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杞地名文化——城关镇各村地名由来

城关镇在杞县县城中部,以驻地在县城得名。南连五里河镇,其他三面与城郊乡接壤。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辖东街、南街、西街、西城、金城、南城、工业路、兴隆8个居民委员会。70多条街巷;南关、东关、北关、西南村、西关(西关、二顷园、北家后、护城寨)、腊梅庄(腊梅庄、王庄、袁庄、三里遥)、边庄(边庄、闫庄、葛花庄、罗庄)、王堂(王堂、崔庄)汪童庄(汪庄、童庄)、彭庄(彭庄、杜庄)徐楼(徐楼、孟岗、竹园、牛角庄)等11个村委会,26个自然村,86个村民组,28611户,74760人。(其中非农业户口55490人),总人口中有回民1970人。耕地13485亩

城居三丘之上,古称雍丘城。商、西周为杞国都城,秦为雍丘县属阳夏郡,唐置杞州,五代晋称杞县。民国称雍丘镇,1946年称东娄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城关区,后改为一区,1952年更名城关镇。1958年为金星人民公社一部,后改为城郊人民公社。1960年城郊和城关人民公社分治,1963年合并称城关公社。1983年社改为乡,复名城关镇。地势坦缓,旧有七岗三洼。元、明、清黄河泛滥水淀无迹,土壤多为青沙,部分两合土和黏土。

村民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大蒜、大豆、花生、棉花,城西部附近村,划为蔬菜区,建起大棚日光温室,鲜菜常年供应市场。

交通有开封一杞县公路、106国道(杞兰公路、杞太公路)、杞县一沙沃公路、杞县一裴村店公路,朝阳沟一杞县地方铁路终点站

城关镇是雍丘故城,是一个古老的精密建筑群,自秦始皇时筑城,已有二千年历史,名胜古迹多集中城厢内外。据《杞县志》载:有“辰楼春霁”、“西岗挺翠”、“河桥官柳”、“南溪流云”四处为杞县八景之半。古建筑有文昌宫、大成殿、东娄书院、署衙、大佛寺、春秋阁、牌坊、娄公庙、文庙、武庙、渡蚁桥等,对研究杞县历史发展,风俗民情,政治沿革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虽有的建筑不存在,但资料已载入史册。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新中国成立前为历代统治者盘据的巢穴,饱经水、火、兵燹之灾,使这座古城黯然失色。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党和政府重新规划,城关面貌更新,楼房毗邻,街巷整洁,市场繁荣,城关镇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每日晨集分五处,逢一、六日绠会。

城关——杞县城关镇人民政府驻城关,故名。在县境中部,北距惠济河2公里,开杞公路及朝杞地方铁路终点站。面积9万平方公里。

聚落椭圆形。东西街三条,南北街5条,中山大街、南门大街、南关大街、北门大街、北关大街为主线。街巷呈棋盘,有新建的水东烈士陵园,城隍庙商场。古建筑有孔庙大成殿、抚辰楼、文昌宫、关岳庙等。杞县城为古杞国都城,秦始皇时筑土城,雍丘城居三山之上。扼东西,南北通道,为汴京屏障。城池历代多次修建。在500多年中修筑28次。明崇祯八年(1635年)改筑砖城,周长1400余丈。清乾降二十八年(1763年)扩为九里十三步计1626丈。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城外筑土堤周围2861文。清至民国又多次维修,1946年城墙拆除,现存土堤。同治三年栽植柳树,1919年改堤为寨,周围是十五里三百三十步。

南关村——在杞县城南门外、城关镇南15公里处。南门(清名南清门),从南门吊桥至南堤口,此段为南关聚落南北长方形,面积1万平方公里。

据清《杞县志》载:元太宗六年(1234年)南关为黄河经杞故道之一,低洼甚于其他四关,历年多水患。1918年大水之后,居民房舍尽毁塌,户全迁出,又1937年水深数尺,一片汪洋,居民无一户存在。1958年建大队,南关之路改道,挖沟排水,群众陆续迁回。现在之南关,生意兴隆,户户毗连,楼房林立,公益事业兴旺发达。

东关村——在杞县城东门外、城关镇东1公里处。东门(清名迎宾门),清代与其他四关统称关厢。1958年建立大队。1983年改为村委会,属城关镇。居民聚落东西长方形。柏油路面。街两侧村民居住,兼做生意,面积20万平方米。

明代建的东岳庙(亦称大山行官,建于1369年)历年二月十五有古会三日。1932年改建第四小学。东关东南堤内的太平庄,传为明代杞县举人李信(即李若)别墅。1938年前尚有茅屋数椽,居民几户。今废。

北关村——在杞县城北门外、城关镇北2公里处。北门(清名永安门),清代与其他四关统称关厢。1958年建立大队,1983年改成村委会,属城关镇。

聚落南北长方形,面积70万平方米。古建筑有清顺治九年创建的泽漏园、义冢园、祖逖祠、普济庵等,现已无存。

北关地势洼,涝则农田尽没,早则追地盐碱,十年九不收。灾年水深数尺,庐舍浸没,人民流离,十室九空,解放后党领导群众,挖沟排水,兴修水利。农民安居乐业

西南村——在杞县城小西门外、城关镇南0.5公里处。小西门(清名宝成城),与四关统称关厢,古制城内曰坊,城外曰关,曰厢,负城为郭。1919年改称小西关。1990年从南关村委会分出另立改为西南村。聚落矩形,面积约15万平方米。

