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病上治验案三则
中医书友会第2454期
I导读:“以下治上”疏通、调配人体气、血、水、津液。
“经、针一道”验案三则
作者/赵文冰
经方合方的运用,与针灸的缪刺之法“以左治右”,“以下治上”有异曲同工之意,都是对人体气、血、水、津液的疏通和调配,至于加减变化,由心而已。举临证验案几则,以飨同道:
案一
杨某,女,41岁,2018年12月1日,初诊:大便后见鲜血,既往有子宫肌瘤史,胃纳不佳,常见口臭,右脉弦缓而滑,左脉沉缓,大便尚可,舌体胖,舌苔白,舌苔中后部较黄腻,手足觉凉。如有食之不合则常见吐水出现。
柴胡6g,黄芩10g,甘草3g,当归10g,升麻6g,苍术10g,厚朴3g,生姜3g,陈皮6g, 茯苓30g,泽泻10g,猪苓10g,赤芍10g。颗粒剂,开水冲服,早晚分温服,3剂。
血圊于下,可以升提之法求,“下病上取”。用乙字汤合胃苓汤,温升气血兼以祛湿。
2018年12月4日复诊:便血消失,大便略稀,以温通络脉,意在肌瘤。
上方加桂枝6g,白术10g,王不留行30g,牡蛎60g。(颗粒剂),继服7剂,收尾善后。
案二
杨某,女,43岁,2020年5月11日,初诊:两太阳穴痛,夜间对牙时觉酸、累感,常开口睡觉。白天一咬合即胀,甚则吃饭觉累,天天紧张不放松感。上个月月经量大,平素易提前,半年来难眠,入睡慢,做梦多,一生气头即胀,易生气。大便干,一天一次。舌前色淡,苔薄白滑,舌体胖,右脉沉细而弱,左脉细弱。
吴茱萸3g,党参10g,生姜15g,大枣6g,茯苓30g,土茯苓30g,肉桂3g,白术20g,炙甘草20g,槟榔6g,厚朴20g,苏叶3g,大黄3g,细辛3g,淡附片6g。颗粒剂,开水冲服,早晚分温服,5剂。
气血郁滞于下,火气浮越于上。正是阳明中寒证,以温潜下法,吴茱萸汤、苓桂术甘汤、大黄附子细辛汤杂合而治。
2020年5月15日,复诊:头已飒然不痛,心身自觉轻松,大便一天可至3次,无腹痛,无所苦。牙已无酸累(诉服药一天即消失),睡眠时间延长,做梦数大减,睡眠质量改善。脉濡弱,言其从小手足凉。舌体胖大,舌前微红,苔薄白滑。
当归15g,白芍30g,赤芍30g,川芎12g,茯苓20g,泽泻40g,白术20g,细辛3g,熟大黄6g,淡附片6g,王不留行30g,牡蛎40g。颗粒剂,继服5剂。配合乌灵胶囊、大黄蛰虫胶囊。
上病下取,头痛治腹肠,取阳明。复诊用方以养元养血、通滞化瘀方向善后。
案三
孙某,女,48岁,2020年4月30日,初诊:诉近年每逢春季下午约3-4点钟出现双眼视物模糊,右眼既往虹膜炎史于他院进行治疗。有时口干,大便一天一次,质黏不畅。前额不舒,不畏寒,眠浅,睡眠质量一般,有时做梦。自去年月经停止,自以为闭经,却于今年断续来过两次。左脉弦涩,右弦缓,舌质淡红,苔中部黄腻。
桂枝6g,白芍10g,炙甘草3g,生姜3g,大枣10g,清半夏12g,黄芩10g,黄连3g,党参10g,干姜3g,白术10g,茯苓30g,鱼腥草30g,桔梗12g,枳壳6g,醋莪术10g,醋三棱10g,醋五灵脂10g,乌药10g。颗粒剂,开水冲服,早晚分温服,5剂。
以桂枝汤合半夏泻心汤为底方,加入利湿调气,通肠化瘀滞之品,疏通肠道血液淋巴等循环,以下治上。
2020年5月6日,复诊:诉下午3-4点双眼模糊感减轻,无头痛,腹部较前明显软和,自觉身轻。左脉弦涩,右脉弦缓。大便仍有些许粘滞感。
上方加大黄3g,厚朴6g,赤芍10g,牡蛎30g,继服5付,增加通畅肠腑积滞的力量。
2020年5月16日,复诊:服药后自行停药5天来复诊,诉现双眼明显好转,服上方一开始大便可至2-3次/日,现大便每日一次偶有乏力感,食稍多时易出现腹胀,眠佳。苔中略厚腻,有横裂纹,左脉浮弦滑,右脉弦滑。
黄芩9g,黄连3g,姜半夏13g,党参9g,干姜3g,大枣5g,炙甘草9g,熟大黄6g,姜厚朴20g,白术20g,肉桂3g,潬桃仁6g,首乌藤30g,细辛3g,芒硝3g。颗粒剂,继服5剂。
以半夏泻心汤为底,合桃核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黄附子细辛汤方义,合而为一,寒热平调,通补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