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齐人乞祭”想到“阿C吃会

由“齐人乞祭”想到“阿C吃会

文/吴仕钊

案头有一本《中国历代散文选》,闲来翻翻,常从中获得一些新的东西。最近复读《孟子·离娄下》中一篇首句为“齐人有一妻一妾”的叙事散文,颇为受益。文章篇幅虽短,但文笔生动幽默,自然流畅,刻画人物栩栩如生,通过齐人到祭墓之地,向富贵者乞讨剩余酒食,酒醉饭饱后回到家中,洋洋得意而骄于妻妾的故事,讥讽了当时一些人为了追求富贵利达而不择手段的可耻行径。该文所塑造的艺术人物形象,使笔者联想到过去曾经看过的电视剧《阿C的口福》中的主人公“阿C”。

今之“阿C”何以与古之“齐人”相提并论?原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懒”,都有一个共同的行为“乞讨”,都在酒足饭饱后回到家里显摆。

你看,古之“齐人”在郊外墓地乞讨祭祀所剩的酒肉,成天这样酒醉饭饱后回到家里骄其妻子和小妾。这种只见丈夫在外吃不见外人到家吃的怪事,引起了妻子的警觉。一天早起,妻子暗地跟踪丈夫,想看看到底是些什么人与丈夫交往,整个城中没有谁与丈夫交谈,最后到了郊东墓地,其间有祭墓的富贵之人,丈夫向他们乞讨剩余的酒食,讨一个尚不满足,又向其他人乞讨。妻子想,原来这就是丈夫饱食酒肉的方法啊。妻子回到家里把此事告诉其妾,丈夫是我们作妻妾的终身依靠的人啊,现在竟这样!妻妾二人在悲哀和失望中哭泣,而丈夫却不知道这些,洋洋得意地从外面回来,像往常一样装腔作势,骄其妻妾。

文章最后说,用君子之道观之,像上述丈夫那样追求富贵利达的人,其妻妾不感到羞辱又不悲哀哭泣的事,几乎没有。

是的,人总是有荣辱观念的,孟子正是通过上述齐人乞酒而骄于妻妾的故事,讥讽当时一些人为了追求富贵利达而不择手段的可耻行径。孟子行文十分自然流畅,结构严密,引譬设喻,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读后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教益。由此及彼,联想电视剧《阿C的口福》中的主人公“阿C”。“阿C”与“齐人”这两个不同时代的“人物”,竟有着某种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是为了满足肠胃之需要,追求口福之快乐,都是社会可怜的寄生虫!都在鞭笞之列。

下面,我们重点说说“阿C”。阿C原是个工人,由于懒惰和涣散,他长期请病假不上班,为了填饱肚皮,他“发现”了既不费力又能吃得好的新术——利用报纸扑捉公务会议信息,想方设法钻进各种会议,沉于会海摸大“鱼”,只见他经常出入宾馆饭店,整天酒醉饭饱。阿C这种吃法,比起古之齐人不知要“高明”多少倍,凭着这个“混”的本领,阿C竟成了职业陪会(吃会)者。他信奉一点,只要有会议,就有招待餐,若大的会海,张三吃得,李四吃得,我阿C也吃得,记住这一点,我阿C就不愁填不饱肚皮。这个大腹扁扁的会议骗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仅没被人们发觉,还被餐厅服务员当成有来头的“什么长”,求他办这事,帮那事,阿C利用吃会之便,居然帮年轻的服务员解决了十分棘手的工作调动问题,可见阿山吃会有术,也有效。然而也有限,终逃不脱堕入法网的下场。

复读文章,联想到看过的电视剧《阿C的口福》,笔者不禁沉思起来:阿C为何有些口福?现实生活中是否真有阿C之类的吃会者?如何才能防止像阿C这样的社会寄生虫的滋生?直到今天,仍在思考这些问题。

【作者简介】

吴仕钊,湖北随县人。文学硕士,襄阳市委党校退休人员。《湖北作家词典》介绍作家,曾任湖北省文联委员,湖北外国文学学会会员,襄阳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襄阳市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等职。近年主要从事国学研究,在春秋战国文化研究、诗经和佛学方向着力。公开出版《外国文学自学指导》《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南》《慈悲大洪山》《缅怀》等书。平时喜欢写作叙事诗篇、杂文、随笔和散文。

《保康风采》编辑:邓龙金 / 审核:李修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