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北面南米,北酒南茶,南北分界的差异在这里非常明显
中国的地理学家把长江与黄河之间的秦岭、淮河看作是中国东部地区的一条南北方分界线。“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一出自《晏子春秋·杂下之十》的典故,常被人们用来形容我国南北气候条件的不同。说起中国南北过渡带,许多网友会联想到河南省最南部的信阳,信阳市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的美誉。
据专家考证,淮河作为一条南北分界线,并不是因为气候差异,缘起竟是因为军事斗争的需要。夏商之前,黄淮地区气候温暖,与江南相似,不仅种植水稻,还有成群的大象。南北分界意识最初起于春秋时期的军事政治领域,楚国人从汉水流域北上,跨越淮水上游争霸中原,才有了淮河作为南北分界的空间意识。
民间常用“北面南米,北酒南茶”来形容南北生产环境、生活方式的差异,南北分界真的是泾渭分明吗?在淮河下游地区,确实有一个地区的南北分界标志非常明显。这个地方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历史上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等。
江苏省淮安市,地处淮河流域中下游,位于江苏省长江以北,境内河湖众多,水网密布,京杭运河、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废黄河、盐河等 9 条河流纵贯横穿。坐落于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的淮安地区,为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江南河道总督府。
南北分界的差异,在淮安市体现最明显的就是建筑风格,淮河以北的地区多干旱,民居多以土墙草盖四合院为主,房顶多用红瓦。而淮河以南建筑多为U型、L型主屋,厢房结构砖瓦房多,房顶多用青黑瓦片,具有青砖黛瓦的南方民居建筑特征。
据民俗学者介绍,淮南爱吃米,淮北爱吃面,淮安自古就是南北分水岭,“南船北马”的特征在此地非常突出,古时候,北方人来到淮安,都是在淮安弃车马坐船南下,而浙江、福建等南方人,到淮安清江闸下船后死心塌地换乘马车,由此向北。
淮安是“大鸾腾飞的地方”。在淮安市楚州区镇淮楼西北隅三百米外的驸马巷7号门内,有两座东西相连的老式宅院,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就诞生在这座民居中,他在家乡度过了人生起步的12个春秋。1910年的春天,童年的周恩来离开家乡,踏上了远赴东北的求学之路,再也没能回过故乡。
淮安是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包容天下,崛起江淮”,这是新时代淮安精神,作为周恩来总理故里,这里有包容天下的胸怀,更有着崛起江淮的雄心。
淮安素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历史上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2015年12月28日,淮安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开通运行,运营里程为20.07千米,共设23座地面车站,这是目前世界上里程最长的不带“辫子”(无触网)有轨电车线路,也是国内首条进入城市核心区的有轨电车线路。据悉,有轨电车采用我国自主研制的超级电容,充电30秒钟可跑5公里,刹车时还能将85%的动能转换成电能回收到超级电容再利用。(王建安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