。爷俩吃着凉馍,买了两碗白开水,中午饭就过去了。那天听父亲说卖了十几块钱,买了一袋化肥,花去了十块零八毛。口袋里就剩下几块钱了。往回走,等来到一个叫路河集的地方,天已经黑透了。父亲停下来,拿出两毛钱,买了两个烧饼,递给我说:你吃一个,给你妹妹留着一个。
我躺在父亲的架子车上,望着天上的星星,小心的啃着那个烧饼。回家的路真长啊,不知不觉,一个烧饼就吃完了。饿,冷,忍不住,揪了妹妹那个烧饼一小口,又一小口,快到家的时候,妹妹的那个烧饼就剩一点点了。索性全填进了嘴里。到家后父亲问起另一个烧饼,我撒谎说路上睡着了,可能丢了。父亲没有再说话,坐在床上,一明一灭的抽着烟。
第二天早晨,迷迷糊糊中,听见爹说:找了一路,也没有找见,八成是让走夜路的人拾走了。我才知道,昨晚上,父亲又独自返回去,找了一路那个烧饼。
过了太多苦日子的父亲,在我考上师范的那一年,郑重其事的说:我和你娘最大的心愿,就是你将来能成为一个在城里工作的人,我和你娘到你家去,能管一顿纯肉馅的饺子就中了。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我的父亲也吃上了我和媳妇儿为他包的纯肉馅的饺子。
半个下午,写了以上文字。
献给我的平凡却伟大的父亲。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版权归原图作者
【作者简介】
侯贤祥,
男,1975.03月出生于商丘县。于1991年9月考入商丘师范学校普师班,1994年7月毕业,同年留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