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柏林看著名的“柏林墙”
柏林墙,估计无人不知。到了柏林,柏林墙肯定是不能不看的。
地面上的BERLINER MAUER就是德语柏林墙的意思,1961-1989是柏林墙存在的年代。
很多年前,我们都听说过东西德国与东西柏林,但我当时并没有任何地理概念,曾经以为东西柏林就是东西德国的分界线,后来才知道,原来东西柏林都是位于东德境内,西柏林实际上相当于西德的“飞地”。
二战结束后,德国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四国占领,后来西方阵营占据的地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所谓西德。苏联占领的则成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
类似地,柏林也被四国瓜分,后来分成西柏林和东柏林。
柏林墙虽然拆了,但作为历史的纪念物,柏林市内还保留了一小部分遗迹,具体有多少我也不清楚,我只是从地图上看大致有四五处,我选择了两处比较有代表性的柏林墙去看了看。一处是位于贝尔瑙大街(Bernauer Straße)的柏林墙遗址公园。
这一带的柏林墙也是比较长,我也没都走遍,附近有个博物馆,我们先从这里说说为什么要修柏林墙,以及它将近三十年的变迁史。博物馆的上面还能对柏林墙的结构看得更清楚。
博物馆好像有三四层,都是与柏林墙及当年历史有关的介绍和一些文物。即使是本地人,也未必都对那段历史很了解。
二战结束后,虽然四国瓜分了东西德国以及东西柏林,但柏林城市内并没有分的太清楚,两边基本都是自由往来状态。
1948年6月,做为马歇尔计划的一部分,西德首先发行了B记马克货币,对东德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于是苏联采取报复措施,封闭了西柏林所有的水陆边境,意图让西方放弃西柏林,即所谓“第一次柏林危机”。但西方世界也很团结,大约每三分钟一架飞机,总计20余万架次的飞机飞往西柏林解决物资问题。1949年5月,双方经过谈判,苏联放弃了对西柏林的水陆封锁,但东西德边界彻底封闭,只保留下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畅通。
第一次柏林危机结束后,5月23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成立。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成立。东柏林成为东德首都,而西德首都则设在波恩。
由于两边的经济差距等因素,从1949年到1961年间,从东柏林逃往西柏林的人数达260万之多,这让东德和苏联方面感觉很没有面子。
1961年8月13日,东德方面突然用铁丝网和围墙将西柏林彻底围了起来,只留了几个检查站供双方特殊人员通行,此为柏林墙的开始。
东西柏林之间的火车和轻轨也从此中断,之前还能跨区上班的人也再也无法过境。
西方最初对柏林墙的设立表示出震惊和愤怒,双方曾一度以坦克对峙,但并没有发生冲突,最终也只好接受了现实。就像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曾说过的一句话,虽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但一堵墙还是比战争要好。
最初的柏林墙也不是我们今天所见的样子,而是经历过几代的变化。
第一代,1961年的铁丝网;
第二代,1962-1965年,加强的铁丝网;
第三代,1965–1975年的混凝土墙;
第四代,也就是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这种,号称是75型边境围墙(Grenzmauer 75),修建于1975-1980年间。