西关村——在杞县城大西门外、城关镇北2.5公里处。回族。大西门(清名镇安门)至西护城堤口,此段为西关。聚落东西长方形,面积20万平方米。古建筑有云林寺(亦名普济庵或茶庵)、真武庙东生院、千佛祖母阁、刘文烈公祠、徐黄二贤祠、渡蚁桥等。现已无存。

二顷园——在杞县城西1公里、城关镇北3公里处。据传,原为侯姓花园,占地两顷,人称二顷园,后园废成村,仍沿用此名。

聚落矩形,面积2.3万平方米。历史名人侯作霖,明万历五年丁丑年(1577年)进士。富有田园,性恬淡,居此村二十余年,足迹不入县城,著有《二顷园集》。

护城寨——在杞县城西1公里处、城关镇西北2公里处。清同治年间为杞县城守营哨所,改称护城寨,后扩建成村沿用此名。聚落矩形,面积2万平方米。

(0)

相关推荐

  • 明朝山西远离边境之地,为何有座城的完备程度,还超过太原和大同

    有机会看到了一张卫星图片,据说拍摄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黑白色调,清晰度比不上今天的高清卫星图,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主色调,看上去更加给人以古朴.威武之感.图片中是我国一个古城,或者说是一个古城群,在中 ...

  • 华州消失的乡镇——(二)华州乡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乡 华州公社位于华县老城北一公里处的华州街,东与少华公社接壤,南连城关镇和杏林公社,北邻下庙.侯坊公社,西接东赵公社,东西长四点六公里,南北宽二点八公里, ...

  • 栗旭晨||追忆历史上的忻县市

    忻州在历史上数易其名,古属冀州,商周属唐国,周代属晋国,秦属太原郡,汉武帝曹操设新兴郡,三国时称九原县,后设秀容郡领秀容县,后又为忻州秀容县,清雍正二年升为忻州直隶州,民国元年改制称忻县.解放后一直称 ...

  • 【丁百林】丰原镇与中源县

    丰原镇与中源县 丰原镇与中源县 近读〈老渭南〉一书杨志贵选写的("中源"县址今何在)一文,很受启发.长寿塬确实历史攸久,人灵地杰. 据杨志贵先生考叙:南北朝时,在北魏肃宗孝明帝(元 ...

  • 文化阳原 | 探究县治卧牛城的变迁

    邑县治所是县境之内最为辉煌的聚落,盘点古今,阳原境内共有六处邑县治所: 一为浮图讲乡开阳堡,曾作战国时期赵国安阳邑,汉时东安阳县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安阳县治所: 二为辛堡乡龙凤坡东北一带,曾作汉时 ...

  • 潍城区与老潍县城里

    潍城区是座老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奎文区还没从潍城区划出去的时候,白浪河以西叫做城里,以东叫做东关,当然那时候也还没有高新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当时与潍城区并存的城区还有寒亭区和坊子区. 关于城里 ...

  • 金杞地名文化——城关镇各村地名你了解多少(二)

    王堂--在杞县城东北2公里.城关镇东北3公里处. 明初王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暂居奶奶庙故名王家堂,简称王堂.又云:王吴二姓均由山西洪洞县迁杞,先居坡吴村,后王姓向南垦荒定居,仍以古庙冠姓氏命村名为王家 ...

  • 金杞地名文化——关于城郊乡地名你知道多少

    官刘寨--在杞县城西南3公里.城郊乡南3公里处.聚落东西呈矩形,面积33万平方米.官刘寨村委会驻地. 相传明永乐年间,村居常.刘二姓,取名常刘寨.刘氏族谱谓为明永乐时始祖由南阳迁此,六世祖刘逸庵墓志谓 ...

  • 了解地名文化,展现金杞魅力——邢口镇各村地名由来二

    马楼  在杞县城南9公里.邢口西北2.5公里处.3个村民组,171户,782人,耕地731亩.属杨屯村委会辖村. 据传,数百年前马姓于此建楼成村,故名. 聚落东西矩形,长400米,宽350米,面积14 ...

  • 地名里的历史文化记忆——竹林乡各村地名由来(四)

    丁堂 在杞县城西南30公里.竹林北3公里处.2个村民组129户,554人,耕地650亩.属梁寨村委会辖村.相传丁氏系出姜姓.姜太公之子丁公之后,公谥为氏,明代其后裔移此,东有三观庙,西有送子堂,故名. ...

  • 赣的由来及赣州地名文化的三个特色

    原创 牛汝辰 赣,是指字从章从贡,贡亦声."章"意为"站立在最前面"."贡"指"向中原皇宫进献贡品"."章&q ...

  • 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在京成立 戴均良副部长出席并讲话|文化遗产|地名|遗产保护

    6月8日,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原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为大会发来贺信,民政部副部长戴均良出席会议并讲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 南阳:举办红色地名文化大讲堂活动||​益闻

    4月30日,由南阳市民政局主办,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南阳红色地名文化大讲堂在南阳市民服务中心启动.用社工助人自助服务理念和社工+志愿者的方式,汇聚社会服务力量,真正实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 ...

  • 乾安县《千字文》地名:中国最奇特的乡村地名文化博览园

    乾安县是全国仅有的一个以<千字文>依序择字为各村镇取名的县.国际区域性环境组织经<亚太人文与生态价值评估体系>评估,"中国乾安千字井"人文地名与区域化景观入 ...

  • 地名文化保护工作的原则 机制及其重点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新地名不断涌现,一些老地名和老建筑正逐渐在我们的视野中消失.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提出:"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地名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随意改变地名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