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的回答绝了!

刘墉,乾隆朝一个著名的人物,演义中的“刘罗锅”,虽然他没有同时期的和珅那么受宠,但在很多的野史笔记中都记载了他机智聪明,与乾隆帝有不少的诗文唱和,以及许多的趣闻轶事。虽然这些记载的真实性有待考证,可有一点大致是不差的,那就是刘墉确实是个有才之人。有一年中秋节,乾隆帝在清漪园闲暇无事,便令刘墉等一帮文人陪他去逛西堤。当时堤上种了许多果树,又正值中秋时节,各种果实挂满枝头,煞是好看。刚走两步,乾隆便来了兴致。他吩咐太监在昆明湖采了一个莲蓬,亲手剥开,尝了一粒莲子,又吐了出来,随口吟出一句诗:“莲籽心中苦”,并示意大臣作对诗。正在大臣们忙琢磨皇上葫芦里卖什么药,如何答对才好的时候,平时爱在乾隆面前逞能的和珅,急忙抢先答了一句:“母猪肚里臭”。乾隆听后把脸一沉,训斥他说:“今日是中秋佳节,岂可用污言秽语来煞风景!”和珅讨个没趣,赶忙跪地乞求免罪。乾隆瞟了刘墉一眼,示意让他对诗。刘墉虽不如纪晓岚才思敏捷,倒也能出口成章。他从容地从路边梨树上摘下一个梨,咬了一口吐出来,吟了一句:“梨儿腹内酸。”乾隆听后点了点头,赞扬了一番。不过,乾隆也是个好逞能的主,他见刘墉这么快就对上了,心里不是很舒服,边走边琢磨,当他走到一棵柿子树旁,看见树上挂满了尚未成熟的柿子时,一下有了主意,转身对刘墉说:“刚才爱卿对诗很工整,朕赏赐你个柿子吃。”青柿子很苦涩,但刘墉又不好抗旨,于是他也想了个办法。刘墉接过柿子后,马上让太监奉上一把小刀,他把柿子分成几片挨个发给随行的大臣,他自己仅留下一小片,并说:“这是皇上的恩赐,我不能独享,应该和诸位一起分享!”当着乾隆的面,大家谁也不敢不吃,结果一个个涩得够呛。乾隆帝接着游玩,不久又来到一棵梨树下站住了,他让太监摘了一个又大又黄的梨子,赏给刘墉吃。刘墉正好口渴,接过梨子便大口大口吃起来,看的旁边的大臣直流口水。乾隆问他:“你这次为何不分给大家吃了?”刘墉回道:“这鸭梨虽味道鲜美,人人想吃,但臣却不能分给诸位。因为今天是团圆节,若是众大臣分梨(离),那还怎么能为皇上效力呢?”乾隆听后哈哈大笑,称赞刘墉机敏过人。

还有一年元宵节,乾隆帝在宫中呆着无聊,便领着众妃嫔和文武百官来到了城楼上观灯。眼见北京城灯火通明,人山人海,乾隆兴致大发,就问身边的和珅:“你说这城下有多少人呢?”和珅被问住了,憋了半天也没说出话来。乾隆一脸的不高兴,转过头又问刘墉,只见刘墉眨了眨眼说:“皇上,这城下就两人!”乾隆不解,连忙追问:“来来往往这么多人,你怎么说就两个人呢?”刘墉回道:“皇上,这么多人其实不过是一个为名,一个为利!”乾隆听后觉得有理,但还想考考刘墉。他指着城下闹哄哄的人群说:“刘爱卿,大清一年要生多少人,要死多少人?”刘墉不假思索,马上答道:“生一个,死十二个!”乾隆不解地问:“我大清国人口这么多,怎么说就生一个,死十二个呢?”刘墉赶紧解释说:“国家再大,一年也就一个属相。一年死的再多,也离不开十二属相啊!”乾隆听后大笑,立赐刘墉御酒三杯。

当然了,这些传闻皆不足为信,不同的野史笔记中都有类似的记载,且主人公也是张冠李戴,不是纪晓岚,就是刘墉。民间之所以将和珅贬低,将刘墉等人抬高,无非就是痛恨和珅罢了。其实,能在乾隆帝跟前大红大紫,没有点真本事是绝无可能的,论聪明才智,和珅又怎会在刘墉之下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