75式墙的特点是既能抵挡冲过栅栏的车辆撞击,又能在紧急情况下让东德和苏联的坦克装甲车能冲过去。
柏林墙的总长度近200公里,其中东西柏林市内的界墙大致在43公里。
柏林墙的修建,使逃跑人数大为下降,28年间逃跑的人数大致在五千左右。
除了柏林墙,界河下面也有防潜水的设施等等。
当时位于东柏林的勃兰登堡门也是被柏林墙围了起来,西柏林人想看这一德国标志性建筑,需要在墙外搭个观景台。
这是防止翻墙的钉床。
博物馆高处有个平台,可以观看下方的75式柏林墙的结构。近侧的是西柏林一侧,中间隔离区拓宽的部分只能是在东德自己一侧,将近百米的沙地,目的是让逃跑者跑不快,而且还能留下脚印。
向南能看到远处的亚历山大广场上的柏林电视塔。
这样的瞭望塔曾经有三百多个,由东德边防士兵驻守。
瞭望塔顶上还有巨型的探照灯。
隔离带地面上的大功率弧光灯。
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一处柏林墙遗址公园了,稍后我也要下去走走。
下面的贝尔瑙大街
关于墙的介绍。
这段柏林墙遗址的大致位置和长度。
从博物馆下来,在柏林墙遗址公园走走。这栋位于东德一侧的楼房,一直见证着柏林墙的历史。
从弧光灯(探照灯)使用的电线看,以我的经验推测,功率在10千瓦以上。
当年探照灯留下的电缆。
从东德一侧的墙外看瞭望塔和北面的博物馆。
这是西柏林一侧的75式柏林墙,这样的钢筋水泥预制板共计使用约45,000块,每个构件高3.6米,宽1.2米。最上方光滑的圆形水泥管也是为了增加攀爬的难度。
这块纪念石(Gedenkstein der sophienmeinde)提示人们过去这里曾是索菲亚教区的墓地,因为修建柏林墙,许多墓地也都迁走或消失了。
这三张照片分别是1969、1971和1985年此处柏林墙的样子,中间隔离带还有防冲撞的水泥桩。
一些被拆除的水泥预制件,上面布满涂鸦。
这面墙上有很多照片,猜测可能是当年因为翻越柏林墙被射杀者,据说有一两百人。
再来说说柏林墙的拆除,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
1989年,当时一些东欧国家都发生了巨变,东西德关系也趋于缓和。一些东德人不再穿过柏林墙,而是通过其他东欧国家就可去往西方世界。东德政府只得考虑放开边境管制措施。出境管理部门出台了一个临时规定,就是东德人可以不受限制地离开东德(旅行自由),不过这一规定的最终发布日期是11月10日,因为即使公布了规定也还需要一些准备工作的时间,也就是说东西柏林边界开放的准确日期并没有确定。
文件被交给了当时的东柏林市委第一书记沙博夫斯基(Günter Schabowski,1929-2015),阴差阳错的是,本应参加临时旅行规定讨论会议的沙博夫斯基因为有事缺席了那次会议,而交给他文件的人忘了叮嘱一下,10日之前仍需要保密。
结果这位沙博夫斯基带着那份本应处于保密期的文件去参加了11月9日下午的国内外记者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前半场一切都很平淡,但当有记者问及东西边界何时开放的问题时,沙博夫斯基想起了那份文件,于是他找了出来,照着原文念了一遍。
在场的人最初的感觉都是傻了一般不敢相信,有记者追问沙博夫斯基何时开放,沙博夫斯基用英语明确地说,就是现在,即刻开放,无条件。
新闻发布会的内容在晚间的电视新闻中播放后,东西德的民众都收看到了。所有人的第一感觉都是震惊和难以置信。
晚上,两边都有许多人抱着试试的态度前往边界检查站,想看看电视里的新闻是不是真的,检查站的东德边防军因为也没有接到任何通知,面对大量的人群不知如何处理,起初军官曾下令给出去的东德人证件上盖个章,禁止他们再回来,后来因为人太多也就没有再实施。
许多进入西柏林的东德人起初都是战战兢兢地走过去,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而西柏林的居民则热情地迎接这些东柏林同胞,带他们游览西柏林的街道,请他们喝啤酒,人们相互拥抱,隔绝28年后的同胞再度相聚,场面非常动人。
