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没人一起谈熊十力和尼采了

上学念书的时候,我就分享给室友,朋友,同学听,乐此不疲。后来工作了,前前后后组织也参加了不少的学习小组读书会什么的,就把这些东西分享给他们。

拜科学所赐,信息发达,分享起来容易得很。从前要在书上抄下来,做成笔记,印象里最多的就是熊十力和尼采,这些年颠沛流离,笔记剩下的所剩无几,买了盒子藏在书架顶上,一眼望去,都是回忆,美好!

现在,便利很多。手机或者电脑随手写一段就发了。换做从前,得赶上图书馆下自习,或者食堂吃饭时才能说,总是意犹未尽。得向连续剧一样,一有机会就续上,接着热火朝天地说。熊十力是我发现的,各种奇闻,比如去内学院学习,比如参加过反清。尼采是别人提的,大家一起找的材料拼凑故事和思路。

传输成本的降低,可能也影响了传输内容的“售价”吧。又或许,从前是下自习就那一条路,吃饭就那么一个地方,不得不听。反正是没人再听我唠叨了。我觉得有意思的东西,也仅仅是我觉得而已。

分享是个美好的事情,但它不能也不应该是一个人自说自话。所以渐渐的,我就不再上什么读书会学习小组了。总觉得大家都在自说自话,自顾自的表达,就像是广场,但不是古希腊的广场,有苏格拉底。更像是现在的广场,跳舞的跳舞,叫卖的叫卖。

偶尔我会不识时务的想挑起讨论,大家都是场面人,礼貌的岔开话题,接着各说各的……。我自觉还是挺体面的,默默挨到结束,此后各玩儿各的。

人山人海中的孤独,有点像鲁迅说的旷野里呐喊,连回声都没有。

后来,我开始喜欢上B站。我不懂什么鬼畜同人什么的。我只是喜欢看弹幕。无论你是个多么奇怪的人,你有多奇怪的爱好,在弹幕上你都能发现跟你有一样趣味甚至恶趣味的人。

一下子,就发现了很多很多的同类那种感觉。拜科学所赐,这并不需要大家彼此认识,就静静地看着,不需要对话,甚至都不用注册账号,不需要管发弹幕的是人还是机器人,总之它消解了一部分的孤独。

只是,你选择关注的都是些自己感兴趣的,认可的,这其实只是重复罢了,人是不进步的。看一百份一样的报纸,这不增加什么信息。

所以只好沉在读书里,没的分享。看到精彩处,吆喝一声,接着读。偶尔想起来要表达些什么,就上公众号。

最开始写公众号的时候,是有期望的,万一有人看呢?还是要认真些来写的。也关注阅读量。不过事与愿违的,关注度这东西太复杂,我也不知道哪些东西会有人想要看,而且关注度也不是跟关注人数正相关,一篇看的人多一些的文章,能掉几十上百的关注人数。

再后来,就不在乎这个了。我只写给心中想象出来的阅读者看,人的想象力有限,我只能想到跟我趣味差不多的样子。这完全没有讨人喜欢的可能。但是,管它呢!我又有什么办法?

只是,还是会偶尔觉得不适应。

搞知识社会学的曼海姆有个说法,人一生总会有一个阶段是上面我说的那种状态,之后就找到了稳妥的生活套路,不再这样了。可是有少数人就没变过来,一直停在了那样的状态里,这个没办法。我好像已经过了羡慕别人能稳妥下来的阶段,接受了无法成熟的现实。

只是,好可惜,再也没有人能几个星期日夜不停喋喋不休的谈熊十力和尼采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