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三十六国之——焉耆国

焉耆国,都城员渠城,建立在绿洲以农耕生活为主,4000户人家,32100口人,家园守护卫兵6000,在西域算大国排名第二,盛产胭脂、良驹,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佛教盛行,玄奘去印度取经,从高昌国向西出发,第一个到达的就是焉耆国。

汉朝进入西域之前焉耆属于匈奴的属国,公元前60年受到汉朝文化的影响,公元初年沦为莎车国附属国,公元75年北匈奴残余势力征服,公元91年归顺班超,三国时期逐渐强大,公元448年被魏军打败后龙姓王族执政重新振兴,之后附属于西突厥、铁勒、隋朝,唐朝时期成为唐安西都护府下属四镇之一,安史之乱时期吐蕃趁机攻占焉耆,后回鹘打败吐蕃统治焉耆,此后以王国的形式存在,13世纪末回鹘人的王国灭亡,焉耆国也随之消失。

今地理位置焉耆回族自治县,隶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13年设焉耆县,1954年成立焉耆回族自治县;全县总面积2570.88平方公里;总人口17万;是6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由汉、回、维、蒙等31个民族组成。地处南北疆交通咽喉,当地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以农作物为主,矿藏资源达80余种。境内留有唐代诗人岑参、南宋诗人陆游的名诗名句和东晋高僧法显、唐代高僧玄奘以及清朝民族英雄林则徐、学者褚廷璋的足迹。历史遗迹有焉香尚寺、老坊寺、临固大寺、唐王城、霍拉山古寺遗址、博格达沁古城 。

博格达沁古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