此时柏林墙看似已经失去了作用,一些年轻人开始毁坏或拆除柏林墙,一些有商业头脑的人,带着各种工具去拆墙,把拆下来的水泥块当做收藏品准备日后升值。
不到一年后的1990年10月,两德统一,柏林墙被大规模拆除,只保留少部分做为纪念。
顺带提一下,那位因为“美丽的失误”而出名的沙博夫斯基后来被判刑三年,服刑一年后出狱,并于2015年11月1日病逝于柏林,享年86岁。
贝尔瑙大街的柏林墙,这一侧过去属于西德的西柏林。
时光像贝尔瑙大街上的有轨电车不断穿梭,东西柏林的记忆也越来越淡薄。
西柏林侧的居民楼
另一处比较有名的柏林墙,位于柏林东部,柏林东站附近,再往东就出市区了。
这是柏林东站内部
车站内的火车轨道模型
东站下有较大的停车场,我就是在还车前去的这里,否则没车就不是很方便。
东边画廊(Berliner Mauer East Side Gallery),也称东部画廊。
东边画廊全长1316米,是现存柏林墙最长的一段,以绘画和涂鸦出名。
东边画廊段的柏林墙位于施普雷河边,其实河的中心才是当时东西柏林的边界,河北侧是东柏林,南面是西柏林。
河与墙之间大片的绿地现已成为巨大的公园。
施普雷河一侧以涂鸦为主。
柏林墙紧邻的街道叫磨坊街(Mühlenstrasse)
临街的一侧,大部分是以绘画为主,有编号的就有102幅,据说有些还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名家之作。
一百多幅绘画中,有的有标题,有些则是无题。我只是简单浏览了一下,没有打算都搞清。
东边画廊最有名的就是编号25的这幅《My God, Help Me to Survive This Deadly Love》,我的上帝,助我在这致命之爱中存活,也称《兄弟之吻》。出自俄罗斯画家德米特里.弗鲁贝尔(Dmitri Vrubel)。
画的原型源自1979年的一张照片,是纪念东德成立三十周年时,苏共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和东德领导人昂纳克亲密会见的情景。
这幅画前的人总是最多的。
ANDY-WEISS是画的作者名字。
这一看就是日本人画的,富士山的五重塔。
这幅画叫《别忘了我的爱》,什么意思看不懂。
《我们是一个民族》
这幅画就叫《柏林》
《翻墙者》
《Wachsen Lassen》
《Alles Offen》
《Diagonale Lösung des Problems》,直译就是对角线解决的办法。
《Test The Best》,画中的汽车可能是东德的品牌,车牌是柏林墙打开的日子,1989年11月9日。
附近还真有一辆几乎一样的汽车,我查了一下型号是特拉贝特601(也有称作卫星牌),是当年东德最受欢迎的家用轿车,圆了很多东德人的汽车梦。
《Mauern International》,大意是各国的城墙,第二个是中国的长城。
《Curriculum Vitae》,从1961到1989,柏林墙的履历。
《Tolerance》
好好的画上,又被人胡乱涂鸦,看看写的什么。
好像是一辆从韩国开过来的汽车
车身上的地图,不知是不是表示它要周游世界。
路边的建筑。
柏林也有这样的三轮,这不是三蹦子吗。
摩拜和小黄,不知道柏林的小黄还健在吗,有没有退不了的押金问题。
施普雷河上的游船
现在转到墙的南侧。
好像是个什么团体在拍摄像。
摄像师。
墙上开了个门,但又不通。上面挂了很多锁。
看出这是谁吗?
从墙的最东端看柏林墙两侧。
附近的梅赛德斯奔驰体育馆。
旁边的奔驰公司办公楼。
施普雷河边的游船码头
码头再往东,有座19世纪的老桥,奥伯鲍姆桥(Oberbaumbrücke),最初是建于1732年的木桥,曾是勃兰登堡的税关。十九世纪末改为砖石桥。1961年修了柏林墙后,桥也就基本不再使用了。
其实桥还是挺漂亮的,我没有近看有点遗憾。
我们在文中曾提到柏林墙之间曾有数个检查站(检查哨),下一篇再说说唯一的查理检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