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石膏拾珍
1.张锡纯经验
奉天吕姓幼童,年五六岁,每年患眼疾六七次,皆治于东人医院。东人谓此关于禀赋,不能除根。后患瘟疹,毒热甚恣,投以托毒清火之品,每剂中用生石膏两半,病愈后,其眼疾亦从此不再反复。
指月按:虽曰肝开窍于目,眼目热疾必清肝,然后古人说,厥阴不治,求之阳明。当肝中热盛,难退时,可以总清阳明,则诸经之热亦平。因为阳明胃肠为海,十二经为江。若石膏直折阳明之火,诸经之热莫不随之而平。
穷极石膏之功用,恒有令人获意外之效者。曾治奉天马姓叟,年近六旬,患痔疮,三十余年不愈。后因伤寒证,热入阳明之腑,投以大剂白虎汤数剂,其病遂愈,痔疮竟由此除根。
指月按:疮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石膏大清阳明,有利于诸热毒疮痈,况痔疮乃阳明胃肠之下口,阳明清则疮热平。
石膏生用之功效,不但能治病,善于治疮,且善于解毒。奉天赵某之父,年过六旬,在脐旁生痈,大径三寸,五六日间烦躁异常,自觉屋隘莫容。其脉左关弦硬,右关洪实,知系伏气之热与疮毒俱发也。问其大便数日未行,投以大剂白虎汤加金银花、连翘、龙胆草,煎汤一大碗,徐徐温饮下,连服三剂,烦躁与疮皆愈。
指月按:胸中烦热天地窄,心怀清平一屋宽。石膏直清胸肺火盛,则毒疮解,烦热消,大便通,神志不再烦躁异常。
2.岳美中经验
郭某,男,47岁。在烈日下劳作,致头昏、心慌、大汗出,继则昏迷。面色潮红如酒醉貌,汗出多,身热如焚,口渴饮凉,狂喝不止,心烦意乱,头昏脑胀,小便黄,唇起皱裂,舌苔薄白而干燥,脉洪大有力。为暑热炽盛。拟人参白虎汤加减:党参30克,石膏1000克,知母20克,甘草10克,粳米一撮(自加),鲜荷叶适量(自加)。服1剂后,病减五六;再剂病去七八,仅气虚乏力,食纳不佳,用沙参麦冬汤调理半月而愈。
指月按:石膏体重能泄阳明胃火,气清可以疗肌表浮热,味甘能生津液,解烦渴,若遇热证,放胆用之,起死回生,功同玉液金汁,往往有意外之效,而无偾事之虞。
3.陈慈煦经验
对眩晕(高血压)患者,有时用一般平肝潜阳之品,血压久缠不降,详查患者,若有头面烘热,脉洪大而大便不溏,甚至干结,此系阳明胃火挟肝阳上冲,不除阳明胃火则肝阳上亢不平。方中加入生石膏、夏枯草,往往可以眩除脉静,血压迅速得降。
指月按:石膏乃金石质重之品,除凉降肺胃热炽外,尚能以金平木,直折肝阳上亢,缓解血压飙升。此外生石膏亦可通便,若肝胆胃热炽盛,而见高血压、便秘,用生石膏30~60克,能迅速泄热通便,压力自减。
4.王彦恒经验
石膏是临床上治疗热性病的常用药物,具有清热泻火、解肌除烦之功,主要用于阳明气分实热。精神科不同证型的精神疾病患者,由于长期服用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等药,可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导致肝肾功能损害。近年来,更为常见的不良反应还有患者表现不自主地磨牙、咬牙、咬腮、咬舌、咬唇、咀嚼、努嘴,四肢有节律地哆嗦,语言不清,口干,不喜饮水等。运用生石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用量60~100克为佳。
如一患者服用氟哌啶醇后,舌头伸出唇外,长达1个月,经常用一块苹果堵住舌头,以防外纵,非常痛苦。选用生石膏为君药,服之第八天,舌头恢复正常。曾有一次将生石膏用量减至20克以试疗效。次日,患者感到舌头有伸出之势。再剂,恢复生石膏原用量。即愈。
指月按: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舌为心火之苗窍。大清阳明可以肃降诸经之火。
