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抑郁症要对症下药,传统中医方药有哪些?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思维迟缓,悲观无望,缺乏主动,自责自罪,饮食不香,睡眠障碍,多疑多虑,常伴有全身多系统的与客观检查不相符的多种多样的躯体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容易发生抑郁症的人,多数身体伴有一些慢性疾病,两者互相影响,也就是说身体会影响情绪,情绪也会影响身体。在这方面的调养,除了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之外,身体原来有一些原发疾病的,要积极治疗;中医中药在治疗抑郁症这方面,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从古至今延续了许多经典的方剂。
抑郁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气机郁滞,责之于肝:本证多因情志不遂、精神抑郁,导致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因此,气郁是抑郁症产生的基础病机,贯穿于抑郁症发病的全过程。肝主疏泄,可以调节全身气机的运行,亦可以调畅情志。
肝失疏泄,则气机运行失常,临床可见情绪低落的精神状态,并伴见胸闷不舒,善太息,胸胁胀满等症。治疗时,疏肝解郁法是治疗抑郁症的基本治疗方法,临床常用基础方为柴胡、枳实、白芍、八月札、香附、炒枣仁、菖蒲、远志、生龙骨。
痰浊内蕴,胆腑被扰 :肝主疏泄,调节全身气机之升降出入。与其相表里的胆腑为“中精之腑”,喜清静,恶抑郁,亦主气机调畅。若肝失疏泄,最容易影响胆的功能,造成胆气不利;若肝郁气滞,影响中焦脾胃的运化,造成气血津液运化失常,痰湿内生,二者侵扰胆腑,则胆气失于调达。
胆失决断,临床上可以见到患者胆怯易惊、善恐、失眠、多梦等症状。因此,临床治疗时选用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所载的温胆汤加减治疗,意在化痰浊,利胆气,使脏腑功能恢复正常,气机调顺,神志自安。
具体临床经验方药组成为清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胆南星、生甘草、菖蒲、白梅花。
方中半夏降逆和胃、燥湿化痰为君;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为佐;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为臣;甘草健脾和胃、协调诸药为使。胆南星、菖蒲化痰开窍;白梅花,疏肝理气。诸药合用,共奏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效。若肝火旺盛,加龙胆草、黄芩、栀子,清肝泻火;若肝郁气滞明显,加八月札、郁金,助白梅花疏肝理气解郁;若睡眠较差,加炒枣仁、远志、生龙骨,养心安神。
痰火内扰,心神错乱 :由于情志不遂,气机郁滞,郁而化火,正所谓“五志过极皆从火化”。热伤津液,炼液为痰,痰火扰动心神;或木郁土不达,运化失常,痰湿内生,火邪夹痰浊上扰心神,痰火作祟,变化多端,故临床表现焦虑,悲观失望,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多梦,或不寐,耳鸣,头晕,头胀,腹胀,口苦,咽有异物感,小便短赤,或咳喘痰稠,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等症。
心肺阴虚,心神被扰 :对于素体阴虚的患者,适逢情志不遂,气郁化热,郁热伤及心肺之阴,加重原有阴虚之候,阴虚内热,百脉受病,亦可发病。临床症见患者情绪低落,对生活缺乏兴趣,“意欲食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诸药不能治……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等诸多神经症样表现。
因此,临床治疗时选用百合知母汤(或百合地黄汤)加味化裁治疗。具体经验方药为百合、知母、炒枣仁、菖蒲、远志、生龙骨。方中百合养阴润肺,知母清热养阴,若热象较重,则易生地黄清热养阴、凉血。
由于抑郁症临床多见睡眠障碍及气郁表现,方中配伍生龙骨、远志、菖蒲、炒枣仁,安神定志;菖蒲、远志二药味辛,又有辛散之功,可助疏理气机、解郁开窍。若患者为处于围绝经期的中年妇人,临床伴见善悲欲哭之证,则上方加甘麦大枣汤以润燥养心安神。若患者肝郁气滞症状明显,则合柴胡疏肝散组方治疗。若入睡困难明显者,可加缬草,助疏肝解郁、安神定志。
注意事项:抑郁症中,除了情绪变化的表现外,常伴见睡眠障碍,亦要予以积极干预治疗,这对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大有裨益,处方时常配伍炒枣仁、远志、生龙骨、菖蒲等养心安神药。
另外,抑郁症属于心理、情感障碍,临床上除了药物调治神志外,还要注意接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对促进患者疾病恢复有很大帮助。这也可以看作是治疗抑郁症、调畅气机的非药物干预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