5.徐嘉民经验芭蕉根汁配合石膏治癫狂
芭蕉根同石膏性俱大寒,本为清热解毒之品,但亦有施治癫狂症者。徐氏尝见伯父之荪用芭蕉根汁同石膏治癫狂症,获殊效。
吕某,男,19岁。因病后与母不睦,以致神志不宁,时痴呆不语,时狂走高歌,面目唇舌常赤,脉洪盛,神识乍有清时,与语则如常人。若发时,虽壮夫弗能执也。服中西安神镇静之药均未见效。后延徐氏诊之,以芭蕉根一握,捣汁约半碗,生石膏粉二两,先将石膏用三大碗水煎至一大碗滤出,和以芭蕉根汁,1日服完,服5日全愈,后未见再发。
指月按:芭蕉根乃大寒清火泻肠之物,如农村养猪,凡见猪瘟热发红,烦躁欲死,速熬芭蕉根水或者割芭蕉心给猪嚼食,猪吃完后即大泻一番,清空肠腑,随后热退神清,不致病死。对于狂躁之人,必须用非常手段,而芭蕉根配合石膏,更能迅速扫平周身热火,使肠通腑畅,阳随阴降,周身上下热火随着腹肠浊阴排泄出去,神志自清。所以这属于清泻阳明,令神志得平的治法。
6.王景之经验
热痹,一般以起病急,肢体关节疼痛,痛处灼热、红肿、胀痛剧烈为特点。王氏跟随其父临证10余年,每遇热痹患者,其父恒在辨证方中重用石膏90~120克,或金银花藤(忍冬藤)30~60克,可迅速缓解病情,痹痛消失。王氏在临证中仿效斯法,屡试屡验。举病案如下。
白某,男,43岁,患者天热出差步行数十里,途中涉水过河,下午又大量饮酒,当晚即感左脚趾关节红肿疼痛,次晨患处红肿灼热疼痛加剧,不能行走,呻吟不休,某医予服“炎痛喜康”及“青霉素”“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无效,四诊合参诊断为热痹,辨证热邪夹湿,痹阻关节,治法以清泄邪热为主,伍以利湿通络之品,方药以桑枝汤加味:石膏120克,知母15克,桑枝30克,防己18克,木瓜15克,忍冬藤30克,丝瓜络10克,薏苡仁30克,牛膝15克,定心藤15克,地龙12克,甘草6克。2剂煎服,日服1剂。二诊,左脚趾关节红肿灼热明显消退,疼痛缓解,余症随消,出现心悸、乏力、汗出,随于上方减石膏量至60克,加太子参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继服3剂,诸恙悉除。
指月按:天热劳累,加以汗出涉水,最易感受地之湿气,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加以饮酒助湿毒下注,所以治疗上一方面要利用善于清热的藤类药,如忍冬藤、定心藤、丝瓜络、桑枝;另一方面配以退壮热的石膏、知母。石膏在藤类药的带领下,能直达痹痛患处,大清其热。这正是为何白虎汤加忍冬藤可以治疗风湿热痹的道理。
7.郑卓范经验六一散加石膏治疗小儿胃热流涎
六一散又名天水散,出于《伤寒标本》,原为治疗暑湿证,身热汗出,口渴心烦,小便短赤等症而定。郑氏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方加石膏治疗小儿胃热流涎往往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方用生石膏18克,滑石18克,甘草3克,水煎服。
本方为郑氏祖传秘方,专治小儿胃热流涎。中医认为:心气通于舌,脾气通于口,胃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口角流涎。王某,男,2岁。常流口水,夜啼,久治不愈,后服本方痊愈。雷某,女,半岁。经常流口水,衣服湿透,久治不愈,后服本方(指六一散加石膏)痊愈。
指月按:一般胃热流涎,涎水都会比较臭浊,如果脾寒流涎,涎水就会清稀。那就要用理中丸。所以流涎也得分寒热,不能见流涎就清热。六一散加石膏,乃治疗热盛流涎水,其脉亢盛之妙方也。石膏配合六一散,能迅速导上逆之涎水,从膀胱下出,逆者得平,流涎遂愈。